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慰伯

高慰伯

高慰伯(1919——2008),著名堂名藝人、曲師,曾任江蘇省戲曲學校崑曲班笛師。蘇州崑山市周市鎮周水橋(現超英村)人。1919年10月,出生於堂名世家,祖父高伯泉,養父高炳林,原本都是堂名班吟雅集和永和堂的成員,傳到他本人已是第十代。

基本信息

經歷

2007年10月7日與王建農於南京 2007年10月7日與王建農於南京

高慰伯先生自幼家貧,三歲喪母,七歲父故,過繼給玉山鎮堂叔高炳林收養。慰伯自七歲到養父門下,即隨班學習唱曲吹笛,邊做堂名邊學藝,歷時十年。20年代崑山婚喪喜慶都要用堂名鼓手,堂名是舊時以清唱崑曲為職業的團體,吳秀松所創永和堂為最著名班社。高隨繼父投吳門下。1937年,養父高炳林逝世,慰伯失去依靠,只得獨立謀生。十九歲的他,雖然識字不多,但富有靈氣,虛心好學, 努力向各位前輩請教,並暗中觀摩先師們的絕技,終於脫穎而出,在堂名中立柱腳跟,在崑山城內小有名氣。

高慰伯年輕時,曾是著名堂名班子“永和堂”的班頭,在崑蘇太一帶享有聲譽。解放後,堂名班子偃旗息鼓,他只得改行當小工。當看到崑山的幾個著名拍先都外出任教時,他十分羨慕,於是在工作之餘,也偷偷練起基本功,盼望著有朝一日能夠東山再起。1959年他四十一歲時,江蘇省戲校要物色一位既能擔任“拍先”,又能照顧崑山曲家吳秀鬆起居(當時吳秀松老先生也在校執教)的人,就立刻想到了崑山的高慰伯先生,一是他精通崑曲又擅長司笛,二是他曾是吳秀松的學生,與老師一定會和諧相處。吳老是崑山曲界泰斗,能曲在三百套以上,笛功出類拔萃。爐火純青。慰伯為了能得到太老師的真傳,乃主動跟年事已高的吳老同住一室,一方面在生活起居上悉心照料吳老,一方面繼續不斷地向老人家學習。這樣經過多年的磨練,慰伯的曲笛水準又登上了新台階。高慰伯先生受聘為江蘇省戲曲學校任崑曲班笛師後,負責給表演專業學生拍曲,教音樂伴奏專業學生吹笛、嗩吶。1963年轉正。在校工作期間,高先生即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精心傳授,又很好地照顧了吳先生,有口皆碑,得到了戲校師生的愛戴和敬重。他在戲校連續工作28年,1978年退休回崑山。高老師性格溫和、執教耐心,深得戲校師生的敬重。經他拍曲司笛的有1958屆、1960屆和1978屆三批崑曲班學生,同時還有他指導的樂隊吹奏員。例如現在江蘇省崑劇院司笛的王建農,就是他在戲校培養出來的優秀弟子。

活動

慰伯的笛藝自60年代以來,就已聞名京滬蘇杭,在各地曲集之時,他先後為俞振飛、李薔華、周傳瑛、張嫻、趙景深、沈傳芷、姚傳薌、張洵澎、汪世瑜、顧鐵華、洪雪飛、周銓庵、樊伯炎、吳秀松、宋衡之、愛新覺羅·毓婍、吳新雷、張英閣、王守泰、李寶魁、楊立祥、劉邦瑞(美國)、陳正薇(梅蘭芳傳人)等名家演出或電台錄音司笛伴奏,深得知音者的好評。他和業餘曲友的交往也很親密,曾長期義務擔任南京樂社崑曲組(即南京崑曲社)的笛師。1987年退休回鄉後,又義務擔任崑山市政協聯誼會崑曲組的曲師,為蘇州曲友拍曲錄音。自1988年至1990年,應蘇州崑曲研習社之邀,每周赴蘇一次,為曲友司笛錄音,留下許多寶貴資料。1991年起,受蘇州大學中文系崑曲藝術班之聘,擔任了三個學期的拍曲和司笛的課務。1992年以後,又發揮餘熱,為崑山市玉山鎮第一中心國小小昆班做輔導工作,並為他們的課本劇譜曲,使曲聲笛聲貼心地蕩漾在崑山故園的鄉土上。1994年該小昆班在全國課本劇會演中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1995年又專程回寧為金陵崑曲學社拍曲數月。又,1991年面授日本留學生石井望《夜奔》、《訓子》二折,並為其錄音40餘折崑劇唱念以及笛曲。

資料的留存

高老是幸運的。他等到了崑曲被重視的改革開放後,拍先能發揮餘熱,又有了用武之地,人們常看到他在小昆班和曲社拍曲吹笛的身影。他聽到了崑曲入選世界級的“非遺”名錄的訊息後激動不已,準備在有生之年,再為傳授崑曲作出貢獻。高先生眉慈目善,心境平和,他悠然自得,知足常樂,他溫和謙恭,與世無爭,怎么也看不出他是一個名聞崑曲界的大師名家。和他住在一個新村的人,常能看到他手拎笛袋,為義務教唱崑曲進進出出、忙忙碌碌。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為了採錄“民器”曲調,要採錄他最具代表性的崑山堂名曲牌時,高先生欣然同意,兩天后就“送貨上門”了。當時的錄音條件非常簡陋,就在辦公室里,高先生對著卡式錄音機就吹開了。那時,他還只有七十多歲,氣息尚足,一口氣吹了《普天樂》、《一枝花》、《一枝花(其二)》、《一江風》、《憶多嬌》五首曲牌,線條之流暢,韻味之濃郁,讓人大開眼界。後來,這些曲牌大多選人市、省的“民器卷”,也因此獲得了“貝晉眉崑劇傳習獎”的榮譽。2006年,“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崑曲是崑山的亮麗明珠,當然首先要讓它閃爍光芒。高慰伯先生是唯一健在的著名拍先,理所當然的要率先為他立傳。當他知道我們要為他編撰專書出版時,他激動不已,然後他感到有點不好意思。當領導向他表明為了傳承崑曲需要他作一點貢獻時,他當即表示要在生命的最後階段配合做好採錄工作。

高慰伯先生不善言談,憑靠撰稿人鄭湧泉老師的巧妙引發,終於在支離破散的回憶中,串起了一萬多字的高老傳記。又在他的一些零零散散的照片中,尋到了他各個時期的音容笑貌。特別是發現了他保存了三十多年的一份來之不易的《琴挑》工尺譜。當年年底一本圖文並茂裝幀精美的《一代笛師——高慰伯的崑曲生涯》交到他手上的時候,他喃喃自語:“想不到能有今天。”他看到對自己一生的總結,萬分感謝後,還表示要為崑曲的傳承大業繼續出力。

第二年的春暖花開時節,對他的搶救性錄像工作又開始了。斷斷續續地錄製了他的拿手曲目《上壽》、《詠花》等,一展他的出眾笛音,二展他的拍曲儀態,三展他的濃郁昆韻,還有學生伴唱,雖然場面是簡單的,但音畫是真切的,留下了一代笛師的原汁原味的音像資料,彌足珍貴。由於搶救及時,終於保存了崑山最後一位拍先的絕響。

總結

高慰伯的笛風純正,音色亮麗,指法熟練,轉調自如,繼承了永和堂吳秀松派的風韻(養父高炳林是吳秀松的徒弟),並具獨家風采。他對崑曲的生、旦、淨、醜各行角色,均能配搭,尤其擅長旦角的曲子。高慰伯的演奏出神人化,爐火純青,按照他的日本學生石海清的說法,他執吹六勻孔笛,吹奏不同調時,全靠手指的不同開合狀態來控制全音和半音的關係,可見高慰伯的笛藝功力之精深。他還擅長懷鼓、嗩吶。他的嗩吶能循環吐氣,連續不斷,堪稱絕技(實際就是現在所謂的“循環換氣法”)。高老一生熱愛崑曲事業,對曲友的請教從不推辭,耐心細緻教曲,受到各地曲友一致敬仰。

仙逝

高慰伯先生於2008年11月9日淩晨2時03分於江蘇崑山仙逝,享年90歲。追悼會於2008年11月11日上午在崑山舉行。

崑曲演員(五)

崑曲是我國的古老劇種,又稱崑山腔或崑劇,流行於江蘇崑山一帶,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嘉靖年間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吸取海鹽腔、戈陽腔的長處,對崑腔加以改革,創造聞名的“水磨腔”,使崑曲音樂獲得很大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