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高埂中學的前身是“邛崍縣第三初級中學校”,創建於1958年,原址坐落在邛崍市高埂鎮白鶴村一教堂內。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遷入現高埂村。
1966年由於歷史原因,學校停辦。
1973年復辦,始創高中,學校更名為太平中學,學校原始規模初具。
1982年,學校更名為“高埂中學”。
1996年,學校掛牌成為“四川省教育學院教育實驗學校”。
2001年被確定為首批“成都市示範性普通高中”。
2003年被命名為“四川省校風示範學校”。
近年發展
邁入二十一世紀,學校抓住高中擴招、城鄉教育均衡化發展和成都建設國際現代田園城市的機遇,克服“區域、生源、師資”三大劣勢,實現了辦學規模的跨越式發展,學校發生巨大變化。
成都市政府、邛崍市政府和邛崍市教育局高度重視學校硬體投入,投資近5000萬元新建學校教學大樓、體育館、學生宿舍、行政辦公樓和運動場。運動場全部硬化、塑膠化;學生宿舍全部安裝熱水系統,師生的生活學習環境得到了大大改善。配備理、化、生、勞技、通用技術等課程的專用實驗室共54間,全部按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標準配齊規範的設備設施。圖書館藏書10萬多冊,生均達到30多冊。學校教育教學資源高度共享,數位化、智慧型化的校園信息網路把學校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班班實現多媒體教學,課堂教學質量大大提高。學校與高校專家團隊攜手共同打造學校文化,從更高層次上提升學校品味。
高埂中學以“重德、篤學、礪志、報國”為校訓,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學校形成了“切時如需,合育共美,讓普通學生有最大進步發展”的教育思想,確立了“為高校和地方經濟建設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向高標準、國家級示範性高中的行列邁進”的辦學目標,不斷追求“從實求知,文化自覺,自主更新,和而不同”的辦學特色。學校的綜合辦學實力不斷增強,在教育理念、課程設定、人才培養、教學研究、教師隊伍建設和校園文化,尤其是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學校德育工作已經從經驗型向理論型轉變,逐步形成了“主體德育”和“讓學生的德育與智育和諧發展,讓學生成才與社會需求同步共融”的德育模式。教學管理思路清晰:“常規立校,課改促教,科研興校”。課堂教學形成鮮明特色:“圍繞質量,聚集課堂,重視過程,強調細節”。學校實現辦學規模和辦學效益的同步發展,高考本科上線人數一年邁上一個新的台階,2010年本科一次性上線437人,高考成績連續十一年在成都市同類高完中中名列前茅,甚至超過部分省重和國重,精品工程結出累累碩果。高埂中學以鮮明的特色、豐碩的成果贏得了廣泛社會聲譽。 2007年3月,成都市高中工作現場會在高埂中學召開; 2008年11月,高埂中學作為成都市校長乾訓的實訓基地,承擔了成都市“千名校長大練兵”教學管理實訓任務。學校的辦學經驗得到推廣,在周邊地區產生了很好的輻射示範作用。
在嶄新的教育理念的引導下,校園文化教育活動已不再僅僅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豐富多彩的社會綜合實踐活動、激情滾滾的師生風采大賽、優美典雅的詩歌朗誦會、頗具鄉土氣息的校刊——《河灘地》都淋漓盡致體現了高埂中學人對多彩生活的熱愛和對個性發展的追求。學校文學社、籃球社、英語角等社團各項活動的開展更是推動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健康發展。
為進一步提升辦學質量,學校努力構築戰略高地資源。2008年學校與成都二十中結成友好學校。2009年4月,學校躋身成都石室教育集團成員學校之列。2012年5月,學校與四川大學國際部攜手辦學,共同舉辦高中國際部班。學校國際部立足“世界目光,民族情懷”的高度,旨在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精英人才,帶動地區人力資源融入高端教育文化的氛圍,全面提升學校辦學品味,豐富人才培養模式。高埂中學正向著現代化、國際化的目標邁進。
數載歷練,辛勤耕耘,良師善誘,學子風流,志存高遠,更上層樓。高埂中學,猶如川西平原的一顆耀眼明珠,熠熠閃爍著她絢麗的光茫!
辦學宗旨
經過半世紀曆煉,學校形成了“統合調適,自主更新,讓每個人都能在學校主流文化價值體系中得到滿足”的辦學理念,“尊重個性,分層教育,自主創新”的辦學模式,沿著“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高校和地方經濟建設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向高標準、國家級農村示範性高中邁進”的發展目標,不斷開拓奮進。
教學設施
學校現擁有五幢教學樓、五幢學生公寓、五幢教師公寓、一幢科技實驗大樓和一幢智慧型綜合大樓——閱覽室、階梯教室、有邛崍市目前最標準的符合國家要求400米環行跑道的運動場和晴雨操場,總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
校園環境
建成了四大系統:校園計算機網路系統、教學監控系統、有線電視廣播系統、餐廳計算機消費系統; “三機一幕”進了教室,形成了濃厚的現代課堂教學氛圍。學校圖書藏書10萬冊,一個電子閱覽室;理化生實驗室按省級重點中學配備,共10個。學校以嚴格科學的管理、構建良好的育人環境和創設一流的教學質量為目標,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了優越的學習條件和優質的生活環境。
校歌
奮進吧,高埂中學的同學們,奮進為中華的繁榮富強,為人類和平的太陽,為人類和平的太陽,重德篤學鑄成我們的理想,勵志報國走向生命的樂章,高山仰至詠志母校,老師這偉大的師行…奮進吧!高埂中學的同學們,我們風華正茂,一定要托起,明天的太陽,明天的太陽
教學成績
學校的教學設備一流,正在實施研究的國家級、省級、市級科研課題各一個。近年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2002年高考上線人數更是突破400大關。下面是高埂中學近年的一些高考輝煌:
2012年高考情況
2012年高考,本科上線421人,重點上線66人。邛崍市文理科前十名該校占3名。
2011年高考情況
2011年高考,本科上線418人,重點上線53人。該校學生獲邛崍市理科第二名,文科第二名。邛崍市文科前十名該校占6人,邛崍市理科前十名該校占2人。
2010年高考情況
一、2010年高考,重點本科上線73人,一般本科上線426人,本專科上線920人,取得校史最輝煌成績。
二、囊括邛崍市文科第一名和理科第一名。邛崍市文科前十名該校占5人,分列第一、二、三、七、十名;邛崍市理科前十名該校占4人,分列第一、三、五、八名。
2009年高考情況
一、2009年高考,重點本科上線73人,一般本科上線388人,本專科上線913人。
二、“火箭班”均分538分,超重點線40分,重點上線率90%。邛崍市文、理科前十名該校占8人,文科6人,理科2人。
2008年高考情況
一、重點本科上線68人,一般本科上線354人。
二、囊括邛崍市文、理科狀元。全市文科前十名該校占2人,李瑤(658分)、閆小露(651分)分列全市第一名、第二名;全市理科前十名該校占5人,孫科(692分)、王小龍(676分)、曹琅(673分)、李佳(670分)、張洪亮(668分)分列全市第一名、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和第八名。
三、“火箭A班”班均分632分,全部上重點本科分數線;“火箭B班”全部上本科線,其中重點本科上線27人;“實驗班”重點本科上線26人,本科上線150人,其中重點本科上線26人。
2007年高考情況
一、2007年高考,重點本科上線68人,一般本科345上線人。
二、該校學生囊括邛崍市文第一名和理科第一名。在邛崍市文前10名中該校占4人(分別為第1、2、4、7名),理科前10名中該校占5人(分別為第1、2、6、9、10名)。
三、2007屆理科“火箭班”學生全部上重點大學分數線,班均分達到603分(超過重點線70分)。
2006年高考情況
一、2006年高考,重點本科上線78人,一般本科3上線71人。
二、邛崍市文科前十名該校占5人(分別為第2、5、5、5、9名),邛崍市理科前十名該校占3人(分別為第3、4、9名)。
三、2006屆“火箭班”學生高考分數全部上重點,班均分611分,超重點線51分。學生肖濤(646分)被北京師範大學錄取,孫海龍(642)被同濟大學錄取,黃林(586分)被同濟大學錄取。
四、該校在成都市綜合評估中,名列成都市43所重點中學前茅。
2005年高考情況
一、2005年高考,重點本科上線66名,一般本科上線295名。
二、2名學生上清華、北大分數線,學生湯學娟以總分699分的成績奪得邛崍市理科第一名,被清華大學錄取。袁濤以理綜297分奪得成都市高考理科綜合第二名。
三、2005屆“火箭班”學生均達到了重點本科分數線,平均成績為642分。
2004年高考情況
一、2004年高考,上重點本科上線70人,一般本科上線331人。
二、該校學生囊括邛崍市理科前三名,楊科以656分(超北大線3分)奪得邛崍市理科第一名,劉超以理綜295分的優異成績奪得成都市高考理科綜合狀元。
三、2004屆“火箭班”15人,全部上重點大學線,其中高考上600分的有10人。
“封閉式管理,開放式教育”的辦學理念,使我們的校風享譽社會。學校被評為“成都市校風示範學校”、“成都市示範性高中”、“成都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成都市文明單位”。連續9年受到成都市、邛崍市兩級教委表彰。
地 址
邛崍市高埂鎮高埂街202號
郵政編碼:61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