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粵語片研究會

香港粵語片研究會

為了向年輕一代推廣及增強他們對粵語片的認識與關懷,以助他們對本土歷史的理解及本土身份的確立,香港粵語片研究會成立了。

概述

香港粵語片研究會成立的海報香港粵語片研究會成立的海報

香港粵語片研究會於2011年8月12日正式成立。目前研究會有7位發起人(舒琪、曾肇弘等),17名榮譽會員。研究會的目的:“懷著崇敬與親切,追尋昔日光影;抱著好奇與渴望,發現過去珍藏。”

願景

一、重新認識粵語片的真正面貌、評估它在香港電影歷史,以至世界電影發展史上的成就與重要性;

二、糾正一般本地傳媒對粵語片的偏見,重新確立粵語片作為香港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遺產與資產的觀念;

三、向年輕一代推廣及增強他們對粵語片的認識與關懷,以助他們對本土歷史的理解及本土身份的確立;

四、重新編纂一本更有系統和更完整的香港粵語片史,哪怕只是從局部時期開始,然後再慢慢擴展成為一部全史。

創會

2011年8月12日,影星馮寶寶在香港出席《香港粵語片研究會創會典禮》2011年8月12日,影星馮寶寶在香港出席《香港粵語片研究會創會典禮》

背景

由於“香港粵語片產量浩瀚,難免良莠不齊,但在被保存下來的作品中,仍有著相當大量的佳作、傑作,有待發掘、發現的,更未可估計。這批粵語片,不論優劣,都是認識和研究香港歷史與社會發展最重要和最具體的材料”,而“一般民間對粵語片仍殘存著頗大程度的誤解,甚至無知”,香港粵語片研究會於2011年8月12日正式成立。目前研究會有7位發起人,17名榮譽會員。

正式創會

2011年8月12日,經過兩個多月的商討和籌備,香港粵語片研究會在香港兆基創意書院舉辦創會典禮,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活躍在粵語片中的影星馮寶寶、阮兆輝到場祝賀。

目的

研究會的目的:“懷著崇敬與親切,追尋昔日光影;抱著好奇與渴望,發現過去珍藏。”

研究會當天開展了座談會,一本名為《我為人人:中聯的時代印記》的書籍也已出版。

任務

“向年輕一代推廣及增強他們對粵語片的認識與關懷,以助他們對本土歷史的理解及本土身份的確立”。

有關粵語片

簡單地概括粵語片就是“香港(上世紀)40年代到70年代的影片。”根據研究會更詳細的定義,是“從二次大戰後開始,迄1972年在香港生產、以廣東話發音為主的電影,”與很多人從字面上理解的“粵語片”區別頗大。當時有代表性的影星很多,吳楚帆、張瑛、蕭芳芳、陳寶珠、沈殿霞、于素秋均是響噹噹的名字,影評人列孚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提到,他最喜歡的導演有楚原、秦劍,明星有吳楚帆、白燕。至於其代表作,吳楚帆、張瑛合作過的《黛綠年華》、《美人春夢》、蕭芳芳《冬戀》、《窗》、《飛女正傳》,陳寶珠《七彩胡不歸》、《黑玫瑰》、《莫負青春》。粵語片以作品數量眾多、風格迥異著稱,資料稱1947年至1973年間,香港粵語電影竟超過了3500部,也就是說,平均每年的產量都超過150部!實在無法一一列舉。2010年電影《李小龍我的兄弟》里曾提到不少粵語片舊事:由新人飾演的吳楚帆、梁醒波、曹達華、石堅、馮峰、梅綺、于素秋等熟悉的面孔悉數登場,還把《金門女》、《細路祥》、《雷雨》、《龍鳳雙劍俠》等片的經典場景還原上了大銀幕。粵語片當時圖快,除了“七日鮮”,還有“雲吞麵導演”———導演喊一聲Camera,自己去吃雲吞麵,回來正好Cut,連這個橋段在電影中也有呈現。

意義

列孚:粵語片創造一種文化凝聚力

列孚不僅是影評人,也是香港電影的研究者。在他看來,粵語片最珍貴的品質就是“保護了中國的多元文化,特別是嶺南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因為在所有的文化娛樂方式中,只有電影是‘重工業’,通過電影,嶺南文化才得以有更深厚的影響,並且在海外華人的地區,創造一種文化的凝聚力。”粵語片的保護,不僅對香港電影研究,也對普通觀眾有“重要、獨特的作用”,“粵語片的生活化和生動,突出了在香港這個特定的環境下的民生和生活,”這一點就算放到當下,也可為國語電影的創作提供參考。

舒琪:是粵語片教懂我們做人

“沒有了粵語片,地球不會停轉,但這城市將消失掉她的一些光彩與元氣,走向黯淡和衰頹的步伐也會更快一點。”已經55歲的電影工作者舒琪最初對電影產生興趣,就是因為小時候家裡電視上播放的一些粵語片,他也是研究會成立的發起人之一。早在08年,他就發表了專欄文章《消失中》,並在其中提到,沒有粵語片,“對很多人來說,生活仍會如常地進行,生命依然遞進,但往後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將會欠缺了一個認識他們‘生於斯、長於斯’的城市的最生動、具體和富趣味性的方法。”
“打一個譬喻:你可以想像沒有了小津安二郎溝口健二成瀨巳喜男黑澤明的(未來的)日本電影會是什麼樣子嗎?沒有了‘片廠時代’的好萊塢電影的發展會是怎樣?”舒琪認為,粵語片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教懂我們做人,讓我們明辨黑白、是非。蔡浩泉在《自說自畫》的一篇短文里說得最好。有一個晚上他下班回家扭開電視機,看到螢光屏里的吳楚帆與張活游,始突悟自己(及其一代人)的不少價值觀念、處世原則,原來都是從小到大看粵語片潛移默化、受它們的循循善誘得來的。”
曾肇弘:回顧粵語片之路是文化承傳之道

曾肇弘也是七位發起人之一。正如前文提到的,當時的不少電影人為求賺快錢,“七日鮮”、“雲吞麵導演”,粗製濫造常常被人詬病。雖然其間先後有過三次“電影清潔運動”,但粵語片長期以來的陋習無法在短期內得以改變,外加上邵氏、電懋的片廠制度日漸成熟,國語片的製作規模越來越大,質量又遠超過粵語片,後者產量不斷萎縮,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甚至一度陷入停產狀態。直到1973年,楚原重拍《七十二家房客》刷新票房紀錄,之後許冠文的《鬼馬雙星》、《天才與白痴》、《半斤八兩》等喜劇大受歡迎,粵語片才全面復甦。
“回顧粵語片走過的路不是為了懷舊,而是要說明歷史不斷重演,應該從中汲取教訓和經驗,才是文化承傳之道”,曾肇弘在《粵語電影曲折歷程》的文章中這么寫道,寫文的當時正值廣州去年“撐粵語”的時候,對比現在內地電影市場的發展狀況,粵語片的曲折歷程一樣有警示意義。

評論

粵語片最珍貴的品質就是“保護了中國的多元文化,特別是嶺南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列孚
沒有粵語片,“對很多人來說,生活仍會如常地進行,生命依然遞進,但往後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將會欠缺了一個認識他們‘生於斯、長於斯’的城市的最生動、具體和富趣味性的方法。” ———舒琪
“回顧粵語片走過的路不是為了懷舊,而是要說明歷史不斷重演,應該從中汲取教訓和經驗,才是文化承傳之道”。 ———曾肇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