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建吳繪青城勝景圖

馮建吳繪青城勝景圖

馮建吳繪青城勝景圖是一幅中國名畫,創作於1983年。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款識:青城六月風光好,一路鳴蟬送入山。步步莓苔赴幽意,綠雲深處一亭閒。青城第五洞天。一九八三年夏太虞馮建吳寫於重慶。

鈐印:太虞、建吳

作者簡介

馮建吳(1910-1989),字太虞,別字游,齋名蔗境堂、小徘徊樓。四川仁壽人。早年就讀於四川美術專科學校、中華藝術大學。十九歲東下上海求學,考入吳昌碩後人創辦的昌明藝專,師從王個簃、諸樂三,成為吳昌碩的再傳弟子。二十一歲學成返回四川,組織蓉社、國光書畫社。1932年,又與同仁在成都創辦東方美術專科學校,歷任國畫系主任、副校長、校長。曾聘山水畫大師黃賓虹入川講學,給巴蜀畫風注入了一股新鮮空氣。1949年後曾任中學教師,1952年應胞弟石魯之約赴西安任《西北畫報》社美術編輯。1956年起於四川美術學校任教授,1987年退休。在十年浩劫中,被扣上反動學術權威的帽子,關過“牛棚”,還被剃了陰陽頭遊街。“文革”結束時,年近古稀,全身心投入書畫創作和變革之中。於詩、書、畫、印無不精擅,作品《海心亭》、《古銀杏》等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出版有《馮建吳畫選》、《山水畫技法基礎》等書。生前曾當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四川分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重慶國畫院副院長、成都畫院顧問、四川省政協常委等。

巴蜀地區,在明清時代幾乎沒有出現卓有成就的藝術大師。在20世紀初期,一批巴蜀有志青年為了打破四川書畫的沉悶氣氛,跋山涉水,遠下上海等地求學,馮建吳、蘇葆楨等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馮建吳的作品,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基本上是純傳統,純吳昌碩的一派作風。此後熔鑄北朝書風和漢碑、漢簡等為一體。創就了雄強、剛健、磅礴、朴茂、遒勁的藝術風格,其畫從書出,亦具有深厚的傳統功力和濃郁的個性色彩。

此馮老所作《青城勝景圖》,描繪了蜀中道教名山青城山的風光。青城山深幽涵碧,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是我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被列為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五洞天。畫中右側青瓦白牆的山門為“五洞天”門,位於朝陽洞至常道觀之間的山路上,是青城山中的一處幽靜之地。作品全從寫生中得來,故布局構圖不落俗套,以大片交織的綠樹濃蔭統蓋畫面,以深淺不同的綠色為主調,突出表現了青城山的“幽”、“靜”、“綠”,展讀畫卷,給人一種沁人心脾的爽快感覺。

馮老的筆法雄強而有魄力,畫中無論勾枝點葉,均以沉雄霸悍的筆法出之,點劃似長槍大戟,森然相向,不作描頭畫腳的小巧技倆,這是有別於一般畫家之處,自無愧於大家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