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馬子玉(1955——),河北唐山人,男低音歌唱家,總政歌舞團國家一級演員。與其胞兄馬子興(河北師大音樂系教授)、馬子躍(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聲樂藝術指導)並稱“馬氏三傑”。
人物生平
他1972年參加工作,1973年入伍。受兩個從事專業聲樂的哥哥影響,他在某師戰士業餘宣傳隊一邊從事舞台美術工作,一邊苦練男低音演唱技能,期間參加了各類文藝演出。1976年,他帶著《師長有床綠軍被》、《大路歌》兩首歌曲報考總政歌舞團,得到時任主考的著名音樂家時樂濛及著名指揮家胡德風的慧眼賞識。由此,他從基層連隊一腳跨入總政歌舞團的藝術殿堂,拜師楊比得教授門下,演唱技藝初露端倪。
馬子玉的脫穎而出,有源於先天嗓音的賦予,但後天的鑽研和磨鍊,是他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他用科學的西洋發聲技法與民族濃郁韻味結合共融,擅於將中外作品化為自己的見解,融入豐富的樂感之中,由此詮釋歌曲的深厚內涵。“機入其巧,則義味騰躍而生”。1984年,馬子玉憑此“看家本領”,從合唱隊員挺進獨唱演員行列。
1987年7月2日,從南疆前線歸來的馬子玉,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作為軍旅歌唱家,他始終把部隊作為成就事業的舞台,視為兵服務為終生不倦的追求。幾十年來,他的足跡遍布戈壁邊陲、雪域哨卡。硝煙瀰漫的貓耳洞前,部隊操場、連隊飯堂、戰士宿舍,都留下了他激情澎湃的歌聲。戰士們親切地稱他“有一副老牛般的嗓子”,誇他的歌聲“有潛水艇一樣的超音波穿透力”。
多年的孜孜以求,馬子玉的演唱藝術日臻完美,形成了雄渾厚重、抒情豪放、真切委婉的演唱風格。由於男低音曲目稀少,他潛心致力於原創歌曲的移植創新,運用各種音樂的裝飾音、滑音、顫音等,結合戲劇、曲藝、民歌和說唱的韻味要素,去表現歌曲作品的不同風格。代表作品有《馬蹄敲鼓我唱歌》、《邊疆是我溫暖的家》、《勘探隊的小伙睡著了》、《老牛》、《家鄉有棵相思柳》、《中國,龍的故鄉》、《小雪花》、《老朋友》、《感動》、《飛彈與刺刀》、《騰飛的龍》、《泰山人》等原創歌曲,《三套車》、《爸爸的祝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我住長江頭》、《天下黃河十八彎》、《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呼倫貝爾大草原》等翻唱的外國歌曲和藝術歌曲,以及《不了情》、《牽手》、《月朦朧鳥朦朧》、《月亮代表我的心》、《我願意》、《好人一生平安》、《我的中國心》等流行歌曲。這些都展現著馬子玉同志紮實的演唱功底以及精湛的演唱技藝。
天籟低音
由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國寶低音炮》男低音馬子玉獨唱專輯典藏版,包括2張演唱光碟、1張13首專業伴奏。專輯中26首歌曲風格迥異,包容豐瞻,編配精美,無不凝聚藝術的睿智與創意,折射出歌唱家精益求精的良苦用心。那圓潤雄渾的音色,伴著共鳴的震撼力和豐富的音色變化,令人賞心悅目,回味無窮。不同時代、不同年齡、不同閱歷的人,都可以在他低沉、渾厚的真情歌唱中,得到審美愉悅、情感釋放和心靈慰藉。
他演唱的《馬蹄敲鼓我唱歌》、《邊疆是我溫暖的家》、《勘探隊的小伙睡著了》、《老牛》、《家鄉有棵相思柳》、《中國,龍的故鄉》、《小雪花》、《老朋友》、《感動》、《飛彈與刺刀》《騰飛的龍》、《泰山人》等歌曲,以聲帶情,渾然天成,彰顯了他豐富的藝術實踐和紮實的演唱功力。他兼收並蓄,將傳統的歷史歌曲和傳世佳作盡收其中,《三套車》、《爸爸的祝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我住長江頭》、《天下黃河十八彎》、《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呼倫貝爾大草原》等歌曲,全新的編配和處理,耗資龐大的交響伴奏形式,賦予作品以嶄新的意境。他運用男低音特有的音色,將《不了情》、《牽手》、《月朦朧鳥朦朧》、《月亮代表我的心》、《我願意》、《好人一生平安》、《我的中國心》等流行歌曲,進行全新而時尚的演繹,使作品厚重中浸透輕盈,雄渾中蘊含細膩,散發煥然一新的藝術魅力。
音樂是靈魂的語言。戰國時代的鑄劍大師,都是將自己的心靈和血肉之軀投入熔爐,才最後完成一把傳世極品。真正的音樂家也是如此。只有和著血從心中湧出來的樂音,才能最終撼人心魄。馬子玉的稀世之音,在曲折苦痛中孕育,在激情澎湃里迸發。他的情感,有如岩石里奔涌的熔漿;他的演唱,有如深深海洋里的航行。專輯中的一段感言,最能代表歌唱家的心路歷程:“當報春鳥捎來春天的訊息,心潮並未因此蕩漾漣漪,唯有一行老淚潸然落下,它代表的或許就是曾經的執著與奮鬥。”
新聞發布會上,一身戎裝的馬子玉,向空軍某部連隊官兵贈送了新專輯,表達了他對部隊繫心縈懷的熾熱情思。他說:“為兵歌唱是我的天職,也是我生命的全部。”
馬子玉還演唱了精心設計的兩首不同風格的歌曲《不了情》和《飛彈與刺刀》。馬子玉的兩位胞兄――河北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馬子興,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員馬子躍,分別助興演唱了《在那銀色的月光下》和《共和國之戀》。在歌壇男低音“馬氏三兄弟”共同演唱《接過光榮》的優美歌聲中,新聞發布會圓滿結束。
“國寶低音炮”男低音馬子玉,在繽紛的音樂世界必將亮出獨屬自己的一脈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