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現有農戶 368 戶,有鄉村人口1515,其中農業人口 1515 人,勞動力 786人,其中從事第產業的人數 495人
全村國土面積 12.11 平方公里,海拔 2200 米,年平均氣溫 13 ℃,年降水量 1200 毫米,適合種植 馬玲薯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1221 畝,人均耕地 0.88 畝,林地 12396 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138.73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978 元。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270.9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537 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 種植糧食作物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221 畝(其中:田30 畝,地 1191 畝),人均耕地 0.88 畝,主要種植 糧食 等作物;擁有林地 12396 畝,荒山荒地 4548 畝,有磷礦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 電 、通 路 、通電視、通 水 。無路燈。全村有 256 戶通自來水,有 29 戶飲用井水,有 69 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 38%)。有354 戶通電,有 124 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124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100%、 35%和 3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 102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83 戶(分別占總數的 29 %和 23%)。
該村到鎮道路為土 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 18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18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 2 輛,拖拉機 1 輛,機車 13 輛。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32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13 戶;全村有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 7
個自然村已通電;有 7 個自然村已通路;有 7 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 7 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4 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7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347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188.23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70 萬元,占總收入的 37 %;畜牧業收入 61 萬元,占總收入的 3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1117 頭,肉牛 51 頭,肉羊 300 頭);第二、三產業收入 7.73 萬元,占總收入的 41 %;工資性收入 50 萬元,占總收入的 26 %。農民人均純收入 97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 50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100 人(占勞動力的 13%),在省內務工80人,到省外務工 2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 省內。2006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 13 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6.9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 種植業 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 經濟型產業。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1 所,校舍建築面積 1000 平方米,擁有教師 7 人,距離鎮中學18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27人,其中小學生174 人,中學生53 人。
人文地理
村委會駐地魯納窩得名,清屬東川府清寧里,民國屬會澤縣駕車區拖落鄉。1952年建魯納鄉。1958年10月劃歸東川市,屬新村區。1959年屬阿旺人民公社設拖落理區。1961年屬拖落公社。1963年設魯納公社。1964年底劃歸尋甸縣。1966年屬阿旺公社,設魯納大隊。1984年5月重新劃歸東川市,改設鄉,屬阿旺區公所。1988年1月改建為村公所,屬阿旺鄉人民政府。2005年撤鄉並鎮,隸屬阿量鎮人民政府。屬阿旺鎮高寒山區。全村最低海拔2100米,最高海拔2400米。全村所轄面積12.47平方公里左面,有耕地1221畝,皆為旱地;林地面積12936畝。全村所轄8個村民小組。
新農村建設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差,交通不便利,水資源不豐富.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改善基礎設施,解決飲水問題,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發展糧食作物及經濟作物,利用彝族集居的特點,挖掘彝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