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殷麥曼

馬克·殷麥曼

德國飛行員馬克·殷麥曼中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擊落敵機15架,因作戰地點多在法國的里爾市上空而得名“里爾之鷹”。但真正讓他聞名於世的不是這15架的空戰紀錄――使他名垂空戰史冊的是他創造了著名的“向上躍升接滾轉改平”機動動作,史稱“殷麥曼轉彎”,從而開闢了空戰戰術的新領域,使空戰真正成為一種全方位機動作戰。直到當代,這個動作還在格鬥訓練和特技表演中使用,名為“半斤斗翻轉”或“上升倒轉”。

基本信息

簡介

1890年9月21日,殷麥曼出生在德國東部的德勒斯登,德國飛行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擊落敵機15架,因作戰地點多在法國的里爾市上空而得名“里爾之鷹”。最早的空戰戰術專家之一“殷麥曼轉彎”戰術首創者世界最早的雙機編隊戰術創造者之一。

簡歷

年輕時,他就非常喜歡冒險,羨慕軍人的生活。後來,他進入薩克森士官學校就讀,並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畢業。畢業後,殷麥曼被分到鐵道兵團中當見習軍官。為了學習技術,他放棄了當軍官的機會,轉而進入高等技術學校學習機器製造。繼而,他又迷上了飛行,學會了飛行駕駛技術。1914年8月底,德國大舉開進法國北部,並逼近巴黎,推進至巴黎以東的馬恩河一線。同時,派飛艇轟炸巴黎,揭開了首“襲”巴黎轟炸作戰的序幕。

1915年8月1日,他終於取得了第一個戰果。至1915年底,他已打下了7架敵機,成為德軍首批王牌飛行員。

1916年6月15日,殷麥曼擊落飛機已達15架。隊友們都為他的勝利而高興,不少人經常向他請教“殷麥曼動作”的飛行要領,其他德國飛行員的飛行技術也在不斷提高。

6月18日早晨,殷麥曼又滿懷信心地和隊友出征了。這幾天,他未出戰,因此跨入機艙時都難以抑制自己的興奮之情。

不一會兒,1架英國飛行員駕機出現在他的視線中,飛行員的面目清晰可見。殷麥曼一推操縱桿,朝下猛衝,企圖接近一點再射擊。也許是由於他過於冷靜和專注的,或者是自信過度,他沒有注意觀察周圍的空域,一心想接近那架英機。

就在這個時候,1架躲藏在雲層中的英機小心翼翼地向殷麥曼接近,那個飛行員正向瞄準。正當殷麥曼準備射擊時,他感到機艙被上方的一串串子彈擊中,自己頭部一陣劇痛,鮮血流進上身的衣服里。他咬咬牙,還想實施射擊,可手怎么也不聽使喚,飛機也失去了控制,搖晃著向地面墜去――他創造了“偷襲俯衝攻擊戰術”卻被對手用同樣的方法擊落了!

成就

他聞名於世的不是這15架的空戰紀錄――使他名垂空戰史冊的是他創造了著名的“向上躍升接滾轉改平”機動動作,史稱“殷麥曼轉彎”,從而開闢了空戰戰術的新領域,使空戰真正成為一種全方位機動作戰。直到當代,這個動作還在格鬥訓練和特技表演中使用,名為“半斤斗翻轉”或“上升倒轉”。

首“襲”巴黎

1914年8月底,德國大舉開進法國北部,並逼近巴黎,推進至巴黎以東的馬恩河一線。同時,派飛艇轟炸巴黎,揭開了這次大戰轟炸作戰的序幕。

此時,交戰雙方的飛機主要執行戰場偵察,尚未展開大規模空中交戰。殷麥曼多次駕機外出偵察,任務都完成得非常出色。在藍天中任意飛翔,將廣闊的戰場景觀盡收眼底的滋味令他舒暢、愜意,油然而生幾分戰場主宰者的感覺。可是,他很快感到了厭倦――每日飛行,無非是在戰場上空轉上幾圈,除了遇上敵人的偵察機相互橫眉豎目瞪上幾眼,基本上再沒有什麼能令他緊張、亢奮的事情,一切都單調平淡,沒有什麼刺激性。

這天,馬克·殷麥曼毅然來到個驚人之舉。他駕駛一架“特奧伯”單翼機穿過戰線直飛巴黎。在巴黎上空,他壓低機頭,降低高度,低空轉開了圈子,看準一處人群密集的地方,操起機艙里放著的一堆鼓鼓囊囊的布袋一個接一個地扔了下去。地上的人群嚇得四下散開,奪路奔逃。布袋啪啪地掉地在上,卻沒有爆炸。膽大的人揀來布袋打開一看,原來裡面裝的都是沙子!

看著地面的人慌慌張張逃散,殷麥曼咧開嘴露出一臉壞笑。他接著又把一捆印有勒令巴黎當局向德軍投降的傳單扔了下去。傳單像雪片一樣紛紛揚揚向地面飄去,殷麥曼得意地搖搖翅膀,揚長而去。從現有史料記載看,殷麥曼這次行動至少可以算作是世界名城巴黎最早遇到的飛機“空襲”之一,而且還是空戰歷史上最早的“傳單轟炸”戰例之一。

“殷麥曼轉彎”誕生

隨著雙方空中活動日漸增多,雙方終於無法再心平氣和地看著對方也在同一個空間裡悠然自得地行動。而法國飛行員加羅斯在空戰中取得的成績更是令德國飛行員不安。空中的小打小鬧開始變成大規模的殘酷廝殺。

殷麥曼淤積在心頭的格鬥欲望終於找到了發泄的機會。他開始駕駛"福克"單翼飛機,頻頻尋找戰機,企盼著早日體會到擊落敵機的歡樂。此時空戰對誰來說都是陌生的,大家都不知道在空中應該怎么做才能最安全、最簡便、最省事地致敵於死命而自己又能安然無恙。

殷麥曼很快顯示出與眾不同的品質。他頭腦冷靜、清醒,極注意總結戰鬥經驗,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戰術,創造了“偷襲俯衝攻擊戰術”――他受到地面偷襲戰術啟發,構想在空中先打一大朵雲躲藏在裡面,埋伏起來。等敵機從一旁通過再突然殺出雲層,像老鷹抓小雞一樣撲去,從敵尾部發起攻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1915年8月1日,他終於取得了第一個戰果。那天,殷麥曼事先躲在杜埃機場上空的雲層里遊動,2架英軍飛機正好飛來想轟炸機場。他們見四周空空蕩蕩,便放心大膽地向機場逼近。殷麥曼看著英機靠近,一推操縱桿,突然從英機頭上殺出。他手中的機槍猛烈開火,英機還沒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一架便頭朝下摔向地面。另一架掉轉方向加速回竄,殷麥曼恢復了高度尾追上去,又發射出一串子彈,可惜未能命中。殷麥曼欣喜異常,勁頭倍增。可是,他的敵人並不是傻瓜,很快找到了對付他的辦法。殷麥曼開始發現,每當他尾追攻擊敵機時,自己的尾巴也常常被別的敵機咬住,尤其是他俯衝下去後高度掉得很低,處境非常被動。由於有後顧之憂,他不得不有所收斂,遲遲沒有新的戰果。他冥思苦想,琢磨新的戰術。

空戰的特別這處在於高度優勢非常重要,誰有高度誰就主動。俯衝攻擊實際上就是對位勢的利用。但是戰鬥中的位置不是一成不變的。俯衝攻擊一旦完成,高度優勢也就喪失殆盡,主動變成了被動。如何在完成一次攻擊後迅速脫離被動重新獲取高度優勢,就成為許多飛行員經常考慮的問題。

在當時的空戰中,飛行員通常是左右盤旋作水平機動,再過渡到向上躍升,占據高度。殷麥曼發現這樣做非常呆板,他認為飛機有潛力做到更靈活、更機敏。

幾經思考,他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1915年秋一個天高雲淡的日子,在法國北部德占區的一個機場上空,一架單翼戰鬥機翩然翱翔,機場上一大群德國官兵引頸眺望。只見這架飛機平飛一陣後改為向下俯衝,速度加快,好似在做攻擊動作。飛機越來越快,高度也越來越低。突然,飛機抬起機頭,大角度向上躍升,它越爬越高,改成垂直狀態繼續向上沖,接著變成了向後上方斜向飛行,機腹朝上成了倒飛狀態。地上的人正看得目瞪口呆,飛機又來了個驚險動作,只見它以機身為軸心,做了個橫滾,一下子恢復到正飛狀態,同時變成水平航線,向剛才飛來的方向飛去。這時的飛機位置比剛才已整整高出一大截。

一個全新的空戰戰術動作誕生了。它的創造者就是駕駛這架飛機的殷麥曼。

這種動作與以往的機動動作的區別是:它是向上機動而不是左右機動。它的實踐價值在於:在擺脫尾追敵機的同時,重新獲取了高度並抄到敵人尾後,可以反過來對敵實施攻擊。這是一種守中寓攻、由守轉攻、化被動為主動的極佳方法,攻―守―攻3個環節緊密相聯。

德國空軍馬上將這種動作命名為“殷麥曼轉彎”,下令在各空軍中推廣。

榮譽

在殷麥曼殫精竭慮改進空戰戰術的同時,德國空軍根據繳獲的法國王牌飛行員加羅斯的座機武器系統推出了新型“福克”戰鬥機,殷麥曼有幸成為其最早使用者。他如虎添翼,攻擊力陡增,再度奏凱。至1915年底,他已打下了7架敵機,成為德軍首批王牌飛行員。

隊友奧斯瓦爾多·波爾克也表現超群,他們兩人默契配合,共同努力,制定了一套用手勢、飛行姿態來傳遞信息的空中聯絡方法,解決了通訊問題。同時潛心研究雙機編隊的位置關係,確定了一架飛機必須在另一架飛機的視界盲區中飛行的原則,以為對方提供掩護。在空戰中,他們一反過去各自為戰的做法,實施一架主攻、一架掩護的新戰術。世界最早的雙機編隊戰術由此誕生!兩位偉大的戰術專家並肩戰鬥、互取短長、相輔相成,共同推進著空戰戰術的進步。1916年1月16日,兩人同時獲得"勇士十字"勳章,這是這種為獎勵勇敢者而設立的勳章頭一次授予飛行員。

緊接著,他們雙雙投入了緊張激烈的凡爾登之役。2月21日至6月18日,德軍地面部隊對法國重鎮凡爾登發起猛攻,德國空軍集中了160多架飛機,進行空中掩護和支援。殷麥曼在此期間,共擊落8架協約國飛機。

3月份的一天,殷麥曼的雄鷹又升空了,這次他和其他2位飛行員的任務是空中巡邏、偵察。當3架飛機巡邏至法國前線時,6架法機前來迎擊。殷麥曼和另外1架英勇迎敵,首先向對方開了火。法機的隊形被打亂了,殷麥曼立即拉起飛機,垂直上升,然後占據了高位,對準1架法機開了火,擊中飛行員,飛機當即墜落。

改為平飛後,殷麥看到1架法機正向他撲來,看來法國飛行員要與他進行決鬥了。於是2架飛機你來我往,忽左忽右,忽上忽下,誰也占不了上風。殷麥曼想,這樣打下去,對自己一方不利,其他2架友機不知是死是活,他得去援助。想到這裡,殷麥曼胡亂射出了一串子彈。那架法機不知是計,立即規避,趁此機會,殷麥曼馬上實施自己創造的“殷麥曼動作”,占據高位後俯衝射擊,那架本想與殷麥曼決鬥一番的法國飛行員永遠失去了決鬥的機會。

殷麥曼擊落2架飛機後,立即去尋找友機,但不見蹤影,搜尋一陣後,仍無任何發現,於是掉頭飛了回去。在這次空中相遇中,德機被打傷1架,迫降在德軍陣地內。另1架飛機則被擊中爆炸了。

在激烈的戰鬥中,殷麥曼繼續不斷改進和完善空戰戰術,作戰本領愈顯純熟老道。他還掌握了背著陽光攻擊敵機的技巧。因為他發現每架飛機由於尾翼、機翼的遮蔽都會存在幾個觀察盲點,飛行員難以觀察到左右,尤其是尾後的全部情況。因此他總是儘可能地鑽入敵觀察死角向敵機靠近,然後令敵猝不及防地發起攻擊。

4月18日,殷麥曼晉升中尉。

影響

殷麥曼死後,德國第162轟炸航空隊決定以殷麥曼的名字命名,以示紀念並在二戰中創造了非常突出的戰績。二戰後,德國空軍的第2俯衝轟炸機聯隊也以殷麥曼的名字命名,足見其在德國空軍中的影響。

評價

一位英國空戰史專家指出:“空戰史上的真正作戰是從德國飛行員波爾克和他的偉大競爭者馬克·殷麥曼中尉開始的”。德國飛行員馬克·殷麥曼中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擊落敵機15架,因作戰地點多在法國的里爾市上空而得名“里爾之鷹”。

相關人物

他的隊友奧斯瓦爾多·波爾克也表現超群,名聲鵲起。波爾克是一個極富創造性的人,頭腦聰慧,戰術品質極佳。他發現“騎士”式的單機格鬥效果不好,戰鬥中沒有掩護和策應,既不利於攻擊敵人,也不利於保護自己,因而提出改孤軍奮戰式的空戰為集團化、協同化的空戰,把飛機合理編組,聯合作戰,在戰鬥中相互掩護、相互協同,形成整體威力克敵致勝。他選擇殷麥曼作為自己的搭檔,試驗雙機編隊空戰。

他們兩人默契配合,共同努力,制定了一套用手勢、飛行姿態來傳遞信息的空中聯絡方法,解決了通訊問題。同時潛心研究雙機編隊的位置關係,確定了一架飛機必須在另一架飛機的視界盲區中飛行的原則,以為對方提供掩護。在空戰中,他們一反過去各自為戰的做法,實施一架主攻、一架掩護的新戰術。世界最早的雙機編隊戰術由此誕生!兩位偉大的戰術專家並肩戰鬥、互取短長、相輔相成,共同推進著空戰戰術的進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