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台·除夜

《高陽台·除夜》是宋代詞人韓疁的詞作。此詞抒寫除夕守歲時的感慨,描寫了老年人在除舊迎新之際的心態和情感。上片由聽更漏之聲而引起光陰不斷流逝、來日無多的深深感慨;下片因見鄰家女孩打扮迎春的舉動而激起自己對生活的熱愛,故去登臨遊冶,以抒鬱悶情懷。全詞語淺情深,格調哀而不傷,蘊含一定的生活哲理。

作品原文

高陽台·除夜

頻聽銀簽 ,重燃絳蠟 ,年華袞袞驚心 。餞舊迎新 ,能消幾刻光陰?老來可慣通宵飲?待不眠、還怕寒侵。掩清尊 、多謝梅花,伴我微吟 。

鄰娃已試春妝了,更蜂腰簇翠 ,燕股橫金。勾引東風,也知芳思難禁 。朱顏那有年年好 ,逞艷游、贏取如今。恣登臨 、殘雪樓台,遲日園林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高陽台:詞牌名,取戰國楚宋玉賦神女事以為名。又名“慶春澤慢”“慶春宮”。雙調一百字,平韻。除夜:除夕之夜。

②銀簽:指的是古時一種計時的器具,即更漏中的標籤。

③絳蠟:指紅蠟燭。

④袞袞:連續不斷地流動,引申為急速流逝。此指時光匆匆。

⑤餞舊迎新:辭舊迎新。餞,送別,送行。

⑥清尊:酒器。亦借指清酒。尊,同“樽 ”。

⑦微吟:小聲吟詠。

⑧蜂腰:與下句“燕股”都為“鄰娃”的節日裝飾,剪裁為蜂為燕以飾鬢。翠:翠鈿、即翡翠做的花,是婦女的裝飾物。

⑨芳思:猶言春情。

⑩朱顏:紅潤美好的容顏。

⑪恣(zì):隨意,無拘束。登臨:登山臨水。也指遊覽。

⑫遲日:春日。《詩經·豳風·七月》:“春日遲遲。”後以“遲日”指春日。

白話譯文

我頻頻地傾聽更漏之聲,又重新點起紅燭,滿屋光明。年華滾滾宛如流水,令我黯然心驚。餞別舊歲,迎接新春,還能用得著幾刻光陰,新的一年翩翩來臨。年老體衰,怎么能習慣通宵暢飲?想要守夜不睡,又怕寒氣襲人衣襟。我輕輕地放下酒樽,感謝那初開的梅花,陪伴著我獨自低吟。

鄰家的姑娘已試著穿上春衣,美麗的鬢髮上首飾簇新。蜂腰形的翡翠晶瑩潤澤,燕股形的寶釵嵌有黃金。溫和的春風引起人們的春情,也令人芳情難禁。朱顏哪能年年都好,應該盡情地遊樂,趁著現在的大好光陰,恣意地去眺望登臨,觀賞那殘雪未消的玉色樓台,遊覽那斜陽輝映的美麗園林。

創作背景

此詞當作於作者晚年時期的一個除夕。除夕之夜,守歲不眠,是一年中諸多慶賀活動中的一件重要內容,但一旦上了年紀,難免悲歡交集,萬感俱生。這首詞寫的就是作者在除夕之夜的這種複雜心境。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高陽台》一調,音節整齊諧悅。此詞開頭“頻聽銀簽,重燃絳蠟”就是四字對句的定式。古代計時的器具,每過一刻時光,則有銀簽鏗然自落。“頻聽銀簽”,一“頻”字,可見守歲已久,聽那銀簽自落聲已經多次,說明夜已深矣。“重燃絳蠟”一句,說那除夜燈火通明,紅燭燒殘,一枝趕緊接著點上,使除夕夜的吉慶歡樂氣氛,形象地勾勒了出來。一個“重”字,將時光的流逝,作者心中的慨嘆,精當地表現了出來,讓人感到歲月流逝的不停息。韶華易逝,人又何堪?

“袞袞”二字,繼以“驚心”,筆力警勁動人,與晏殊的詞句“可奈年光似水聲,迢迢去不停!”(《破陣子·湖上西風斜日》)有異曲同工之妙。通宵守歲已覺勉強,是睡,是坐,是飲,是止,詞人心存猶豫。幾番無奈,詞人最後的主意是:灑是罷了,睡卻不可,決心與梅花作伴,共作吟喔度歲的清苦詩侶。本是詞人有意,去伴梅花,偏說梅花多情,來相伴我。如此可見用語精妙,而守歲者孤獨寂寞之情,總在言外。

下片筆勢一宕,忽然轉向鄰娃寫去。鄰家少女,當此節日良宵,不但徹夜不眠,而且為迎新歲,已然換上了新裝,為明日春遊作好準備。看她們不但衣裳濟楚,而且,裝扮首飾,一派新鮮華麗氣象。寫除夕守歲迎新,先寫女兒妝扮,正如辛棄疾寫立春先寫“看美人頭上,裊裊春旛”(《漢宮春·立春日》),是同一機杼。

寫除夜至此,已入勝境,不料詞筆跌宕,又推開一層,作者想像東風也被少女新妝之美而勾起滿懷興致,故而釀花蘊柳,暗地安排艷陽光景了。“勾引”二句為奇思妙想,意趣無窮。這樣,詞人這才歸結一篇主旨。他以自己的經驗感慨,現身說法,似乎是同意鄰娃,又似乎是喃喃自語,說:青春美景豈能長駐,亟須趁此良辰,“把握現在”,從此“明日”新年起,即去盡情游賞春光,從殘雪未消的樓台院落一直游到春日遲遲的園林勝境!

通覽全詞,上片幾令人擔心只是傷感衰颯之常品,而一入下片,則以鄰娃為引,物境心懷,歸於重拾青春,一片生機活力,才知寄希望於前程,理情腸於共勉,傳為名篇,自非無故。

名家點評

清代況周頤《蕙風詞話》:“此等詞語淺情深,妙在字句之表,便覺刻意求工,是無端多費氣力。”

作者簡介

韓疁(liú),生卒年不詳,字子耕,號蕭閒,《直齋書錄解題》著錄其《蕭閒詞》一卷,不傳。共存詞六首。趙萬里《校輯宋金元人詞》有輯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