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態
矮小草本,高10-20厘米,無毛,莖不分枝。葉向莖基部近對生,具長柄;葉片呈倒卵狀匙形,長2-3厘米,寬0.8-1厘米,羽狀分裂至葉軸,頂生裂片呈卵形,長1厘米,寬0.7-1厘米,頂端鈍尖,戟狀3裂,基部楔形,側生裂片對生,倒卵狀長圓形,長4毫米,寬2毫米,愈接近頂裂片的愈大,漸向下漸小,頂端銳尖,基部楔形,草綠色,膜質,所有裂片均為全裂,邊緣具睫毛,兩面具短柔毛,或後近無毛;葉軸和葉柄具約寬0.7毫米的翅;葉柄與葉片近等長,基部擴大,半抱莖,較上部的葉極疏離,相距3-4厘米。聚傘花序頂生,直徑1-2厘米,苞片線形,長4毫米,寬0.5毫米,頂端鈍,基部擴大,半抱莖,具耳,全緣,在基部具睫毛;花近無柄,密生;萼筒卵球形,長約1.3毫米,寬約0.8毫米,無毛;花冠為筒狀鐘形,長約2.7毫米,寬1.5毫米,裂片長圓狀三角形,長寬各為0.7毫米,頂端?郟?廾?換ㄋ孔派?ü諭倉脅浚?ぴ?1毫米,不伸出,無毛;花柱長1-1.5毫米,伸出,無毛,柱頭棍棒狀。花期4-7月,果期7月。
產地
產我國台灣。生於高海拔林中。模式標本采自台灣中央山脈。
本種近似纈草 V. officinalis Linn., 但以其較小而全緣的葉裂片而與之區別。
本種因未見標本,僅根據 Hayata 的新種描述而記述於此。在《台灣植物志》中高木村、棣慕華記述本種具4枚雄蕊,與 Hayata 的原始記錄:雄蕊3枚,極不一致;在纈草屬中,以往文獻也未見有記載4枚雄蕊的,特記於此,以備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