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四知

馮四知

馮四知(1911-1984),曾用名馮法震,安徽省廬江縣人。196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22 年肄業於上海大廈大學。任上海電通影片公司攝影師、《飛雁》攝影雜誌編輯。民國36年後任長春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影師,先後拍攝電影《翠崗紅旗》《鐵道游擊隊》《寶蓮燈》等,《翠崗紅旗》1951年獲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攝影獎。1956年任中國攝影學會理事。

基本信息

求學經歷

1911年出生,中國著名電影攝影家。

從小生活在一個小康家庭,一個偶然機會,使他拿起相機拍照,由此開始對攝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931年考入上海大夏大學銀行系,在課餘時間對照相由好奇而轉化為濃烈的興趣和刻苦的實踐,終於拍出了一張《藤影翩躚》的佳作,獲選參加1932年美國芝加哥國際博覽會。翌年,他的作品《黃山雪松》獲杭徽公路宣傳照片展覽頭等獎。此後,他潛心鑽研攝影技藝,不斷充實提高自己,於是,他的作品也絡繹地被各種畫報、雜誌所採用。

工作經歷

1936年他與幾位志同道合者,創辦了《飛鷹》照相雜誌。發表照相作品,並在南京舉辦了《馮四知攝影個人展》,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由於他照相技藝精湛,1940年被當時中央通訊社特聘為圖片攝影師,後又為中國電影製片廠、中華教育電影製片廠拍攝新聞片和教育片。

1948年由金山推薦,正式進入清華影業公司。拍攝的第一部故事片是《大團圓》,他精心鑽研,勇於創新,影片完成放映後,受到了同行好評,一致稱讚“在中國電影裡,還從來沒有看到這樣清晰的影片”。他對電影攝影的造詣,在這部處女作中已初見端倪。

1949年,他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後,拍攝了《大地重光》和《翠崗紅旗》,後者在攝製過程中,由於他對每個鏡頭都精心設計,刻意求工,充分顯示出具有中國風格的景色和人物造型,從而獲得捷克斯洛伐克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攝影獎,這是 中國首次問鼎國際上電影攝影獎項

1954年後,相繼拍攝了《三年》《青春的園地》《鐵道游擊隊》《鳳凰之歌》《寶蓮燈》等影片。他的攝影技藝,講究用光和構思,畫面影調豐富,頗受同行們的推重。馮四知一貫重視攝影理論,學用結合,並率先垂範。

50年代中期,即開始運用R值洗印法,對影片的密度統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並對此撰寫發表了3篇論文。

1959—1963年,馮四知任上海電影專科學校攝影系主任,從事教學工作。在教育崗位上,他運用自己多年藝術創作的經驗,自編教材,認真授課,四年中培養了幾十名學生,遍及了上海各專業電影攝製單位,這些學生成為上海各製片廠攝影的中堅力量。

1976年底起,他又投入“測光表感色性誤差”的研究。

1984年,馮四知因病去世。

獲獎作品

獲獎情況及主要作品:

《大團圓》(1948)《大地重光》(1950)

《翠崗紅旗》(1951)《三年》(1954)

《青春的園地》(1955)《鐵道游擊隊》(1956)

《鳳凰之歌》(1957,與錢渝合作)《愛廠如家》(1958)

《鋼城虎將》(1958)《寶蓮燈》(1959,與盧俊福合作)

《李善子》(1964,與羅從周、王志初合作)

《翠崗紅旗》 1951年獲得捷克斯洛伐克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攝影獎

1957年獲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創作個人一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