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別人的城市”里生活了多年的他(她)們,要想參加高考,就得像“候鳥”一樣重新遷徙回自己的戶籍所在地。這些生活在別人城市裡的高中生,被媒體形象地稱為“高考候鳥”。
現象
“高考候鳥”
他(她)們都將面臨同樣的“高考”難題,長期以來,無法異地高考一直都被作為教育不公平的“典型”。他(她)們幾乎都將被迫在高中階段與父母分隔兩地,返回戶籍所在地學習、高考,成為“高考候鳥”。
數據
據廣東省教育廳公布的數據,截止到2012年8月底,在廣東接受義務教育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約有331萬人,占中國的1/3強,平均每個年級有36.7萬人,放大到中國每個年級超過100萬人。
類型
1、因為各地高考錄取分數不同,導致考生從高分錄取地區向低分錄取地區遷徙。
2、屢次高考失敗,採取轉戰異地的方式繼續高考。
3、職高或中專在讀生,因失去了高考資格,採取異地冒名頂替。
影響
在中國大陸,隨著經商人員、農民工大規模進城和跨省流動,誕生了數以萬計的“流動人口子女或暫住人口子女”。有學者指出,對於帶有明顯功利的“高考移民”行為理應狠狠打擊,但是,如果“流動人口子女高考移民”也不幸成為犧牲品,這將是中國教育的悲哀。
政策
2012年8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於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工作的意見》,對於被社會廣泛關注的“異地高考”政策提出了明確規定,給各地訂出最晚時間線:各地有關隨遷子女升學考試的方案原則上應於2012年年底前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