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腦泉

馬腦泉的來歷,還有一個饒有興味的神話傳說呢。 馬腦泉原有三口井,後合為二池。 “蒙洱茶葉馬腦水”,被譽為湖南雙絕。

【介紹】

馬腦泉,在湖南省新化縣西北奉家山下,距縣城約55公里。這 馬腦泉的來歷,還有一個饒有興味的神話傳說呢。相傳,唐元和十四年(819)高僧寰 中(亦名性空)來此,喜歡這裡風景靈秀,便住了下來。後來。因為附近沒有水源,他準備遷往別處。一夜忽然夢見神人告訴他說:“南嶽有一童子泉,當遣白龍馬將其搬到這裡來。”第二天,他果然看見白龍馬跑(刨)地作地穴,清澈的泉水隨即湧出,故名為 馬腦泉。張以寧在題泉聯中,亦給 馬腦泉蒙上一層宗教與神密的色彩。
原來,這 馬腦泉是從奉家山後斷層陡壁砂岩、石英砂中滲出,據測定流量為43.2--86.4立方米/日。泉水晶瑩甘冽,居湖南諸泉之首,和龍井泉一起並譽為“天下第三泉”。
馬腦泉原有三口井,後合為二池。在主池泉邊石龕內的石床上,寰中正在頭枕右手小臂人側身臥睡,神態安靜慈善,那種靜里乾坤不知春的超然境界,頗如一副聯語所云:
夢熟五更天幾許鐘聲敲不破
神遊三寶地半空雲影去無蹤
蒙洱茶葉馬腦水”,被譽為湖南雙絕。古往今來,凡是來新化紫鵲界遊歷的人們,無不以能身臨其境品嘗一下以 馬腦甘泉之水沖泡的蒙洱月芽之茶為快事。歷代的詩人們留下了許多讚美 馬腦泉水的詩篇。如蘇東坡有:“道人不惜階前水,借天與匏尊自在償。”清代詩人黃景仁(1749--1783)在《 馬腦泉》一詩中有云:“問水何方來?南嶽幾千里。龍象一帖然,天人共歡喜。”詩人是根據傳說,說 馬腦泉水是從南嶽衡山由仙童化虎搬運而來,天上人間都為之歡呼讚嘆。亦讚揚高僧開山引泉,造福蒼生功德。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飛速發展,旅遊業的方興未艾,也推動了湖南茶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湖南建起了頗具規模的茶葉博物館,藉以弘揚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茶文化優秀遺產,普及茶葉科學知識,促進中外茶文化的交流。如今,在紫鵲界風景區的錫溪、雙林、 馬腦泉、奉家等處均恢復或新建了一批茶室,中外茶客慕名而至,常常座無虛席。湖南各地的不少品茗愛好者,往往於每日清晨乘車或騎腳踏車到 馬腦泉裝取泉水,用以沖茶待客,或自飲品嘗,以取陶然之樂。鑒於品泉者日益增多,當地政府曾經呼籲,應適當節制每日取水量,以保護古泉的自然水量及其久享盛名的清爽甘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