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魚腥藻藍藻目念珠藻科的一屬。藻絲單一,或群集成群體;自由漂浮,或粘附基質上。整條藻絲粗細一致,或在其兩端稍變細;藻絲直或彎曲,或作不規則繞曲,有的藻絲外面有透明、無色的水樣膠鞘。每條藻絲亦呈念珠狀。該屬和念珠藻 屬類似,二者的主要區別在於:①本屬的厚壁孢子常大量在異形胞間形成,後者僅形成少數厚壁孢子。②本屬群體無堅韌定形的總膠被,念珠藻有。
有的水華含有有毒物質。水華魚腥藻具有毒株,含有魚腥藻毒A、B、C和D,其中魚腥藻毒A研究較充分,是一種低分子量的含氮的生物鹼,對動物的最低致死劑量為每千克體重250微克。
種類
約100種,中國已報導有31種和8個變種。絕大多數是淡水產,生長在水中或濕地上;另外有極少數的種生活於維 管植物的組織間隙,營共生作用,例如在滿江紅(又稱紅萍)的葉腔中的滿江紅魚腥藻,在蘇鐵的珊瑚狀根中的蘇鐵魚腥藻。該屬中有34種(不包括變種)已報導有固氮作用;中國已發現的固氮種有10餘種(不包括變種),如蘇鐵魚腥藻、滿江紅魚腥藻、固氮魚腥藻、水華魚腥藻、雷萬魚腥藻、螺鏇魚腥藻、多變魚腥藻,類顫魚腥藻等。該屬中的一些種如螺鏇魚腥藻、水華魚腥藻和捲曲魚腥藻等,在池塘湖泊中往往形成水華,是水體富營養化的一個標誌。有的水華含有有毒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