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繼

馬繼

馬繼孔(1914年10月-- ) 山東省肥城市孫伯鄉劉莊村人。自幼讀書,中師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馬繼孔,1914年生,山東省泰安市肥城人。青年時代曾就讀于山東大學、清華大學。1936年參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抗日政府寧陽縣長,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六支隊參謀長,濮縣縣長,濟寧市市長,中央局政策研究室秘書,豫皖蘇中央分局辦公室主任,南京市委辦公廳副主任,中共昆明市委書記,中共雲南省委書記處書記、第一副書記,中共甘肅省委書記處書記,中共江西省委書記處書記,江西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等職。

1985年6月,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離休後,他與一些老同志合作,潛心著書,先後有5本歷史專著、3本理論文集出版,共約300萬字。他把所得稿費和獎金全部捐給雲南省教育基金會,用以獎勵邊疆民族地區模範教師和資助希望國小。他是第二、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十一大代表。1986年5月,定居昆明市。1985年離職休養,2001年3月病逝於雲南昆明。

個人經歷

1936年9月

作為清華大學的進步青年,參加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積極從事抗日救亡宣傳活動。

1937年“七·七”事變後

回到家鄉肥城縣,在青年中宣傳共產黨抗日救國的主張,並於同年10月,建立了抗日游擊隊,任隊長。1938年2月2日,率游擊隊與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衛團會合。此時,在魯西北堅持抗日的范築先任命他為寧陽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同年5月,游擊隊編入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衛團,他任自衛團參謀長。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2月,自衛團編入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六支隊,任參謀長。1939年9月,復任寧陽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領導寧陽縣人民堅持抗戰。1941年2月,任魯西一專署秘書主任。1942年6月,河西縣抗日民主政府改名為長清縣抗日民主政府,兼任長清縣代理縣長。1943年2月,任魯西區濮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1944年4月,任運西專署昆張辦事處主任。在對敵鬥爭中,帶領昆張辦事處武裝,穿插於日偽盤踞的縫隙之間,恢復、重建革命政權,開闢新區,配合八路軍主力部隊進行戰略反攻。1946年1月,任冀魯豫七專署專員。3月,任濟寧市政府市長。他為濟寧市人民辛勤工作,深深地感動了全市人民,民眾自發地編了一首“十唱馬市長”來稱頌他。同年9月,成立運河支隊,他任運河支隊支隊長。

1946年秋

調中央局黨校學習。畢業後,留在中央局政策研究室工作,任專職秘書。1948年3月,隨宋任窮部南下,任新成立的豫皖蘇中央分局辦公室主任。1949年春,任中共安徽省委辦公廳主任。同年4月,南京宣告解放,任南京軍管會辦公廳主任。中共南京市委成立後,任市委辦公廳副主任。6月,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向大西南進軍,成立西南服務團雲南支隊,他任支隊政委。1950年7月,任雲南省政府秘書長。1951年5月,任中共昆明市委書記。1955年5月,任中共雲南省委第一副書記。1965年7月,任中共甘肅省委書記處書記。“文革”期間被批鬥,到工廠參加勞動。1972年,任甘肅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兼革委會主任。1977年8月,參加黨的十一大,後任中共甘肅省委書記。1978年12月,任中共江西省委書記。他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全面“撥亂反正”,被人們稱為“公道書記”。1983年4月,任江西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1985年6月,

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離休後,他與一些老同志合作,潛心著書,先後有5本歷史專著、3本理論文集出版,共約300萬字。他把所得稿費和獎金全部捐給雲南省教育基金會,用以獎勵邊疆民族地區模範教師和資助希望國小。

他是第二、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十一大代表。

1986年5月

定居昆明市。

2001年3月

病逝於昆明。

人物評價

馬老自青年時代即勤奮好學,在清華大學讀書時接受進步思想影響,抗戰開始就投身於革命。他知識淵博,酷愛讀書,喜歡研究中國歷史,注重運用辯證觀點,分析解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疑難問題。這一優良習慣幾乎伴隨了他的一生。尤其1986年離職休養後,馬老老驥伏櫪,壯心不已,仍以堅忍的毅力和豐富的學識,投入研究工作,筆耕不輟,成果纍纍。他先後與人合作、個人自撰出版的著作有《爨史》、《雲南文化史》、《雲南陸軍講武堂史》、《續資治通鑑評要》、《中華精神文明史略》、《紫苑隨筆》、《明天更美好》等7部,約320多萬字。而所得稿費及部分書資,全部捐獻或獎勵邊疆民族教師。馬老一生藏書甚豐,書是他平生最珍愛之物,但考慮到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以及家鄉貧困山區更需要知識的普及與提高,他便捨己為人,這些年已累計捐獻1000餘冊,體現了一位革命老前輩對中國教育事業,對下一代人的關懷,也體現了馬老的高風亮節和品格風範。

人物悼念

馬繼孔同志,山東肥城縣人,1914年生,2001年在昆明逝世。曾擔任西南服務團雲南支隊政委、雲南省人民政府秘書長、昆明市委書記、雲南省委書記處第一副書記、甘肅省委書記、江西省委書記、江西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等職。馬繼孔同志逝世後,其親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遵照其遺願,將所存的個人檔案資料捐贈給雲南省檔案館保存。

馬繼孔同志的子女從全國各地匯集於雲南,完成馬繼孔同志的最後囑託,將其夫婦倆的骨灰撒入金沙江畔皎坪渡口,以完成馬繼孔同志追隨紅軍長征足跡的心愿。藉此機會,省檔案館徵收整理部受局館領導之託,邀請馬繼孔子女到館參觀做客。雲南省檔案局(館)長楊汝鑒同志專門抽出時間與他們親切座談,對他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對他們主動向省檔案館捐贈檔案及對省檔案館名人檔案捐贈工作的支持給予了充分肯定和讚揚。馬繼孔子女一行十餘人饒有興致地參觀了“館藏雲南名人檔案展”,紛紛在馬繼孔同志的展板展櫃前留影,並為展覽題詞:“雲南名人檔案是在雲南工作的各界名人的真實記載,他們與雲南歷史同在,英氣長存”。隨後,參觀了徵收整理部名人檔案整理工作現場,對原先捐贈並經整理的館藏馬繼孔同志的名人檔案一一翻閱,睹物思人,他們一邊觀賞一邊表達對馬繼孔同志的緬懷之情。最後,馬雲先生代表其他子女向檔案館捐贈了一些馬繼孔同志的相關檔案資料,表示將進一步收集並充實馬繼孔同志的名人全宗,同時宣傳名人檔案徵集工作、提供有關徵集線索。值得一提的是,馬繼孔同志的子女積極支持名人檔案徵集工作,於2001年捐贈了馬繼孔同志的檔案資料,成為我館最早建立的名人全宗之一。

代表詩篇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楚圖南,曾以著名詩人龔自珍的詩句寫成條幅贈送馬老予以讚美: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1997年“九九”老人節期間,雲南省南學研究會,向馬老贈壽聯一副:

繼美三董狐史筆秉岱宗正氣,

孔昭兩司馬文章來雲嶺春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