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繼赴港搶金、買奶粉後,人壽保單成為內地居民去香港的新寵,數據顯示,內地居民赴港買保險熱情持續攀升。
香港保險業監理處公布的首季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顯示,今年一季度向內地訪客所發出的保單,其新造保單保費總計28億元,占首季個人業務的總新造保單保費(225億元)的12.5%,而此前的數據僅為7.5%、9%。
不僅如此,新單保費的同比增幅超50%。保費低、保障廣成為不少內地居民前往香港購買保險的理由。
不過有外資險企表示,不同市場的保險產品是根據當地市場特點和客戶需求所設計的,條款不同,貨幣單位也不同,兩者不能簡單、直接地比較費率和價格。
記者比較發現,相同類型的保險產品,香港比內地便宜近60%,且不包括每年較高收益的分紅。不過專業人士提醒,內地居民仍然要提防港元匯率風險以及在今後理賠時可能產生的問題。
定期壽險
內地費用高出六成
保險細則
記者請在香港的某外資保險代理人、內地的某外資保險公司代理人以及第三方理財公司顧問分別制定了以25歲的陳小姐為投保人的保險計畫書。
以香港某款外資保險的定期壽險產品為例,25周歲的陳小姐投保100萬港元(約合人民幣80萬元)的定期壽險,保障期限20年,每年需繳納保費1167港元(約合人民幣940元),繳費期20年。這也就意味著,陳小姐在這20年內共繳納保費18672元,保額為80萬元。
但記者發現,同一公司的定期壽險在內地只能以附加險的形式購買,而且保費是香港的兩倍。記者在保單計畫書上看到,陳小姐首先需要購買一份終身壽險作為主險,保10萬元的終身壽險需要年交保費1600多元,交到60歲,附加80萬元的定期壽險則需要年交保費1840元。由此計算,到其年滿60歲,光定期壽險一項陳小姐需交保費6萬多元。代理人表示,若陳小姐在香港投保想續保到60歲,則從45歲起每年交費2415港元,即同樣保障到60歲,陳小姐在香港的保單總計需要花費人民幣約47652元,主險的費用比內地附加險的費用便宜35%。
記者找到某中資保險公司的定期壽險費率表,發現若陳小姐單獨投保80萬元保額,年交保費1600元,投保20年,則總計繳保費32000元,保障期限20年,費用比香港的定期壽險高六成。
重疾險
內地保費約高七成
在重疾險方面,記者發現同樣的保額內地的保費要高七成,而在保障的範圍上,同一家公司的重疾險保單香港保障的疾病種類為56種,內地的為40種。
專業人士表示,保監會規定的25種重大疾病是兩地均會承保的險種,而有部分險種香港不承保,而有些則在內地得不到承保。
根據保障計畫,陳小姐若在香港投保50萬港元重疾險,保障到100歲,每年保費9685港元,交費20年,保障內容包括保單列明的56種重大疾病,還包括非嚴重疾病的10萬港元輕症賠付。那就意味著陳小姐20年期間共交費約人民幣154960元。
若在內地投保相同公司的40萬元的重疾險產品,保到88周歲,陳小姐需年繳保費13840元,20年共交保費約為28萬元,保費比香港的產品高78%。代理人介紹,在保障內容方面,內地的這款重疾險產品也有輕症的賠付8萬元,保障40種重大疾病。
選擇靈活
費率不同的原因:香港公司選擇多更靈活
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保險公司設定的保險費率跟各國和地區不同的死亡率、得重大疾病的機率以及壽險利率有關。
“在管理費用方面,由於投保率低、行銷成本過高,加上道德風險等原因,導致內地保險公司成本比香港更高。”險企精算人士指出,“保監會限定利率上限為2.5%,各家險企均是在2.5%利率的天花板之下設定費率,相比香港保險公司的投資產品品種繁多,內地的費率自然相對更高。”
香港立法會保險界議員陳健波對媒體表示,內地人之所以對在香港買保險感興趣,是因為香港的保險公司有國際背景,提供多種保險,投資選擇遠遠多於內地,條款也比較靈活。相比之下,內地銷售的保險則管控嚴格,顧客幾乎沒有多少選擇。
而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產品結構單一,不能有效滿足社會多層次、個性化的需求”是內地保險業與香港等地保險業存在差距的原因之一。
廣東保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我國當前的法規,內地居民赴港期間向香港保險公司購買保險是合法的;但在內地投保或在內地填寫投保書、繳納保費,再由推銷人員將投保單、保費攜帶到香港的保險公司簽發保單的行為則是違法的。如確實發生無法理賠的狀況,由於內地法律對香港保險公司沒有約束力,投保人只能依照香港的法律制度請求司法援助。
業內提醒
有外資險企專業人士提醒,內地居民在境外購買保險需要關注以下風險:
1.香港地區保單購買與結算採用港元,因此內地客戶在購買時要關注匯率風險;
2.非內地地區設計的保險產品在保障範圍方面不一定切合內地客戶及其家庭的需求,香港地區核保和理賠要求也與內地不同。比如有些醫療計畫並不包括內地。
3.香港地區出售的保單受香港特區法律管轄,一旦出現糾紛,相關處理均須在香港進行,內地客戶要充分考慮因此可能產生的額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