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遺址
浙江省
馬家濱遺址V-40
簡介
馬家濱遺址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南湖鄉天帶橋村,是長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馬家濱文化的代表遺址。面積1.5萬平方米,年代距今約6000年。已發掘墓葬三十多座和房屋建築遺址一處,出土大量陶器、骨器、玉器、石器以及獸骨。墓葬的葬式盛行俯身直肢葬。陶器以夾砂紅陶為主,以筒腹腰沿釜、牛鼻式器耳、喇叭形圈足豆為特徵。馬家濱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1959年3月間,浙江杭嘉湖地區發現了幾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對於其中較重要的嘉興馬家濱遺址,由我會與杭州大學歷史系、杭州師範學院歷史系等六個單位組成的考古隊進行了發掘。地理環境馬家濱遺址位於嘉興縣城南偏西7.5公里。北及東北臨九里港,西有墳屋濱,南為馬家濱,是一個三河交叉的平原。遺址面積東西長約150,南北寬約100米。發掘坑位就在遺址的中部,計開探坑5條,,浙江杭嘉湖地區發現了兒處新石器時代遣址,對於其中較重耍的嘉興思家演遣址,由我會與杭州大學歷史系、杭州師範學院歷史系等六個單位粗成的考古隊進行了發掘。婉土層和淤土層。厚達12一80厘米。Tl及T4的葬地及TS的建築遺蹟也腸這一層。高地發現距今7000年左右的大片馬家濱文化遺址,面積近300畝。據專家初步調查,遺址年代為新石器時代馬家濱文化時期。今天,一支聯合考古隊已開展搶救性考古發掘。考古人員對現場考察發現,高地斷面上文化層十分清晰,最厚處達到2米左右,有豐富的遺物。出土陶片以雞冠壺、腰沿釜、黑皮陶為多,呈現明顯的馬家濱文化風格,其中帶短扁足的陶釜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據悉,馬家濱文化是長江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距今約六七千年,其後續為崧澤文化,後又發展為良渚文化。該遺址的發現,將填補江陰地區馬家濱文化歷史空白,對長江下游、太湖地區新石器時代古文明發展、演變的研究有重大意義,也使長江下游新石器時代古文明鏈在江陰得到完整銜接
馬家濱文化
馬家浜文化因浙江嘉興縣馬家浜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區,包括浙江吳興邱城、桐鄉羅家角、江蘇吳縣草鞋山、常州圩墩等遺址。墓葬盛行俯身葬,有些屍身頭骨用陶器覆蓋。1961年,南京博物院在江蘇省古遺址調查中在江陰護城河北岸發現一處古文化遺址。遺址面積東西長近300米,南北大部疊壓在黃淤土之下,己暴露的最寬處約30米,文化層距地表深約1米左右。遺址西部發現紅燒土塊和墓葬。出土有石斧、石錛和表面施紅色彩衣的紅砂陶鼎以及陶缽等遺物,屬於馬家浜文化。而後來在江陰石莊鄉高城墩也出土有紅陶鼎足、紅陶殘片等馬家浜文化的遺物,這些都證明了6000多年以前的江陰已經出現了最早的原始聚落。馬家浜文化時期,江陰的原始先民處在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期,這個時期,先民們開始使用磨製石器,開闢農田,種植水稻,並燒制陶器,過著以稻作農業為主,兼營家畜飼養和魚獵的經濟生活。江陰地處濱江,草木豐茂、氣候溫暖濕潤,先民大多選擇在高爽的崗地上建設旁屋,周圍有水塘、河流等水源。當時用來蓋房子主要是竹、木、草和泥巴。擋風避雨的家有了,先民門也開始定居下來。當時的先民已開始了最早的男耕女織。水稻開始在這片土地上出現。男人們不只是捕魚打獵,而是開始用經過簡單打磨後的石斧,石錛等原始農具種植水稻,而女人們除了採集核桃、杏、梅、菱角等野生植物,也開始學會利用野生葛纖維紡紗織布,做成衣裳,到後來崧澤文化的遺存江陰周莊龍爪墩遺址出土的陶紡輪就證明先民們已掌握了最原始的織布技術。而這個時期,作為農業的副業,家畜飼養業也開始出現了,先民們開始飼養豬、狗和水牛。制陶業是當時婦女從事的一項重要手工藝,她們用手制的方法,燒製成夾砂陶和泥,下面生火,用來燒煮食物。當時的陶器製作還較原始,火候較低,陶器表面大多素麵,極少裝飾。馬家浜文化時期,先民們已製造出玉,呈圓形,周邊有一缺口,用以夾在耳邊作為婦女的裝飾,稍晚又出現了玉璜。玉磺呈半環形,兩端各鑽有小孔,可繫繩掛於胸前作為飾品,可以推測,那個時候,先民們已有了一種朦朧的愛美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