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體毒素

簡介

美麗深海魚可能有
近期以來,廣東沿海連續出現因食用珊瑚魚引起的“雪卡”中毒、港澳相繼發生30人以上的食物中毒已向人們發出了警告。
帶有雪卡毒素的魚類廣泛存在於太平洋印度洋熱帶亞熱帶海域的珊瑚礁周圍和近海岸,全世界約有400多種,我國有30多種,主要分布於廣東、南海諸島,其中包括海產市場和餐桌上常見的老虎斑、東星斑、蘇眉等石斑魚等。
雪卡毒素屬於神經毒素,無色無味、脂溶性、不溶於水、耐熱,且不易被胃酸破壞,主要存在於珊瑚魚的內臟、肌肉中,尤以內臟中含量為高。
雪卡毒素並非魚類與生俱來的,屬於獲得性毒素。通過食物鏈聚集濃縮,珊瑚魚越大,毒性越大,食用的安全風險也越高。由於魚體內含有的雪卡毒素毫無規律性,同一海域同一種屬的魚在某個時期有毒,在另一時期可能無毒;同一種魚因棲息環境不同而可能有些有毒,而有些無毒;有些魚種可能魚小時無毒而成為大魚後有毒。正是由於魚體含毒沒有明顯規律可循,因此容易造成人類食物中毒。

“雪卡”對人體危害很大

人類雪卡毒素中毒的症狀一般在食後2—10小時出現,病程2—3周,主要症狀有頭暈、乏力、噁心、嘔吐、腹絞痛、排水樣便、唇周麻木、膝關節酸痛、小腿肌肉刺痛、瘙癢感及雙手溫度感覺倒錯(即手觸熱物有冷感,放入水中則有熱感或“電擊樣”感覺)等。
雪卡毒素中毒對人體危害很大。據研究報導,輕者出現消化道症狀,嚴重的可出現神經、心血管系統症狀,休克甚至呼吸麻痹死亡。
目前尚無有效方法檢測
值得重視的是,目前臨床上尚無簡便有效的方法檢測雪卡毒素,診斷主要是根據病人進食深海魚(珊瑚魚),出現胃腸道症狀和特異性溫度感覺倒錯等來判斷。但早期病人可能只出現胃腸道症狀,容易誤診為急性胃腸炎、細菌性食物中毒等。因此,專家提醒人們:進食深海魚後如出現消化道症狀,需注意雪卡毒素中毒的可能。
另外,雪卡毒素中毒目前在治療上也沒有特殊方法,多以對症治療為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