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來
據《漢書·陳湯傳》記載,公元前36年,陳湯在討伐郅支的戰爭中發現一支奇特的軍隊,以步兵百餘人組成夾門魚鱗陣、盾牌方陣,使用土城外加固重木的防禦方式。
歷史記載
驪靬村,歷史悠久。又名者來寨。漢時為匈奴折蘭王所在地,漢武帝開拓河西真誠廊設酒泉、敦煌、張掖、武威等四郡,河西納入漢朝疆域。約公元前50左右。漢朝設驪靬縣,前後隸屬張掖、武威二郡,是河西建置較早的古縣之一。後經東漢、三國、魏、晉、南北南諸代,至隋文帝開皇中(公元590年左右)併入番禾縣,置縣時間約600餘年。後經唐宋元明清興廢更替,凡千餘年,此地均設駐軍營地。元時為縣府財庫之地。
驪靬人為羅馬人後裔的假說因其劇情離奇與浪漫色彩,在網路上頗受歡迎,但歷史文獻與科學檢定皆否認此傳說。台灣學者楊希枚就於1969年在台灣《書目季刊》上發表《評德效騫的〈古代中國境內一個羅馬人的城市〉》,對德氏一些牽強之辭進行駁議。因為驪靬作為地名早在西元前60年以前就已出現,早於克拉蘇被擊敗的年代,不可能是為安置俘虜而取的名。
來源:“中國驪靬村村民是古羅馬人後裔”這個說法,最早是牛津大學教授德效騫(Homer Hasenpflug Dubs,有媒體譯作“戴柏誠”)提出的。 公元前53年,古羅馬統帥克拉蘇發動了針對安息帝國(位置大致相當於今伊朗)的戰爭,並全軍復沒。德效騫認為,克拉蘇軍中有145名古羅馬士兵在周圍地區停留多年。其中一些人加入了匈奴軍隊,後來被中國人俘虜。他們在公元前36年參與建立了驪靬城。當時有記載稱,中國軍隊曾碰到一支會擺“魚鱗陣”的部隊。德效騫指出,所謂“魚鱗陣”就是古羅馬的“龜甲陣”。 德效騫提出的這個觀點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引起過一輪激烈的討論,當時就被認為是“有趣但不嚴謹”,證據並不充分。今天,這個理論再次被提起,是因為蘭州大學新成立了一個義大利研究中心,並準備就這個問題展開進一步研究。
陳湯攻殺郅支單于是西元前36年,離卡萊戰役已近二十年,《漢書》〈陳湯傳〉:「凡斬閼氏、太子、名王以下千五百一十八級,生虜百四十五人,降虜千餘人,賦予城郭諸國所發十五王。」由此可見,陳湯已經將虜獲分給了協助漢軍作戰的十五個西域國家,根本沒記載帶回漢朝,何況是驪靬。
真相
神秘的2005年DNA測試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1月26日的這篇文章並未提及這次“DNA分析”是由誰做的,怎么分析的,也沒有提及相關論文的發表刊物及時間,缺乏科學報導所應具備的基本要素,讓人讀來不免生疑。
我們發現,《每日郵報》這個報導的來源很可能與新華社在11月19日發出的一篇英文稿件有關。該稿件題為《新成立的研究中心將揭示西北村民的祖先疑雲》,文中提及,一個“2005年的DNA測試”顯示該村村民有異族血統,許多專家認為他們是古羅馬士兵的後裔。同樣,新華社報導中的這次“DNA測試”,信息也很模糊,其出處、研究者均未獲提及。
為了確認這個神秘的“2005年DNA測試”真的存在,我們嘗試檢索了各大論文資料庫,包括PubMed、SCOPUS、Google Scholar等,但都找不到發表於2005年的有關驪靬村村民基因測試的文獻。不過,我們發現這篇英文報導的疑似中文版本中提及:“2004年和2005年,者來寨村民羅英和蔡俊年分別在北京中科院和上海進行了DNA檢測,鑑定結果證明有外國血統。”在2007年4月8日央視《世界周刊》的《羅馬的誘惑》報導中對此有更詳細的描述:“2004年,村民羅英在北京中科院接受了血液化驗,結果是具有46%的阿富汗血統。 2005年,村民蔡俊年前往上海進行了DNA檢測,鑑定結果為56%的歐洲血統。”。這很可能就是今天各大媒體援引的“新的DNA測試顯示,驪靬村三分之二村民具有白種人血統”的依據。
不過,“46%的阿富汗血統”這種數據,充當宣傳相關研究的噱頭或許可以充數,在把當真之前,必須考慮到基因組科學本身還處在研究的很初步階段,現在的此類統計,對數據處理的探索性多於數據本身的意義。新聞報導語焉不詳,缺乏相關研究的細節敘述,我們無法得知“46%的阿富汗血統”、“56%的歐洲血統”這兩個數據有多少統計學上的置信度。此外,兩個單獨個體的基因組數據要代表整個群體顯然也有極大的誤差可能,更不必說基因組研究本身在數據處理上就有著極大的靈活性與爭議。
2007年6月的時候,《人類遺傳學雜誌》(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曾經發表過一篇關於“驪靬人”DNA分析的研究論文。這是我們能夠見搜到的相關檢測話題迄今為止唯一一篇公開發表的文獻。這篇論文的正文部分和參考文獻中也都未涉及“2005年DNA測試”,足見2004年和2005年的兩次檢測並未被納入科研視野。
驪靬人與古羅馬無關
2007年發表於《人類遺傳學雜誌》的論文,目的正是要對“中國村民是古羅馬人的後裔”的傳說進行檢驗。研究人員在短串聯重複序列(STR)以及單核苷酸多態性(SNP)的層面上,檢驗了代表著四組中國人群的227名男性的Y染色體。眾所周知,Y染色體是“傳男不傳女”,而且其中95%的基因不能發生重組,所以在分子生物學上,Y染色體DNA可以用來追溯某人的男性祖先。下面這張圖顯示的是DNA相似度研究結果,譯自這篇論文。
這張圖是包括驪靬村民在內的15個歐亞大陸上的不同人群,基於Y染色體DNA的二維相似度結構分析(MDS)。位置越靠近說明相似度越高,有關此分析方法的具體原理和算法可參見相關教材。
假設驪靬人的祖先來自古羅馬士兵,那么這些人顯然都是男性,故此他們的Y染色體應該被驪靬人所繼承,從而在現代驪靬村民的Y染色體當中占據顯著的成份。若以上假設成立,上圖當中的驪靬村民應該同歐洲各民族(北義大利人,西西里人,克羅埃西亞人……)更接近才對。然而實驗結果表明,驪靬村民的男性祖先,同三個漢族人群(分別來自河南、遼寧、寧夏)極為接近,而與驪靬村民最相似的非漢族人群卻還是甘肅本地的裕固族同胞。由此可見,驪靬村民的祖先不可能是古羅馬士兵。
再換一個思路,我們或許還可以寄希望於古羅馬士兵出征打仗時,還有大量古羅馬婦女陪同。而且,經過多年戰亂離散,這些古羅馬婦女還能來到中國,同甘肅當地人(漢人或其他本地民族,諸如羌胡)相結合,從而使得當代驪靬村民的母系大部出自古羅馬。不過,這一假設也被進一步的DNA檢測所否定。2009年,蘭州大學馬國榮的碩士論文《中國西北驪靬人起源的線粒體遺傳多態性研究》表明,驪靬人的線粒體DNA與中國漢族的親緣關係最近而與歐洲人或者中亞人的親緣關係較遠。受精卵的線粒體通常由卵細胞提供,故而線粒體DNA基本上是“傳女不傳男”——只有十分罕見的情況下,該物質才會通過父系遺傳。通過這項研究,驪靬村民的母系祖先是古羅馬人的可能性也被排除了。
事實上,即使是在歷史學界內部,“中國村民是古羅馬人的後裔”的說法也並非主流意見,在國際學術界,研究成果甚少。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劉國鵬就曾經撰文介紹國際知名漢學家白佐良的觀點,認為“羅馬軍團流落中國”之說是“嚴肅的國際漢學研究雜誌並未刊登各路新聞媒體爭相拋售的報導,而千篇一律的新聞報導也正說明其缺乏足夠的科學和文獻支持。”。
結論謠言破解
“驪靬人是古羅馬人後代”的說法在國際學術界並非主流觀點。而據說支持“驪靬人是古羅馬人後代”這個說法的所謂“2005年DNA測試”不足為據;而2007年、2009年的兩篇論文分別顯示,無論從父系的角度,還是從母系的角度,驪靬人都不可能是古羅馬人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