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高書生,1961年12月生,河北井陘人。1984年7月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政治教育系,先後在河北財經學院、首鋼研究與開發公司、國家體改委和國務院體改辦等單位工作。目前從事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工作,兼任北京大學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員。 曾擔任《經濟日報》理論周刊“雙周熱點”專欄作者,參加過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九五”和“十五”重點項目及其它多項課題研究,參與多項改革方案的研究和制訂工作。2002年提出的社會保障改革構想,被世界銀行做過時限為75年的精算驗證,認為切中了現行制度存在的許多缺陷,大多數建議均比較合理。
高書生對社會保障研究多年,參與了多項政策的制定,是行內公認的專家。
著作
主要論著有:《分配系統論》、《中國收入分配體制改革20年》、《中國就業體制改革20年》、《重新認識高工資》、《促進就業:政府該做什麼》、《搭建中國社會保障的新平台》、《社會保險:我們該走哪條路》、《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現狀、趨勢與政策建議》
書評:
記者型專家——評高書生《社會保障改革何去何從》
湯耀國
也許是因為做記者的原因,對於“第三條路”、“推倒重來”等字眼比較敏感,但在轉型時期,此類主張大有泛濫成災之勢,見得多了,也就見怪不怪。還總有些一知半解之士對無知無解者故作驚人之論,於是後來更起了一些不屑。
高書生先生第一次對我大談特談他的社會保障新主張時,我正是帶著這樣懷疑的成見聽著的。聽了半天,他化繁為簡、喚起我迅速認同的目的沒有達到,反倒勾起我越來越多的疑慮。沒有對所有繁複之處深厚體悟的前提,“頓悟”是不可能的。
接下來,我開始將“高氏社保新論”放入社會保障改革發展歷程及其廣泛爭鳴之中考察,這個局部才與整體一起逐漸清晰,才越來越顯出說服力。不久前,他又親贈新書《社會保障改革何去何從》,大大加速了這一學習過程。
是書集其個人10餘年研究、參與決策之大成,也集中國社會保障50多年改革軌跡於一書,能用三個下班時間無阻滯地讀完,其明白曉暢可想而知。體例之新穎,語言之活潑,圖、表、框、案例之運用自如,使這一學術著作讀起來如我熟知的解釋性報導,但其專業根底之紮實、論理之嚴謹,又非我輩所能企及。
著者用心良苦。近兩年來,他有意識地把專業性很強的社會保障知識,用通俗的語言去解讀,以被大眾認識、理解。暫不論其個人主張,僅憑這一點,就足令是書在汗牛充棟的圖書市場中顯得難能可貴。
公民參與,本身就是公共決策中的題中應有之義,社會保障與每個人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更須保證公民的參與權。若全聽憑“廟堂之高”與“象牙之塔”,不僅難以集智,還有損利之虞。而知情權又是參與權的前提,在此專業性很強的領域,知情權更顯必要,又恰恰更難做到。於是,知識分子在這方面用專業知識對大眾進行普及性教育,堪稱“切中時弊”。
從這一角度去看,書中的“回顧篇”價值或許並不下於“反思篇”。不過,即使是在“回顧篇”中,著者也是多具創見的。如一開始就重提幾乎被遺忘的《勞動保險條例》,其目的並非單純地將“回顧”從改革之初延長到建國之初,而是要從塵封的記憶中找尋可資借鑑之處。在“反思篇”中,勞動保險的綜合性、低費率等制度特徵俱為作者面向未來的“第三條路”所吸取。
從1951年的《勞動保險條例》到1978年的104號文、1993和1997年設計社會保障改革大思路、2000年策劃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幾乎就是一部中國社會保障簡史。著者在其中自然不乏“春秋筆法”,但又客觀、平衡、公正,絕無自說自話的專家著作通病。如他並不贊成基本養老保險層級中設個人賬戶,但對於他人所稱的個人賬戶之長、社會統籌之短,都一一如實照錄,對於“統賬結合”改革方案的出台,亦能給予“同情的理解”。
因其面向大眾的出發點,解釋性報導般的體例、語言,客觀平衡的分析、引述手法,高書生先生在這本書里有如一位“記者型專家”。用“記者”作修飾,並非要降低其“專家”的“純度”與“高度”,恰恰是一名記者認為其可貴處。
再說了,他本不是什麼“純粹”的專家,先後在企業、機關工作,全職參與過改革方案的制定,做過報社的專欄作者——這一點與記者更相近。
以記者型專家的筆法,以百分之九十多的篇幅來回顧與反思,末了才在最後一章提出其“社會保障的第三條路”,這樣才來得水到渠成,徹底消除“標新立異”之疑。
自然,在未競的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路上,仍有意見紛紜,更有路徑依賴,高氏主張儘管有充足理由、也被世界銀行精算出是可行的,但未必能真正在未來實行。不過,他和他的這本書至少告訴大眾和決策者,事情是這么發生的,現在還有這么一種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