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學史
馬鹿的祖先最早出現在中新世期間的歐亞大陸,化石記錄在1200萬年以前。源自一種已經滅絕的被稱為愛爾蘭麋鹿(Megaloceros)的物種。從化石記錄知道,馬鹿是鹿科動物中最大的成員。早期的系統發育分析支持黇鹿和愛爾蘭麋鹿之間的具有姐妹群關係。然而,新的形態學研究證明,愛爾蘭麋鹿與馬鹿更密切相關,其現代的地理區域對應。因此,在一些出版物中是用“巨鹿”(Giant Dee)命名。
馬鹿最早在亞洲西南部(小亞細亞及高加索地區),北非和歐洲發現。在荷蘭,英國和愛爾蘭,是野外仍然存在的最大的非家養哺乳動物。柏柏里雄鹿“Barbary stag”(類似於西歐馬鹿)是非洲具有代表性的鹿科動物的唯一成員,大多集中在阿特拉斯山脈大陸的西北地區。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摩洛哥、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都是有馬鹿分布的非洲國家。
在荷蘭一個巨大的馬鹿群(約3萬隻,至2012年年底),居住在東法爾德斯普拉森(Oostvaarders Plassen)自然保護區。愛爾蘭有自己獨特的亞種。在英國,當地馬鹿生活在蘇格蘭的湖區,以及英格蘭西南部(主要是埃克斯穆爾Exmoor)。不是所有這些馬鹿都是完全純粹的血統,人們為了提高鹿茸的大小和重量,有些馬鹿由如沃納姆(Warnham)或烏邦寺(Woburn Abbey)的公園被人為釋放。愛丁堡大學研究發現,在蘇格蘭,出現了與關係密切的梅花鹿廣泛的雜交。其他幾個種群起源於狩獵被冷落或狩獵結束後,逃出馬鹿農場,或故意釋放。大量馬鹿存欄起源於分散在整個英格蘭和威爾斯的森林,山區,薩福克郡,蘭開夏郡,布雷肯比肯斯和北約克郡的養殖場,由於逃跑或故意釋放,以及許多其他更小的群體,它們在數量和範圍內都普遍增加。鹿的數量在2007年至2011年的人口普查中,馬鹿已繼續在英格蘭和威爾斯範圍擴大,在中部和東英吉利擴張最為顯著。
在非洲和歐洲南部的馬鹿的數量正在普遍下降。在紐西蘭,馬鹿連同其他鹿被馴化,引入社會進行遊戲種類。第一批到達紐西蘭的馬是1851年,是通過Petre勳爵引進到他的桑登公園,埃塞克斯送一對,到了南島。1861年後這些馬鹿被放歸到納爾遜附近,從那裡迅速傳播。第一批到達澳大利亞的馬鹿可能是阿爾伯特親王在1860年從托馬斯的溫莎大公園引進的,在維多利亞時代,在華勒比莊園遷至墨爾本西南6匹。其後進一步引進到新南威爾斯州、昆士蘭州、南澳大利亞州和西澳大利亞。如今,馬鹿在澳大利亞的分布範圍從昆士蘭州向南經新南威爾斯到維多利亞州和整個南澳洲,數量不斷增加。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新南威爾斯種群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時期,但南澳大利亞的馬鹿,現在基本上都是從農場逃出的。這對野生種群的完整性產生不利影響。
在阿根廷和智利,馬鹿已經對本地動物物種,如智利馬駝鹿(South Andean deer)造成潛在的不利影響,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已經被貼上了動物界,作為世界上100種最具侵略性的外來物種之一。
形態特徵
馬鹿是大型鹿類,體長180厘米左右,肩高110-130厘米,成年雄性體重約200千克,雌性約150千克。由於產地不同,馬鹿的形態也有一些差異,在全世界共分化為24個亞種,中國的馬鹿大約有7-9個亞種之多,大多是中國的特產亞種。雌獸比雄獸要小一些。 頭與面部較長,有眶下腺,耳大,呈圓錐形。鼻端裸露,其兩側和唇部為純褐色。額部和頭頂為深褐色,頰部為淺褐色。頸部較長,四肢也長。蹄子很大,尾巴較短。
馬鹿的角很大,只有雄獸才有,而且體重越大的個體,角也越大。雌獸僅在相應部位有隆起的嵴突。雄性的角一般分為6或8個叉,個別可達9-10叉。在基部即生出眉叉,斜向前伸,與主幹幾乎成直角;主幹較長,向後傾斜,第二叉緊靠眉叉,因為距離極短,稱為“對門叉”。並以此區別於梅花鹿和白唇鹿的角。第三叉與第二叉的間距較大,以後主幹再分出2-3叉。各分叉的基部較扁,主幹表面有密布的小突起和少數淺槽紋。
夏毛短,沒有絨毛,通體呈赤褐色;背面較深,腹面較淺,故有“赤鹿”之稱;冬毛厚密,有絨毛,毛色灰棕。臀斑較大,呈褐色、黃赭色或白色。馬鹿川西亞種,背紋黑色,臀部有大面積的黃白色斑,幾蓋整個臀部,與馬鹿其他亞種不同,故亦稱“白臀鹿”。
棲息環境
馬鹿屬於北方森林草原型動物,但由於分布範圍較大,棲息環境也極為多樣。東北馬鹿棲息于海拔不高、範圍較大的針闊混交林、林間草地或溪谷沿岸林地;四川白臀鹿則主要棲于海拔3500-5000米的高山灌叢草甸及冷杉林邊緣;而在新疆,塔里木馬鹿則棲息於羅布泊地區西部有水源的乾旱灌叢、胡楊林與疏林草地等環境中。
生活習性
馬鹿隨著不同季節和地理條件的不同而經常變換生活環境,但一般不作遠距離的水平遷徙,選擇生境的各種要素中,隱蔽條件、水源和食物的豐富度是最重要的指標。它特別喜歡灌叢、草地等環境,不僅有利於隱蔽,而且食物條件和隱蔽條件都比較好。但如果食物比較貧乏,也能在荒漠、蘆葦草地及農田等生境活動。馬鹿在白天活動,特別是黎明前後的活動更為頻繁,以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為食,種類多達數百種,也常飲礦泉水,在多鹽的低濕地上舔食,甚至還吃其中的爛泥,夏天有時也到沼澤和淺水中進行水浴。
平時常單獨或成小群活動,群體成員包括雌獸和幼仔,成年雄獸則離群獨居,或幾隻一起結伴活動。馬鹿在自然界裡的天敵有熊、豹、豺、狼、猞猁等猛獸,但由於性情機警,奔跑迅速,聽覺和嗅覺靈敏,而且體大力強,又有巨角作為武器,所以也能與捕食者進行搏鬥。
分布範圍
馬鹿在世界上分布很廣,歐洲南部和中部、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包括亞美尼亞、阿富汗、阿爾及利亞、奧地利、白俄羅斯、比利時、不丹、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加拿大、中國、克羅地亞、捷克共和國、丹麥、愛沙尼亞、法國、喬治亞、德國、匈牙利、印度、伊朗、愛爾蘭(撒丁島)、韓國、朝鮮、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摩爾多瓦、蒙古、黑山、荷蘭、挪威、巴基斯坦、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瑞典、瑞士、塔吉克斯坦、突尼西亞、土耳其、烏克蘭、英國、喬治亞、烏茲別克斯坦。
區域性滅絕:阿爾巴尼亞、以色列、約旦、黎巴嫩、墨西哥、尼泊爾、敘利亞、土庫曼斯坦。
種群重新恢復:希臘、哈薩克斯坦、摩洛哥。
引進:阿根廷、澳大利亞、智利、紐西蘭、葡萄牙。
在中國分布於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呼和浩特、寧夏賀蘭山;北京、山西忻州、甘肅臨潭、西藏、四川、青海、新疆等地。
繁殖方式
馬鹿的發情期集中在每年9-10月,此時雄獸很少採食,常用蹄子扒土,頻繁排尿,用角頂撞樹幹,將樹皮撞破或者折斷小樹,並且發出吼叫聲,初期時叫聲不高,多半在夜間,高潮時則日夜大聲吼叫。發情期間雄獸之間的爭偶格鬥也很激烈,幾乎日夜爭鬥不休,但在格鬥中,通常弱者在招架不住時並不堅持到底,而是敗退了事,強者也不追趕,只有雙方勢均力敵時,才會使一方或雙方的角被折斷,甚至造成嚴重致命的創傷。取勝的雄獸可以占有多隻雌獸,發情期一般持續2-3天,性周期為7-12天。雌獸的妊娠期為225-262天,在灌叢、高草地等隱蔽處生產,每胎通常產1仔。
初生的幼仔體毛呈黃褐色,有白色斑點,體重為10-12公斤,頭2-3天內軟弱無力,只能躺臥,很少行動。5-7天后開始跟隨雌獸活動。哺乳期為3個月,1月齡時出現反芻現象。12-14月齡時開始長出不分叉的角,到第三年分成2-3個枝叉。3-4歲時性成熟,壽命為16-18年。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 名 | |
1 | 大夏馬鹿 | Cervus elaphus bactrianus |
2 | 巴巴里馬鹿 | Cervus elaphus barbarus |
3 | 克里米亞馬鹿 | Cervus elaphus brauneri |
4 | 科西嘉馬鹿 | Cervus elaphus corsicanus |
5 | 西非馬鹿 | Cervus elaphus elaphus |
6 | 東歐馬鹿 | Cervus elaphus hippelaphus |
7 | 西班牙馬鹿 | Cervus elaphus hispanicus |
8 | 裏海馬鹿 | Cervus elaphus maral |
9 | 東歐馬鹿 | Cervus elaphus montanus |
10 | 蘇格蘭馬鹿 | Cervus elaphus scoticus |
種群現狀
馬鹿在中國尚有一定數量,在黑龍江和吉林可能有近10萬隻,但由於過量獵捕幼仔和棲息地的喪失,也逐漸產生危機,尤其是在新疆,塔里木的野生種群已經由15000隻下降到4000-5000隻;阿爾泰馬鹿由20世紀70年代的10萬隻下降到4萬隻左右;野生天山馬鹿則正以每年3000隻左右的速度銳減。如果這樣下去,野生馬鹿很快就將有絕跡於伊犁河谷的危險。
2017年10月,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發現並拍攝到4隻白色馬鹿,這在當地十分罕見,專家判斷系自然發生的基因突變 。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低危(LC)。
中國國家Ⅱ級保護動物。
經濟價值
馬鹿的鹿茸產量很高,是名貴中藥材,鹿胎、鹿鞭、鹿尾和鹿筋也是名貴的滋補品。
養殖技術
一、生活習性
馬鹿的生活習性有5大特點:(1)白天活動,母鹿3-5頭成群,公鹿平時獨居,繁殖季節也和母鹿群居在一起。(2)行動非常敏捷,嗅覺、聽覺發達,但視力相對較差。(3)善奔跑,喜跳躍,好安靜,怕驚嚇。(4)以草為食,夏秋採食禾本科植物嫩枝、芽,冬春採食各種灌木枝條、葉片。(5)適應性強,各地均可馴化飼養,零下40℃亦可正常生活。
二、生產性能
1、鹿茸 主幹長平均為60厘米左右,主幹圍度16厘米左右,叉口深12厘米左右,平均鮮茸重3.7公斤左右,乾茸重為1.3公斤左右,乾燥率平均為46%。
2、鹿角 亦是重要藥用原料。鹿角主幹長平均118厘米左右,主幹圍度16厘米左右,每校平均重3.4公斤左右。
3、肉質 馬鹿體內脂肪少,蛋白質含量高,肉質鮮嫩可口。屠宰率:公母鹿分別為54.89%、51.22%,淨肉率分別為39.02%、38.91%,骨肉比分別為1:3.19和1:3.18。
三、繁殖性能
馬鹿在人工馴養條件下壽命長達25年,繁殖年限可達15年。母鹿1.5歲性成熟,但以2.5歲體成熟時配種為宜。公鹿4-5歲時參加配種為好。
1、交配期 鹿的交配活動有明顯的季節性,常集中於8-11月份。母鹿在發情期表現不安,陰唇腫脹,陰門流出黏液,腰部拱起主動接近公鹿。公鹿先出現交配欲望,尋覓母鹿,常鳴叫,性情兇惡,騷動不安,食慾減少。
2、友情周期 為21天左右,發情持續期時間因品種、個體而異,短者18小時,長者48小時,一般在20-36小時。母鹿妊娠期為240-250天。
3、配種方式 一是每天早晨把公鹿放入母鹿群中,與母鹿交配後,將公鹿趕到另圈,再換另一公鹿再配。二是一配到底。在8-11月份,按公母鹿比1:15-18,組群配到結束,中途可換2-3頭公鹿復配。三是雜交。
四、飼養管理
1、鹿舍建造 選擇地勢平坦,陽光充足,背風向陽,高爽乾燥的地方建舍。鹿舍應由兩部分構成,一是棚舍,二是運動場,四周要建向3米的圍牆。運動場內設食器和水器,冬季舍內墊草,運動場內鋪沙。每隻鹿占地6平方米,採取舍飼或半舍飼飼養均可。
2、飼料 為降低飼養成本,可從本地飼料資源出發配製日糧。(1)公鹿:粗飼料有野草、農作物莖葉、青貯料和楊、柳、榆樹的枝葉等,豆秧和紅薯秧是很理想的粗飼料。精飼料配方:玉米50%、豆類(油渣)30%、麩皮(糠)20%、鈣20-30克、鹽30-40克。(2)母鹿:粗料種類與公鹿相同。精飼料配方:玉米30%、豆餅(油渣)20%、糠麩50%、鈣30-40克、鹽20-30克。(3)生茸期:粗飼料有苜蓿草、紅薯秧、大豆秧、青貯料等。精飼料配方:豆科子實55%、禾本科子實35%、糠麩類10%、鈣30-40克,鹽20-30克。
3、科學飼餵 飼餵要三定:一定時,每天餵3次,即早7時、午12時、晚6時。二定量,粗飼料自由採食,一般日投量12-15公斤,精飼料日餵量1-1.5公斤。三定水,必須供給清潔飲水,冬春每日2次,夏秋時每日3次,以飲足為止。
4、抓好生茸期的管理 做到三抓:一抓雜交。用不同品種馬鹿雜交,可提高產茸量25%-30%。二抓切茸。當鹿茸長到3厘米時,可縱向由茸頂端切開1.5厘米,其鹿茸產量可提高30%-40%。三是保證營養,餵給配合飼料。
5、嚴防疫病 一是無病早防。每天清掃鹿舍,清除糞尿,餵前洗刷食器和水器,勤換、曬墊草,讓鹿多運動。嚴禁飼餵霉爛變質飼料,尤其夏季要注意衛生。二是有病早治。經常觀察鹿的情況,一旦發現病情應及時治療。
6、適時出欄出售種鹿可在1-2歲出欄,及時淘汰產茸少、失去繁殖能力的鹿。
註:馬鹿全部圖冊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