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刨泉

馬刨泉

馬刨泉是一處三國遺蹟,在湖北省荊門市掇刀石關帝廟背後是一道長約10里的小山崗上。山崗的東坡山腳下有一眼終年不涸的泉水即馬刨泉。

簡介

三國遺蹟“馬刨泉”不僅與掇刀石地理位置聯繫在一起,而且其歷史故事也緊密相聯。 在湖北省荊門市掇刀石關帝廟背後是一道長約10里的小山崗。山坡長滿了茂密的石榴樹,一塊突兀的巨石屹立在山崗上,這巨石便是“掇刀石”。山崗的東坡山腳下有一眼終年不涸的泉水即馬刨泉。此泉在今漳河水庫三乾渠橋東下坡處。如今仍然泉水清冽,常年不斷。公無208年(東漢建安十三年),歷史上著名的三國赤壁大戰,孫劉聯軍打敗了曹操的八十三萬大軍。劉備趁機奪取湘、鄂,荊州治所由襄陽遷到江陵。為了實現諸葛亮預言的“三分天下之勢”,劉備於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統兵向西蜀擴展,留大將關羽據守荊襄一帶,屯兵於掇刀。 關羽當了留守主帥後,十分盡職盡責,不敢有絲毫懈怠。關羽在掇刀石的這段日子是敬業的,也是忙碌的,時而馳馬荊州,時而奔赴樊城前線,既擔心東吳襲取荊州,又欲圖攻打襄樊收復失地。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為了配合劉備攻打四川的戰略需要,關羽便提兵攻打襄樊。他水淹七軍奪得了襄陽,便想一鼓作氣攻取樊城。不想在攻打樊城的戰役中被敵軍射中右臂。眾將勸他暫回荊州調理,關羽不肯,令大軍嚴陣對待樊城。自己則悄悄回到掇刀石大本營療傷。因丁太醫不擅外科,便 晝夜請好友華佗到掇刀石大營為關羽刮骨療毒。在養箭傷期間,忽聞東吳呂蒙病危,孫權派陸遜為將。關羽十分高興,東吳沒了呂蒙,陸遜這毛頭小子不足為慮,便放鬆了對東吳的警惕,抽調荊州大部兵馬進攻樊城。關羽則在荊州、樊城之間往返奔波。一日從荊州又返樊城前線,到掇刀石大營已是夜半時分,人困馬乏,也來不及進大營休息,他便將赤兔馬放去韁繩,自己坐地歇息。赤兔馬奔波時久,又困又渴,欲尋清水飲用。苦於久旱無雨,清水難尋。赤兔本是名馬,它飲水的要求也很高,一般的水它是不飲用的。它便在長坂坡前到處轉悠。一勾新月高掛天空,夜色中赤兔馬怎么也找不到適合自己飲用的清水,禁不住仰天長嘯,似發泄心中的不滿,又似在向人求助。只見赤兔馬舉蹄在地面猛刨了幾下,蹄下便湧出一股清澈的水。轉眼間清水滿坑,赤兔美美地暢飲了一頓。關羽等眾人見此情景,也來到坑邊輪番暢飲,但清水仍然不斷向外汩汩流淌。他欣喜地說:“馬刨‘泉’!馬刨‘泉’!”。從此,千百年來,人們暢飲清冽的泉水,談論著當年赤兔馬刨出清泉的故事。有詩讚曰:“赤兔騰空關坡前,口乾舌燥喉生煙,一聲長嘯龍王至,剎時蹄下涌清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