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核造影術

核造影術是通過將造影劑直接注入髓核來診斷椎間盤有無破裂、突出等病理改變的一種方法。其具體操作方法是:首先要進行髓核穿刺。一般多採用經硬脊膜穿刺法和經硬脊膜外穿刺法。其中經硬脊膜穿刺法因穿刺針經硬脊膜外腔進入椎間盤,故不會損傷蛛網膜,有損傷小的優點,但其操作較經硬脊膜法要相對困難一些。

髓核造影術

是通過將造影劑直接注入髓核來診斷椎間盤有無破裂、突出等病理改變的一種方法。

其具體操作方法是:

首先要進行髓核穿刺。一般多採用經硬脊膜穿刺法和經硬脊膜外穿刺法。其中經硬脊膜穿刺法因穿刺針經硬脊膜外腔進入椎間盤,故不會損傷蛛網膜,有損傷小的優點,但其操作較經硬脊膜法要相對困難一些。
選擇上述穿刺入路之一,以一枝22號長針(約12cm)穿刺入纖維環。注意在針尖穿入纖維環時可有穿橡皮的感覺,再進針時則阻力減小。確定穿刺位置準確無誤後,拔出針芯,改換27號針,以22號針的針管內刺入纖維環內,然後拍攝X線片確定穿刺針的位置。如位置滿意則注入50%造影劑(常用泛影葡胺或醋碘苯酸鈉)0.5~1.5ml。椎間盤纖維環未破裂時可容納造影劑約0.5ml,故在正常的椎間盤中所能注入的造影劑量往往不能超過1ml,且阻力非常大,在纖維環破裂者,推注時阻力較小,往往是注入造影劑1.5ml後阻力仍不大。但應注意不要注射過多的造影劑,以免漏入椎管內,造成疼痛及顯影混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