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馬蓮颱風景區與牛山、稷山相連,與淄水相擁。在台上仰望四方,東南兩面層巒起伏,古柏蒼勁挺拔;西北兩面高樓聳立,鐵橋飛架,其自然美與現代美的相互交融,使人心曠神怡,浮想聯翩。這裡不僅擁有天然的優美風光,地形地貌原始,幽谷高台險峻雄奇,溝谷丘壑,古樹參天,山石裸露,波濤起伏,而且擁有豐富的物產。清明時節桃花、杏花、梨花;五·一節前後石榴花、槐花、山楂花清香悅人,絢麗多彩;金秋時節核桃、大棗、柿子果實纍纍,猶如上蒼賜予的世外桃源,陶醉著山鄉父老,吸引著四方賓客。
描述
馬蓮台位於齊陵街道齊家終村東南邊,是古代山洪沖刷而成的一處自然黃土高台。台約高20米,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
四周溝壑縱橫,群峰相抱,是一處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結合的遊覽景點。
每到5月刺槐花盛開的季節,陣陣飄來的槐香,舉目望去,溝壑上下,形成了珍珠般的銀簾;到了9月,秋意濃濃,紅紅的柿子掛滿枝頭,遍崖的酸棗像顆顆瑪瑙珍珠撒遍山野。更讓人感到驚奇的是馬蓮台上生長著一種榆樹,長出來的榆樹枝是扁的,其他地方沒有,這種奇特的樹給馬蓮台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沿著山澗小路前去,山溝內有一大片臥石,人稱石海,石頭的樣子千奇百怪。有的呈怪獸狀,有的呈烏龜形,每一塊都形神兼備,惟妙惟肖。
傳說
相傳在明朝年間,臨淄城內有個姓鐘的官吏厭惡了官場上的爾虞我詐,便棄官隱居在臨淄,過著躬耕田畝、親事農桑的田園生活,自稱稷山居士,後人稱為鍾居士。清明時節,鍾居士到馬蓮台遊玩,見這裡溝壑縱橫,槐樹成林,串串潔白的槐花散發出誘人的清香,禁不住陶醉於其中,就在這裡住了下來。傳說還有一位麻臉老嫗與他共同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善事。
1644年,隨著清兵入關,明朝敗落,京城失陷,清兵到處征伐,民不聊生。百姓們四處逃生避難,山外的的百姓攜老扶幼,四處尋找安全之處。在此關鍵時刻,人們扶老攜幼來到馬蓮台,只見一位麻臉老嫗和鍾居士佇立在高台之上,不時地揮動著雙臂,呼喚著百姓們。於是,百姓不顧一切的逃到了馬蓮台。數日後,清兵退去,硝煙散盡,化險為夷,保住了民眾的一次次平安,馬蓮台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事後人們觀看了自己的藏身之地,目瞪口呆,簡直難以相信一座小小的土台和兩間狹窄的草庵,如何能容納下幾千人?而且誰也沒見過誰,讓人不可思議。人們認為老嫗和鍾居士是觀音菩薩和文殊菩薩的化身,是和平的化身,人們的救星。事後人們為了過平安、祥和的生活,就集資在此修建了壇域佛剎,前為白衣殿,後為文昌殿,供奉文殊菩薩。從此馬蓮台方圓百里,五穀豐登,百姓安居樂業。
現存
馬蓮台現存清代石碑四塊。一塊是清朝康熙十四年元月十九日立的《馬蓮台碑》,一塊是清朝乾隆年間立的《重修碑記》,一塊是清道光十四年三月立的《外莊布施碑》,還有一塊是清朝光緒三十三年十月二十日立的《重修碑》。
如今,馬蓮台是淄博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臨淄地區的旅遊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