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環境模擬艙

高原環境模擬艙

高原環境模擬艙,是第三軍醫大學高鈺琪教授研究的一個模擬高原的實驗環境,可以“製造”出不同海拔高度和氣候條件,模擬各種高原缺氧環境。

簡介

高鈺琪教授(右一)在模擬艙中進行試驗高鈺琪教授(右一)在模擬艙中進行試驗

第三軍醫大學的高原環境模擬艙,是一種人工模擬高原低壓、缺氧環境的大型試驗設備,包括4座大型人體低壓艙和5個小型動物減壓艙,由設在艙外的控制台進行艙體運轉調控,通過手控和自動控制系統科學精密地控制高度、溫度和二者的升降速率,“製造”出不同海拔高度和氣候條件,模擬各種高原缺氧環境,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設備最齊全的高原環境模擬艙群。

體驗

高原環境模擬艙高原環境模擬艙
高原環境模擬艙高原環境模擬艙

2011年2月7日,農曆正月初五,山城重慶。大清早,第三軍醫大學高原軍事醫學系主任高鈺琪教授來到高原環境模擬艙。8點20分,高教授套上白大褂,擰開水龍頭,抹抹肥皂,洗好雙手走進高原環境模擬艙。體驗者緊隨其後,一探究竟。
8點25分,厚重的艙門關閉,高鈺琪帶他們體驗“高原反應”
沒有顛簸,沒有搖晃,除了低鳴的機器聲和輕微的空氣對流聲,並沒有異樣感覺。
8點35分,艙內氣流聲忽然加劇,像高原的風從耳邊呼嘯而過。高教授提醒:“海拔已升至1000米。”
8點55分,體驗者感到耳膜鼓脹,太陽穴發緊。不久,體驗者感覺氣短,不得不張開嘴巴,大口喘氣。高鈺琪說:“我們現在已由海拔300米的‘重慶’來到了海拔3658米的‘拉薩’。”
傳說中的“高原反應”真正開始了。伴隨“海拔”的攀升,艙內空氣越來越稀薄,這種反應愈發強烈起來——心跳加速,呼吸困難。
9點10分,高鈺琪宣布:“我們已登至海拔4000米的‘日喀則’!”筆者開始感到頭痛,哈欠一個接著一個。
9點15分,體驗者心跳驟然加快,趕緊請高教授幫助檢測了一下,結果每分鐘達100次。此時,“海拔”為4500米。高鈺琪告訴筆者:4000-4500米是高原作戰的通常高度,又囑咐說:“如果受不了,就趕緊戴上氧氣罩吸氧!”
不到一個小時,體驗者有些吃不消了,嘴唇發紫,像喝醉酒一般。然而,高鈺琪依然穩穩地坐在試驗台前,眼睛盯著每一組動物的試驗數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