謚曰惠。前370至前319年,在位。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即夏虛或夏墟,夏朝之國都),後遷至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故又曰梁王或梁惠王。
劉向 《戰國策.魏策》記其事云:
梁王魏罌觴諸侯於范台,酒酣,請魯君舉觴,魯君興,避席,擇言曰:昔者,帝女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齊桓公夜半不嗛(音愜,滿意,字亦作慊),易牙乃煎敖(音熬)燔炙,和調五味而進之,桓公食之而飽,至旦不覺,曰:後世必有以味亡其國者。晉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聽朝,遂推南之威而遠之,曰:後世必有以色亡其國者。楚王登強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臨彷徨,其樂忘死,遂盟強台而弗登,曰:後世必有以高台陂(音碑)池亡其國者。今主君之尊(酒器),儀狄之酒也;主君之味,易牙之調也;左白台(音怡)而右閭須,南威之美也;前夾林而後蘭台,強台之樂也。有一於此,足以亡其國。今主君兼此四者,可無戒與。梁王稱善相屬。
《莊子.雜篇則陽第二十五》:
魏瑩與田侯牟約(魏瑩即魏罌,魏惠王也),田侯牟背之(田侯,齊威王也)。魏瑩怒,將使人刺之。犀首聞而恥之(犀首,公孫衍),曰:「君為萬乘之君也,而以匹夫從讎!衍請受甲二十萬,為君攻之,虜其人民,系(音記,栓也)其牛馬,使其君內熱發於背,然後拔其國。忌也出走(鄒忌,齊威王之相;田忌,齊威王之司馬;孫臏,齊威王之軍師),然後抶(音笞,鞭杖打)其背,折其脊。」季子(人名)聞而恥之,曰:「築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則又壞之,此胥靡(刑餘之人)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衍亂人,不可聽也。」華子(人名)聞而醜之,曰:「善言伐齊者,亂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亂人也;謂伐之與不伐亂人也者,又亂人也。」君曰:「然則若何?」曰:「君求其道而已矣!」
惠子(人名)聞之,而見戴晉人(人名),戴晉人曰:「有所謂蝸(蝸牛)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君曰:「噫!其虛言與?」曰:「臣請為君實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窮乎?」君曰:「無窮。」曰:「知游心於無窮(太虛之間也),而反在通達之國(即中國也),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通達之中有魏,於魏中有梁,於梁中有王。王與蠻氏,有辯(分別也)乎?」君曰:「無辯。」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客出,惠子見,君曰:「客,大人也,聖人不足以當之。」惠子曰:「夫吹管也,猶有嗃(音簫)也;吹劍首者,吷(音穴,小聲音)而已矣。堯舜,人之所譽也;道堯舜於戴晉人之前,譬猶一吷也!」
相關詞條
-
罌
罌:盛水貯糧之具 罌是一種盛貯器,既可用來汲水、存水,也可用來盛糧,在漢代即已存在。但對於罌的命名及形態界定,歷來頗多歧解,或說瓶之大腹小口者為罌,或稱...
基本字義 古籍解釋 -
金罌
金罌是安石榴的一個別名。氣味 甘石榴:苦、酸、溫、澀、無毒。有石榴一個,煅煙盡,出火毒一夜,研為末,以酸榴一塊煎湯送下,神效無比。用酸石榴燒存性,無石榴...
基本內容 -
木罌古渡
夏陽瀵的南邊是古老的“夏陽渡”,古時是連線秦晉間的重要水上通道,現仍有通航的渡船。 他就是用木罌渡軍,直逼魏都安邑,活捉了魏王豹,平息了叛亂,因此,後人...
-
韓信木罌渡黃河
韓信的“木罌渡河”一役也可以稱為戰爭史上的經典之作。不僅渡河的方式奇特,不是用船,而是用“木罌”。其戰略步驟更為奇特,先是“聲東擊西”,然後擊西之後還要...
原文 故事 -
魏豹
魏豹(—前204),秦末人。原戰國時魏國的貴族。陳勝起義時立其兄咎為魏王。秦將章邯攻魏,咎被迫自殺。他逃亡至楚,向楚懷王借兵數千人,攻下魏地二十餘城,自...
人物生平 家族成員 墓地 後世紀念 史書記載 -
瓮罌
"拼音: 解釋: 《方言》第五:""自關而東�o趙魏之郊謂之瓮�o或謂之罌。"
-
香罌散
組成: 木香半兩(用黃連半兩同炒),甘草1兩(炙),罌粟殼(去頂帶瓤)半兩(用生薑半兩同炒)。 主治: 積痢。 用法用量: 入麝香少許,食前陳米飲調下。 製備方法: 上為細末。參考資料《魏氏家藏方》卷七。 ...
參考資料 -
魏莊子
魏絳呈書,悼公大慚,知魏絳賢,令其佐新下軍。 後悼公屢用魏絳之謀,頗有成效。 悼公復霸,以魏絳之功大,特將鄭國進獻之“樂之半賜魏絳”。
-
魏豹城
魏豹城,相傳為魏文侯築,漢時韓信虜魏豹於此,故名,通稱古城。故址在今運城市鹽湖區安邑鎮西一里。
簡介 歷史 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