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特點
1.損傷發生的部位常較廣泛但內重外輕。無論人體哪一部位為著地點,一次外力往往在頭、胸、腹、骨盆、脊柱及四肢同時發生損傷。體表損傷主要是大片狀擦傷及挫傷,少有挫裂創而且多分布在裸露部位,而骨質和內臟損傷重,常傷及生命的重要器官,因此死亡率很高。
2.墜落形成的體表和內部損傷,雖然較廣泛而且重,但其外力作用的方向或方式是一致的,可以用一次外力作用形成解釋。
3.墜落傷符合減速運動損傷的特點。既可見於人體著地部位,也可發生於遠離著力點的部位。如頭頂部著地時,除接觸部位的顱骨骨折及腦損傷外,顱底、枕骨大孔周圍及頸椎也常有骨折存在;一側軀幹著地時,雙側的肋骨均可發生骨折;枕部著地常在對側額極和顳極發生對沖性腦挫傷,枕葉挫傷輕或無。由於墜地時人體軀幹突然停止運動,而內部器官由於慣性作用,仍可繼續前進,因此各器官的系帶和血管,如脾蒂、肝蒂、肺門和腸系膜根部等處可見挫傷或撕裂傷。
發生原因
高墜時,尤其當墜落高度較高時,墜落傷的損傷程度很重,如顱骨嚴重粉碎變形、腦組織重度挫裂,甚至外溢;多發性肋骨或四肢長骨骨折;多發性胸腹內臟破裂,甚至肢體橫斷,為一般人力用工具打擊難以或不可能形成。
墜落時與地面碰撞部位所形成的擦傷,常較局限,邊緣不清晰;挫傷出血可能較大,但無一定形狀;顱骨骨折多為非凹陷性線狀骨折,常延伸較長,如自顱頂延伸至顱底,顱縫分離明顯,表現為較大平面著力的特點。
墜地時因胸腹內壓突然增高,能引起毛細血管出血。因此,在檢案時有時可見眼瞼、球結膜、胸腹膜壁層、口腔黏膜、頸部皮下及肌肉組織等部位有點片狀出血,不要誤鑑定為機械性窒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