髯毛纈草

髯毛纈草

髯毛纈草( Valeriana barbulata Diels),敗醬科纈草科細小草本植物,高5-15厘米,根莖短而不明顯,莖基部葉橢圓形至寬卵形,全緣或有波狀疏齒,葉及葉柄邊緣有時有緣毛,密集的頭狀聚傘花序頂生,花淡紅色,花冠裂片寬橢圓形。果實長卵形至長橢圓形,具毛或光禿。

基本信息

簡介

ValerianabarbulataDielsinNot.Bot.Gard.Edin.5(25):295.1912;Hand.-Mazz.inAct.Hort.Gothob.9:177.1934.——V.barbulataDielsvar.gymnostomaHand.-Mazz.,l.c.
細小草本,高5-15厘米,植株被疏短毛或僅節部有毛;根莖短而不明顯,根簇生,匍匐枝線狀,具鱗片狀葉。莖基部葉橢圓形至寬卵形,全緣或有波狀疏齒,長0.5-1.2厘米,寬0.5-1厘米,葉柄長約1厘米。莖生葉2-3對,3裂或羽狀5裂,頂裂片卵圓至寬橢圓形,長0.8-1.5厘米,寬0.5-1厘米,側裂片極小;葉柄長1-1.2厘米,漸向上柄漸短而至無柄,葉及葉柄邊緣有時有緣毛,葉背沿脈有疏毛。密集的頭狀聚傘花序頂生,直徑1-1.5厘米,果時稍增大。苞片近膜質,線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約3毫米,背面有疏毛,邊緣具緣毛。花淡紅色,花冠長(2.5-)3-3.5(-4)毫米,花冠裂片寬橢圓形,長(0.7)1-1.5毫米,喉部有長柔毛或無,雌雄蕊幾與花冠等長。果實長卵形至長橢圓形,具毛或光禿。花期7-9月,果期8-9月。

髯毛纈草髯毛纈草

產地

產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西藏南部。生於高山草坡、石礫堆上和潮濕草甸,海拔3600-42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麗江。
據Hand-Mazz.描述,V.trichostomaHand.-Mazz.(在Sit.Akad.Wiss.Wien.60:117.1923)與髯毛纈草V.barbulataDiels最相似,其中主要以花冠喉部具毛、子房被毛,以及具有單性雌花等特徵與髯毛纈草相區別,但作者在檢查髯毛纈草的標本時發現,花冠喉部被毛與否的情況均存在,子房被毛與否的情況也均存在,具喉部被毛與子房被毛的情況並不相關,這兩點似難以作為這兩個種的區分標準,而單性雌花則需解剖較多標本方可確定,據推測V.trichostomaHand.-Mazz.極可能是髯毛纈草的同物異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