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359.00畝(其中:田343.00畝,地 1,016.00畝),人均耕地0.74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95,060.8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770.5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50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271.00畝,其中養殖面積271.00畝;荒山荒地20,398.80畝;其他面積3,501.7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無路燈。全村有149戶通自來水,有27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64.1%)。有384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8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88.3%和88.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0戶(分別占總數的0%)。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6.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6.0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3輛,機車22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343.00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43.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9畝。
到2010年底,全村有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3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7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3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38.60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22萬元,占總收入的2.79%;畜牧業收入146.79萬元,占總收入的33.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80頭,肉牛30頭,肉羊73頭);林業收入139.73萬元,占總收入的31.9%;第二、三產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農民人均純收入1434.00元,農民收入以核桃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0人(占勞動力的0%),在省內務工0人,到省外務工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10年核桃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3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31.7%。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35戶,共有鄉村人口1875人,其中男性715人,女性1160人。其中農業人口1875人,勞動力1348人。該村以傣族、彝族為主(是傣族、彝族族混居地),其中傣族945人,彝族930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人,占人口總數0.2%;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713人,參合率91.4%;享受低保109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86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24公里。該村無公廁,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無人畜混居的農戶。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4所,校舍建築面積1,268.00平方米,擁有教師12人,在校學生168人,距離鄉中學24.0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54人,其中小學生168人,中學生86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8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359.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一事一議籌勞1,347.00個(勞均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34萬元,有固定資產0.2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轉移支付、綜合直補、農村低保等。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總支1個,下設4個黨支部,共有黨員28人,少數民族黨員28人,其中男黨員24人、女黨員4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0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15人。
人文地理
九月二十四火把節點火把;八月十五中秋節;十二月春節初一至十五籃球比賽。
新農村建設
近年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60萬元。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全村還有2個村民小組沒有通電;5個村民小組未通路;村內基礎設施差,衛生條件差。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爭取項目建設,解決人畜飲水困難問題,改善村內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