鰳[鯡形目鯡科鰳屬的一種]

鰳[鯡形目鯡科鰳屬的一種]
鰳[鯡形目鯡科鰳屬的一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鰳,學名: (Bennett, 1830),鯡形目鯡科鰳屬的一種。又稱白鰳魚、鰳魚、曹白魚、白鱗魚、鯗魚、快魚、鱠魚。

基本信息

魚類簡介

鰳

中文名:鰳

英文名:Ilisha elongata;longate herring,katti fish

編號:5360

拉丁目名:CLUPEIFORMES

中文目名:鯡形目

中文科名:鯡科

拉丁科名:Clupeidae

中文亞科:鰳亞科

拉丁亞科:Pristigasterinae

中文屬名:鰳屬

拉丁屬名:Ilisha

拉丁種名:elongata

定名人:(Bennett)

年代:1830

中文名:鰳

ogenus:Alosa

原始文獻:Mem. Life Raffles, p. 691.

模式產地:Sumatra

俗名:鯗魚, 力魚, 曹白

國內分布:沿海

國外分布:印度, 緬甸, 馬來亞, 泰國, 越南, 菲律賓, 印度尼西亞, 朝鮮, 日本, 前蘇聯東部大彼得灣

歷史

鰳魚在中國漁業史上是最早的捕撈對象之一,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據山東省膠縣三里河“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曾多次在墓葬中發現鰳魚骨頭,以及在廢坑中還有成堆的鰳魚鱗片,都說明那時候古人已在海上捕鰳魚,不僅活著的時候喜歡吃,死後還要把它作陪葬品。

因而在古代文獻中,不乏有關鰳魚的記載。如:宋代《雅俗稽言》上有說:“鰳魚似鰣而小,身薄骨細,冬天出者曰‘雪映魚’,味佳,夏至味減,率以夏至前後以巨艘入海捕之”。如:明代《本草綱目》所述:“鰳魚出東南海中,以四月至,漁人設網候之,聽水中有聲則魚至矣,有一次二次三次乃至,狀如鰣魚小者,細鱗,腹下有硬刺,如鰣腹之刺,頭上有骨,合之如鶴喙形,乾者謂之“鰳鯗”,吳人嗜之。肉甘平無毒,主治開胃暖中,作鯗尤佳。”可見古人已把鰳魚作了較詳實的記載,並稱其狀如鰣魚。經近代魚類學者分析研究,確認鰳魚與鰣魚同屬於鯡形目,鯡科,本來它們就源於一族。

外形特徵

鰳魚 鰳魚

長約22.5~33厘米,最大可達60厘米。體長橢圓形,側扁。頭後部略凸。腹緣有鋸齒狀棱鱗。頭前端尖,吻上翹。眼略大。兩頜、齶骨和舌上密布細小牙齒。體被中等大的圓鱗,無側線。尾鰭分叉深。全身銀白色。僅吻端、背鰭、尾鰭和體背側為淡黃綠色。

分布範圍

為亞熱帶及暖溫帶近海洄游性的中上層魚類。分布於印度到日本南部海區,在中國沿海均有分布。

攝食習性

鰳魚的餌料生物數量隨著叉長的增大有增多的趨勢,所攝食的餌料個體大小也越來越大,大個體鰳魚攝食的浮游甲殼類較少,而主要以較大的魚類和頭足類為食。因此,隨叉長的增大,鰳魚的食物生態位寬度越來越大。餌料生物中頭足類的數量較少變化並不顯著,美麗大眼劍水蚤等小型餌料數量很少,僅出現叉長較小的鰳魚食物組成中。七星底燈魚在叉長 254 ~ 295 mm 所占的比例都超過 55% ,其餘叉長組的比例相對較低; 太平洋磷蝦在叉長 296 ~ 335 mm 中的比例都高於 40% ; 中國毛蝦在 336~ 423 mm 的比例都高於 61% ,這三種餌料分別在鰳魚的三個叉長組占支配地位,交替影響了食物組成的變化。

生活環境

在產大黃魚的海區,常伴有鰳魚群。

生活習性

以頭足類、蝦類、魚類、糠蝦類和毛顎類為食。每年4~6月為產卵期。

營養

鰳魚與蔬菜 鰳魚與蔬菜

鮮食或加工成乾鹹品。

鰳(春魚)菜餚 鰳(春魚)菜餚

鰳魚味鮮肉細,營養價值極高,其含蛋白質、脂肪、鈣、鉀、硒均十分豐富;鰳魚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對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等大有益處。

科學分類

科學分類

鰳魚 鰳魚

界:動物界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輻鰭魚綱Actinopterygii

目:鯡形目Clupeiformes

亞目:鯡亞目Clupeoidei

科:鋸腹鰳科Pristigasteridae

屬:鰳屬 Ilisha

藥用價值

鰳魚性平、味甘;

具有養心安神、健脾益胃、滋補強壯之功效;治慢性腹瀉,心悸怔忡。

拼音是le的漢字

拼音是le的漢字共有20個,如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