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魯豫抗日民主根據地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河北、山東、河南3省邊界地區的抗日根據地。全國抗戰爆發後,日軍侵入冀魯豫3省,國民黨軍向南潰敗。中共冀魯豫邊區各地方組織,發動與組織民眾,建立抗日武裝。至1938年上半年,已初創了魯西、泰(山)西、微山湖西和直南(今河南省北部的濮陽、清豐、南樂、長垣等地)等抗日根據地。1938年12月,八路軍第115師主力由晉西挺進山東,第343旅第685團進抵湖(微山湖)西地區。1939年2月,第344旅旅直一部進入直南地區。3月,第115師師部率第343旅第686團進入魯西、泰西地區,先後取得樊壩、陸房和梁山等戰鬥勝利,打開了這一地區的抗日局面,使許多小塊根據地連成一片,遂初步形成冀魯豫抗日根據地。

冀魯豫抗日民主根據地

正文

1940年4月,八路軍第2縱隊部率第344旅等部挺進冀魯豫邊區,成立了冀魯豫軍區和行政主任公署。同時,成立了魯西軍區和行政主任公署。1941年7月,為加強魯西和冀魯豫邊區的軍事指揮和根據地建設,兩區行政主任公署合併,魯西軍區也隨之合併於冀魯豫軍區。1941年至1942年,冀魯豫抗日根據地處在極端困難時期,根據地大部成為游擊區。但根據地軍民在黨的一元化領導下,執行了“精兵簡政”、主力軍地方化以及開展整風和生產運動等項正確政策,粉碎了日偽軍多次大規模“掃蕩”和國民黨頑固派軍隊的進犯,戰勝了困難。1943年冀魯豫抗日根據地轉入恢復和再發展階段。當年9月,粉碎了日偽軍2萬餘人的大“掃蕩”。至此,根據地範圍擴展到東起津浦路、西至平漢路、南抵隴海路、北臨漳河、衛河地區。1944年春,冀魯豫邊區軍民開始了對日偽軍的攻勢作戰,擴大了根據地。5月,冀魯豫與冀南兩區合併,成立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和新的冀魯豫軍區。1945年,冀魯豫邊區軍民對日偽軍又進行了春、夏季攻勢作戰,8月,展開大反攻,解放了全區絕大部分城鎮,殲滅大量日偽軍。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面積達1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500萬,成為晉冀魯豫解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