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2版 (2011年3月1日)
平裝: 23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61776049
條形碼: 9787561776049
尺寸: 25.4 x 18.4 x 1.2 cm
重量: 422 g
內容簡介
《高等院校國小教育專業教材?基礎心理學(第2版)》簡介:由沈德立和陰國恩主編的《基礎心理學》是在第1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在內容上對部分章節做了調整與更新。一方面,教材內容儘可能充分地反映2003年以來基礎心理學領域的新成果;另一方面,考慮到教材的使用對象為國小教育專業學生,其內容儘可能貼近國小教育的實際。在形式上,《基礎心理學》則做了較大的改進。一是形式力求活潑,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吸引力,如在“本章教學要求”之後增加一段引子;二是與第1版相比,刪除了不必要的內容,如“小結”、“基本概念”等;三是改進思考題的問題形式,減少書本內容的複述,調動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目錄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心理學的性質
一、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二、心理學的學科特點
第二節 心理學的研究領域與方法
一、心理學的主要研究領域
二、心理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三節 心理學的發展簡史
一、科學心理學的產生
二、心理學的主要學派
三、心理學研究的現狀
四、心理學在中國的發展
第二章 心理和腦
第一節 神經系統
一、神經系統的發生和發育
二、神經元和神經衝動
三、周圍神經系統
四、中樞神經系統
第二節 神經活動過程
一、反射
二、兩種信號系統
三、中樞神經過程
第三節 腦功能學說
一、定位說
二、整體說
三、機能系統說
四、模組說
第四節 內分泌系統
一、內分泌系統與神經系統的關係
二、內分泌腺、激素及其功能
第三章 感覺
第一節 感覺的概述
一、什麼是感覺
二、感覺的生理機制
三、感受性及其測定
四、心理物理規律
第二節 感覺的種類
一、視覺
二、聽覺
三、其他感覺
第三節 感覺現象
一、適應
二、後象
三、對比
四、疲勞
五、掩蔽
第四節 感覺理論
一、色覺理論
二、音高聽覺理論
第四章 知覺
第一節 知覺的概述
一、什麼是知覺
二、知覺的基本特性
第二節 知覺的種類
一、空間知覺
二、時間知覺
三、運動知覺
第三節 知覺現象
一、錯覺
二、後效
第四節 知覺理論
一、經驗說、完形說和心理物理對應說
二、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
三、模式識別中的模板匹配說和特徵分析說
第五章 記憶
第一節 記憶的概述
一、什麼是記憶
二、記憶的生理機制
三、表象
四、記憶的品質
第二節 記憶的種類
一、形象記憶、語詞記憶、情緒記憶和動作記憶
二、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三、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
四、情景記憶和語義記憶
五、陳述性記憶和程式性記憶
第三節 記憶過程
一、識記
二、保持
三、再認和回憶
第四節 記憶理論
一、長時記憶的理論模型
二、元記憶理論的新發展
第六章 思維與想像
第一節 思維的概述
一、思維及其特徵
二、思維過程
三、思維形式
四、思維的品質
第二節 思維的種類
一、直覺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與抽象邏輯思維
二、求同思維與求異思維
三、常規思維與創造性思維
四、我向性思維與現實性思維
第三節 想像
一、想像的概述
二、無意想像和有意想像
第四節 思維理論
一、概念形成的理論
二、如何幫助學生掌握概念
三、問題解決
四、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第七章 言語
第一節 言語的概述
一、語言和言語
二、言語和思維
第二節 言語的種類
一、外部言語
二、內部言語
第三節 言語的知覺與理解
一、言語的知覺
二、言語的理解
第四節 言語產生的理論
一、模仿說
二、強化說
三、生成語法說
第八章 技能
第一節 技能的概述
一、什麼是技能
二、熟練與習慣
三、技能形成的標誌
四、技能的生理機制
第二節 技能的種類
一、運動技能
二、智力技能
第三節 運動技能的形成過程
一、練習曲線
二、提高練習效率的條件
第四節 技能的保持與遷移
一、技能的保持
二、技能的遷移
第九章 注意
第一節 注意的概述
一、什麼是注意
二、注意的功能
三、注意的外部表現
四、注意的生理機制
第二節 注意的種類
一、無意注意
二、有意注意
第三節 注意的品質
一、注意的廣度
二、注意的穩定性
三、注意的分配
四、注意的轉移
第四節 注意理論
一、過濾器理論
二、認知資源理論
第十章 情緒
第一節 情緒的概述
一、什麼是情緒
二、情緒的功能
第二節 情緒的種類
一、情緒的維度與極性
二、基本情緒的種類
三、情緒狀態的種類
四、情感的種類
第三節 情緒的表現
一、情緒的外部表現
二、情緒的生理變化
第四節 情緒理論
一、情緒的生理理論
二、情緒的認知理論
第五節 情緒調節
一、情緒與身心健康
二、情緒調節
第十一章 動機
第一節 動機的概述
一、什麼是動機
二、需要與動機
三、動機強度與活動效率
第二節 動機的種類
一、動機的一般分類
二、生物性動機
三、社會性動機
第三節 意志行動與動機衝突
一、意志和意志行動
二、意志行動的特徵
三、意志行動中的動機衝突
四、意志行動中的挫折與應對
第四節 動機理論
一、本能理論
二、驅力一誘因理論
三、需要層次理論
四、認知理論
第十二章 能力
第一節 能力的概述
一、什麼是能力
二、能力與知識、技能的關係
三、影響能力形成與發展的因素
第二節 能力的種類
一、一般能力與特殊能力
二、模仿能力與創造能力
三、流體能力與晶體能力
四、認知能力與元認知能力
第三節 能力的測量
一、一般能力測量
二、特殊能力測量
三、創造力測量
四、能力的差異性規律
第四節 能力理論
一、能力的因素理論
二、能力的認知理論
第十三章 氣質
第一節 氣質的概述
一、氣質的特點
二、氣質的心理特性
第二節 氣質的類型
一、氣質類型的特點及其行為表現
二、典型氣質類型的心理特性
三、氣質的意義
第三節 氣質的測量
一、實驗法
二、問卷法
三、行為評定法
第四節 氣質理論
一、氣質的體液理論
二、氣質的體型理論
三、氣質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理論
四、氣質的激素理論
五、氣質的維量理論
六、氣質的調節理論
第十四章 性格
第一節 性格的概述
一、性格是個性的核心
二、性格的結構特徵
三、性格與氣質的關係
四、性格與能力的關係
第二節 影響性格形成與發展的因素
一、影響性格形成的生物學因素
二、影響性格形成的家庭因素
三、影響性格形成的學校因素
四、影響性格形成的社會因素
五、影響性格形成的個體主觀因素
第三節 了解性格的方法
一、行為觀察法
二、自然實驗法
三、自陳法
四、投射法
五、情境測驗
六、自我概念測驗
第四節 性格理論
一、性格的類型理論
二、性格的特質理論
第十五章 群體心理
第一節 群體的概述
一、群體及其特徵
二、群體的功能
第二節 群體的種類
一、正式群體和非正式群體
二、假設群體和實際群體
三、永久性群體和臨時性群體
四、隸屬群體和參照群體
第三節 群體對個體心理與行為的影響
一、從眾
二、社會助長作用和社會致弱作用
三、去個體化
第四節 群體中的溝通
一、溝通的作用
二、溝通的方式
三、溝通的網路
四、溝通的障礙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