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潘州古城

高州潘州古城

嶺南歷史文化名城高州。鑒江潮湧,百舸爭流。

高州是有1400多年悠久歷史的嶺南古郡,其扼粵桂六縣市要衝古往今來一直為縣、州、郡、道、軍、路、府治之所在地,廣東四大文教之鄉之一,下四府之首,粵西重鎮。高州不但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文化遺存十分豐富,而其中高州潘州古城更被人們稱為小函谷關。

總體介紹

高州潘州古城 高州潘州古城

高州潘州古城,其。 古城址內處於丘陵盆地上,東北靠山,西南臨河,鑒江繞城而過,

潘州古城,唐貞觀八年(634年),南宕州從定川遷治茂名縣城,更名潘州,從此,茂名縣城便為潘州治,並稱潘州城。潘州轄茂名、南巴、潘水三縣。宋開寶五年(972年),潘州併入高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高州治從舊城遷至茂名縣城,即潘州城,潘州城則改稱高州城。

潘州作為政權單位在歷史上雖然只經歷了唐宋期間的三百多年,但潘州古城卻一直被沿用下來。潘州古城區的布局以衙署為主,輔以生活、文教、商貿等有關建築,使城區街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城區街道路面用青磚鋪築。古城中心街道稱“大街”,全長為1050米,是州府最長的街道。大街是集官署、書院、貿易、住宅為一體的主體街道,內有州署、縣署、學宮、書院、考棚等行政及文教機構。

此後,歷代對潘州城進行不斷的修葺,並以大街為中心,向四周擴展,使潘州古城成為廣東南路最大的州級城市。自隋唐至宋代期間,城內逐步建成九街十二巷的規模。明代初期,潘州城改作高州治後,城區再次擴大,至清代後期,發展到十八街、十五巷。民國19年(1930年),對城內中心大街進行全面修葺,改稱“中山路”。自此,中山路名稱便一直沿稱至現代。

歷史變遷

城池是古代軍事的防禦工事,城者,乃是磚石建築的高大城牆,池則是護城河的濠池也。古代大小諸侯國皆有城池,秦漢以後的州、郡大多數有城池。潘州城池是用作防禦外國入侵,防備流寇盜賊劫掠,保護高州城中商貿店鋪和民居安全重要保障。

唐朝初期修建土城

潘州古城 潘州古城

高州建制雖然在梁大同初(535)成立,茂名縣也於隋開皇18年(598)成立,但唐朝以前嶺南的州、縣地廣 人稀,無人力財力修建城池,而用木柵像軍營一樣圍起來作城防工事,到唐太宗貞觀八年(627)改南宕州為潘州,附郭茂名縣。州、縣同治地於今高州城。這時才有人力物力築小土城,即是用石灰、砂石、黃泥混合成三合土,用木板作模具填築,用人工構築(解放初農村也有殘存的三合土築的村堡)。唐大曆11年(776)高州自良德遷治電白縣(今高州舊城),宋開寶五年(972)罷潘州併入高州。元朝大德8年(1304)高州自電白(舊城)遷治茂名縣,從此茂名縣城便稱高州城,高州城池建設便由州的首長知府和武官領導。

明朝城池修建頻繁

明朝以來,城池修建頻繁,既有加固城防的需要,也有因天災和賊寇毀壞或風水的原因。洪武十四年(1381)千戶(掌管千人兵馬的武官)陳富於舊城之外築新城,包以木柵。三十一年(1398)千戶張真開始用火燒的大磚砌城牆,城周六百一十四丈,計三里又一百一十四步,高一丈四尺。有城門五處:東曰迎陽,南曰廣濟,西曰通川,北曰北門,又一門曰小西門。各門之上皆建城樓、城濠(俗稱護城河)。成化元年(1465)東、南、北三門為盜賊毀壞。三年(1467)知府孔鏞,守備指揮歐盤復建。四年(1468)指揮李信增修高四尺(共一丈八尺),千戶潘英創串樓(連線各門樓)六百多丈長。

嘉靖四年(1525)知府莊科擴建東城包學宮入城中,周圍築子城。十一年(1532)署府事(代知府原肇慶府同知)林春澤塞小西門。十三年(1534)僉事(省常軍事官員)黃澄廢子城為敵樓二十七所,是年知府石簡又塞舊南門建新南門,改樓門曰高明門,由濠岸西街合舊門通衢。十五年(1536)知府鄭鋼關南街,直行稍轉通衢,建門曰復垣,二十五年(1546)知府歐陽烈復啟小西門、扁名曰高辛。二十七年(1538)大水災,南隍岸崩,波及城西南樓基礎被浸崩塌,便自大西門至舊南門埠頭(河邊崩塌處)用打樁填土辦法加固,修整南樓。

加固城池抗擊倭寇

明隆慶元年(1567)高州知府吳國倫加固城池,特修北門防日本倭寇偷襲。三年(1571)日本倭寇入侵,偷襲不成,反為吳國倫知府派兵燒毀倭寇停靠水東的艦船斷其後路,致日寇驚恐萬分。吳國倫知府和陳參將便領軍大開城門,大戰城南,追擊至里麻生擒倭寇首送省,在省和陽江雷州兵馬夾攻下,全殲消滅倭眾千多人,時人稱讚高州城為小函谷關。

反覆塞建勞民傷財

萬曆二十八年(1590)知府熊廷相開舊南門,塞新門,於小西門建樓一座,加門一重,三十一年(1603)知府李甫文復如石簡知府時建築。三十九年(1612)知府蔣希禹復關塞如熊廷相時建築,四十三(1615)年知府曹志將新南門舊址鏟去,悉復舊制。這四任知府對一些城門建了又拆,拆了又復,似無事折騰,勞民傷財。

迷信風水改門改向

天啟元年(1628)參議蘇宇庶以古東門利於高明,新北門偏於龍背,遂復舊東門,塞新東門,又形家更說,郡治土山較弱,宜建層樓以壯郡脈,這又是風水先生指手畫腳,令知府使城池如現代農民居屋,聽風水師言改門改向,改了又復,但知府大人豈能似小民愚昧?清康熙十七年(1678)將軍舒恕會同高雷廉總督馬雲程,修整四城樓,於城角環樹排柵。

六縣合力大修城池

清光緒十五年(1889)六邑(茂、電、信、化、廉、吳)合資大修城池,茂名縣自東門城樓第一垛起至第三百四十一垛止長三百丈;信宜縣自第三百四十二垛子起至第三百九十七垛子止,長五十二丈;石城(廉江)自第三百九十八垛子起,至第四百七十七垛止,長七十丈;電白縣自第四百七十八垛子起,至第五百五十三垛止,長七十丈;化州自第五百五十四垛起至六百一十四垛止,長七十丈,吳川縣自第六百一十五垛子起,至六百八十垛止,長五十二丈,合共垛子六百八十一個,周長六百一十四丈,城高一丈五,厚九尺。城濠周540丈(城西以鑒江為濠故少於城牆長度614丈)水深一丈二尺,寬八尺。修城任務茂名縣負擔近半,其餘五縣共負擔一半。

抗戰拆城走避空襲

隨著時間的推移,軍事侵略者用飛機從空中侵襲轟炸之後,城池不但不能保障安全,失去防守作用,而且影響了居民在敵機轟炸時的逃生之路,成為防空的障礙。所以民國二十八年(1937)七月七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國民政府(中央政府)下令全國拆除城牆,茂名縣政府(民國時期)徵集民工共用11萬工,於1937年12月至1938年3月28日完成拆除城牆,填平水濠。當時城牆長614丈,高一丈五尺,厚九尺(牆內外砌磚,中間填土,城濠周540丈,深1.2丈,寬8尺)。

梅煥參考《高州縣誌》

附近景點

熱水溫泉

溫泉一角 溫泉一角

熱水溫泉,處於熱水山下,散布在江流之側,“泉如鼎沸,四時不竭,隆冬常溫”,為明嘉靖乙亥夏(公元1539年)御史塗相開拓。據載:“上建以亭,移舊熱水鋪於亭左而輔翼之;亭右稍後,鑿為曲池,即熱水三泉所出;亭之前為方池,引曲池泉水而注之,方池即溢,復引而經之於渠,而達海曲;池水旁,依引熱水設庖之具,游宴者至此,以烹以飲,無薪水之費,免執庖之勞。”這不單記載了熱水溫泉始建時的巧妙布局,而且記載了地方海潮漲落的界域,為查勘電海水文提供了歷史依據

虎頭山風景區

虎頭山海濱旅遊區位於電白縣南海半島,占地面積3.73平方公里。虎頭山原名“狗頭山”,很久以前便流傳著漁民阿狗與小龍女的愛情故事。1958年,中南局第一書記陶鑄視察電白百裏海灣“綠色長城”,到此漫步,認為“狗頭山”不雅,電白人民造林綠化有一股猛虎之勁,建議此山改名“虎頭山”,從此,虎頭山之名便流傳下來。旅遊度假區面向南海灣,背靠水東經濟開發區,與水東港相鄰,距縣城約6公里。這裡有理想的天然海濱浴場,海灘綿延1 2公里,沙質潔白,寬闊平緩;海水清澈,無礁無鯊,安全條件好,海表溫度高,全年適宜海浴時間在280天以上,素有“南方北戴河”美稱。南海之濱的兩顆明珠虎頭山和晏鏡嶺聳立區內,既是度假區的迷人景觀,又是兩座天然的觀景台,與陽光、白沙、碧浪、林帶交織成一幅如詩似畫、如夢似幻的南國海濱風情畫卷。

放雞島

放雞島標誌 放雞島標誌

放雞島呈橄欖形,東北、西南走向長2公里,最寬為0.91公里,最窄為0.10公里,岸線長5.96公里,最高頂端海拔135米(東北部),面積1.9平方公里,是電白縣23個島嶼中最大的海島。海島地段可分為四個類型:侵蝕剝蝕、低丘陵、沙灘、岩灘。由於長期受海蝕作用,基岩裸露,海蝕崖、海蝕糟溝,海蝕洞穴隨處可見。山坡怪石兀立,植被茂盛,景色秀麗。西北部海岸,沙質潔白鬆散,北部沿岸海域水深1.3米至2.0米,東南部沿岸海域水深2.6米至10米,海水清澈見底,透明度可達8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