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駱亦其,男,生態學家,生於1957年5月。1982年畢業於江蘇農學院(現揚州大學)農學系。現為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教授,生態學實驗室主任,美國生態學會亞洲分會主席、CO2濃度升高與全球變暖國際研究聯盟指導委員會委員,美國國家生物學研究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組成員。復旦大學教授,受聘為國家教育部第五批“長江學者獎勵計畫講座教授”,聘任崗位:生態學。
駱亦其博士長期致力於生態系統碳,氮和水分循環研究,其研究方向主要為植物生理生態學,生態系統生態學,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和生態模型。駱教授在濕地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和森林生態系統等方面都作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Science,Nature,Ecology,Bioscience,Global change biology,New Phytologists等刊物上發表文章60餘篇。在多年的研究生涯中,駱亦其教授發現了全球生態系統中的不變數函式,首次將逆向分析方法成功地套用到生態學中。他的研究成果對生態學經典理論進行了重要的補充與完善,受到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重視。
人物履歷
1982年畢業於江蘇農學院(現揚州大學)農學系1991年獲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生態學博士學位
1991-1992年,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做博士後
1992年-1994年,在史丹福大學做博士後
1994-1997年,在美國沙漠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1997年任該所副研究員
1999-2001年任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植物與微生物系副教授,2001年至今任該校教授
2002年被聘為復旦大學長江講座教授
成就
駱亦其教授長期以來從事生態系統生態學與生物地理化學循環方面的研究。過去的5年來主持或合作主持了24項研究項目,總經費達1530多萬美元。近5年來發表學術論文45篇(其中Nature、Science和Ecology等SCI刊物收錄論文36篇),在Academic Press出版學術專著2部。駱亦其教授予成名作“Predicting responses of photosynthesis and root fraction to elevated CO2:Interaction among carbon,nitrogen and growth”被引用次數高達111次之多。在多年的研究生涯中,駱亦其教授發現了全球生態系統中的不變數函式,首次將逆向分析方法成功地套用到生態學中。他的研究成果不僅對生態學經典理論進行了重要的補充與完善,受到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重視,而且將為中國生態環境建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歷程
一
駱亦其出生江蘇宜興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弟兄四人中排行老大的他很早便開始勞動,幫助父母擔負起家庭的風風雨雨。艱苦的勞動造就了他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勇往直前奮發向上的堅強性格,在校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他在高中畢業之後因無大學可考,不得不回家種起了家中的那幾畝地。看著鄉親們在浸潤著祖祖輩輩血汗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卻沒有理想的產量。他開始認識到改變這一切必須依靠科學知識,從那時起,他就在心中暗下決心,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面前的一切。經過一天的辛勤勞動之後,他喜歡一個人獨處,仰望滿天星辰,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他相信總有一天不遠的天邊一定能夠升起一片希望的光芒。一有空閒,他會借來各種各樣書籍自己學習、琢磨。長期的生產勞動生活豐富了他的實踐經驗,同時他與莊稼的感情也越發厚重,他相信會有一天,自己的努力會給這片土地注入新的血液。在得知恢復高考的訊息之後,他興奮地幾個夜晚未能入眠。白天要繼續參加勞動,晚上挑燈複習,備戰高考。真正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將自己關在一個小屋子裡,飯菜和洗澡水都是由家人送入和端出。世間自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1977年他考入當時的江蘇農學院儀征青山校區,緊張而充實的軍訓之後,駱亦其開始了他夢寐以求的大學生活。
二
到了大學之後,他如饑似渴地一頭扎進知識的殿堂。不知疲倦地吮吸著知識的瓊漿。據他的同學顧世梁先生介紹,他的天資並不是非常的突出,而勤奮卻是班上獨一無二的。處於那個經濟條件和學習環境都很差的時代,他克服重重的困難堅持學習。沒有手錶,他只能聽著早晨伙房燒早飯的鍋爐的聲音起床讀書,為了學英語,醞釀了很久想買一台收音機,卻苦於沒錢。最後,終於是舅舅借給他三十塊錢,才幫助他圓了收音機夢。就連一塊簡單的手錶也是等到工作之後才買的,每次回家的車費只能從一伙食費中擠出。越是條件艱苦,越是激發出他昂揚鬥志。那時候學校規定晚上9:30後統一休息,而他總是想盡一切辦法繼續看書學習。同學們好幾次在廁所里碰到看書的他。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在駱亦其付出艱苦的努力之後終於如願以償取得一系列的斐然成績。到大三的時候,在一次植物生理課上,老師布置每位學生要求每人按要求完成一篇論文。經過嚴密的思考,他查閱了大量的相關資料,並溶入自己獨特的見解,寫成了一篇題為《凍害對於水稻花粉危害機制》科技論文,其水平之高,讓許多老師都感到意外,很是詫異於他的論文質量。經指導之後,於1981年發表於重點刊物《植物生理學通訊》上,這在當時是一個很大的“動作”,在學校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當時他是學校唯一在此刊物上發表論文的學生。在當年的年終全校學術會議上他是唯一上台做報告的學生,這對他以後的學習增添了新的信心。就這樣的一篇論文得到了日本北方水稻研究所專家的高度讚揚,駱亦其解決了一個他們多年來懸而未解的難題,並寫來信函對之予以高度評價和肯定。在校三年的理論學習對於他以後的科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用他自己的話講,沒有這三年也會我今天的一切。
三
1985年9月駱亦其去了美國,獨在異鄉為異客,他把濃濃的思鄉之情,化作學習知識的動力。有一次他從實驗室回來,莫名其妙被在路上的警察攔了下來。他用英語與其交流卻始終無法明白對方的意圖。費了好大的勁,才知道是由於自己夜間走路沒裝車燈,按美國規定夜間所行車輛要安裝車燈。駱亦其依照規定安裝後,卻又在幾天之後受到了法院的傳票,這更使他摸不著頭腦,原來他在其車上裝燈之後,要請當時查車的警察簽字才算完事,經多方的幫助方才化解麻煩。這一件事對駱亦其的觸動很大,他明白要在此生存發展,第一位的是語言關,一向自認為英語學得較好的他,才明白了擺在面前真正的差距;其次要溶入這樣一個社會,得了解它的民風民俗和文化理念,必須下很大功夫。經過兩年的努力,駱亦其終於取得了加州大學的博士學位,後又轉入到史丹福大學繼續工作深造,在1992~1994年間,他再次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在此前20年間有不少人在進行研究探索,駱亦其根據自己平時工作學習經驗,查閱許多的相關文獻做出一個簡單的模型,輕而易舉將問題成功解決,令同行為之震驚,對他更加刮目相看。他的《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被其它的科研部門引用達93次之多。成績的取得並沒有放慢他進取的腳步,他的導師莫惠棟先生曾說,他在美國訪問期間,經常看到駱亦其半夜三更起床,匆匆趕往他的實驗室,將剛剛產生的想法套用於實驗中,他的許多論文被《nature》和《science》收錄。
應該說駱亦其是成功的,但他卻始終不改他謙虛的本色。多次促成了我校對外的合作交流,每每有校友去美國,都會得到他熱情無私的關懷和幫助。近幾年來他在飛機上就花去了不少時間,作為科研項目的負責人,在繁忙之餘,總是千方百計抽出時間到國內的各所高校傳經送寶。
2002年3月14日,現為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教授的駱亦其回母校講學,受到了郭榮校長的接見,並被聘請為我校客座教授,他很高興地接過證書並說:“我得到過許多的榮譽,被冠以許多的頭銜,只有今天我才從心底感到真正的自豪。無論我在外面取得多大的成績,我的根永遠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