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
1966年7月29日,周恩來在北京市大專院校和中專院校“文化大革命”積極分子代表大會上傳達了毛澤東提出的“文革”三項任務:一斗、二批、三改。
在《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16條’)中有完整的說法:“在當前,我們的目的是鬥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批判資產階級的反動學術‘權威’,批判資產階級和一切剝削階級的意識形態,改革教育,改革文藝,改革一切不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以利於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
其後,“鬥批改”的內容又不斷有變化。1967年“鬥批改”曾一度被作為促進兩派聯合的手段。1968年9月全國各省市建立革委會後,又宣布進入了“鬥批改”階段。《人民日報》、《解放軍報》9月7日社論傳達了毛澤東的指示:“建立三結合的革命委員會,大批判,清理階級隊伍,整黨,精簡機構、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下放科室人員,工廠里的斗、批、改,大體經歷這么幾個階段。”中共中央批轉北京“六廠二校”經驗作為“鬥批改”的樣板。後來被九大正式規定為工作任務、目標。
相關事件
林彪集團的傾復造成新一輪權力更替,“鬥批改”被中斷、打亂,進入“批林批孔”運動,“鬥批改”就銷聲匿跡了。以後的整頓恢復秩序,初見成效,但主事者鄧小平面臨又一次被打倒。“文革”就像脫了韁的野馬,漫無目的地狂奔。仍然是運動不斷:以各式“斗”、“批”為動力的政治運動,衝決、破壞了既定秩序,卻沒有“改”的內在合理性,沒有建設新世界。
“鬥批改”三個字可以概括“文化大革命”的全過程,至於怎么斗怎么批怎么改,都得跟著上頭的“戰略部署”進行,換句話說就是跟隨著“指揮棒”轉。這就難免把許多人“轉”得暈頭轉向,離“棒”遠了轉得慢了就成了“態度消極”,這種狀態很容易被理解為“牴觸情緒”,找不到“階級敵人”就用這種人來填補“空白”,用老百姓的話說就叫“替死鬼”;離“棒”近了轉得太快了也很危險,因為那是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的“大風大浪漩渦”,“水性”稍差一點兒就容易被嗆著,更有甚者就會被“灌死”。所以說“文化大革命”是風險最大的運動,有許多人就因為一句話說得不得體,就被上綱上線打進了“十八層地獄”。
“文化大革命”中的“鬥批改”,不僅有廣度而且有深度,有的已經“深”到家庭裡面去了。那年月,社會上有風家庭里就有浪,許多家庭也成了“鬥批改”的前沿陣地。現在我們有些事情如果看不慣,在單位不能說、不愛說就回家去說,說了以後就能出口氣,緩解情緒。可在那時回到家裡也不敢出氣,因為家已經不再是“避風港”了,過去不單防備的是“隔牆有耳”,而且家裡就有“耳”,有人在家裡說的話卻成了會場上的“揭發材料”。“文化大革命”把許多人變成了“教徒”,孩子揭發老子、妻子揭發丈夫,同一個屋檐下“劃清界限”已經成了時尚。許多家庭也開始有了路線鬥爭,特別是搞派性鬥爭的時候,社會上分派家裡也分派,社會上搞武鬥家裡就搞“嘴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