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抗日根據地的一部分。後併入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共山東黨組織即同國民黨第六行政區督察專員范築先團結合作,堅持抗日武裝鬥爭。1938年3月初,一一五師主力開進,為建立魯西抗日根據地創造了條件。7月間,留在魯西的部隊發展擴編為一一五師獨立旅,楊勇任旅長。接著,又爭取汶上縣偽軍反正,使運河西和泰西連成一片。1940年4月,成立了魯西軍區,楊勇任司令員,肖華任政治委員,同時成立魯西行政主任公署,將第五支隊與第六支隊合編為運河支隊;將原獨立旅第一、二團與游擊第八支隊合編為黃河支隊,統一了魯西地區的軍事、行政領導。至此,魯西地區的運西、泰西、魯西北和運東連成一片,抗日根據地的建設進入了新階段。1941年,為加強魯西區和冀魯豫邊區的軍事指揮,7月,魯西區合併於冀魯豫區。歸屬晉冀魯豫邊區。
相關詞條
-
抗日根據地
抗日根據地,指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建立的反抗日本占領軍的統治而建立的根據地。 1937年11月聶榮臻在山西五台山創立...
中國 政權政策 -
山東抗日民主根據地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山東省軍民創建的敵後抗戰基地。
山東抗日民主根據地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魯中抗日根據地
山東抗日根據地的一部分。抗日戰爭爆發後,魯中地區中共黨組織發動武裝起義,創建抗日武裝,開展游擊戰爭,為創建魯中抗日根據地創造了條件。
簡介 -
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包括太行、太岳、冀魯豫、冀南四個區。1938年5月,一二九師主力進入冀南,徐向前首長親手建立冀南抗日根據地。...
根據地簡介 發展階段 貢獻及評價 相關景點 鬥爭經驗 -
冀魯豫抗日民主根據地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河北、山東、河南3省邊界地區的抗日根據地。全國抗戰爆發後,日軍侵入冀魯豫3省,國民黨軍向南潰敗。中共冀魯豫邊區各地方組織,...
冀魯豫抗日民主根據地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冀東抗日根據地
1937年七七事變,全國抗戰開始後,中共冀熱邊特委根據中共中央的決策和中共中央北方局的部署,開始在冀東創建抗日根據地,大概分為腰帶山根據地、魯家峪根據地...
歷史沿革 實際情況 -
山東抗日根據地
山東抗日根據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堅持華北抗戰的四大根據地之一,它包括津浦路以東的山東大部地區和江蘇、安徽、河南三省邊界的部分地區,東...
背景 建立 發展 戰績 地位 -
魯西南抗日根據地
魯西南抗日根據地是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的一部分,是抗日戰爭時期山東西南部的抗日策源地,主要區域為今山東省曹縣西北地區、山東定陶縣和河南民權、蘭考部分地區。
簡介 中心區域 反映根據地鬥爭的長篇文藝作品 -
濱海[濱海抗日根據地]
濱海抗日根據地,南起橫貫大半箇中國的隴海鐵路,北至山東半島的大動脈——膠濟鐵路,東濱黃海,西界沂河,位於蘇魯兩省交界地帶。包括今安邱、高密、東海、郯城、...
星火燎原 初創根據地 教導二旅挺進濱海 山縱二旅開闢路南 開闢路北 發展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