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循聲看去,在稻菽搖曳風車悠轉的北國原野,只見一中年女子挑著一擔炊食,一頭擱著豆丸、泗粉及碗、匙、筷等炊具,一頭盛著一鍋熱火朝天的鮮湯,邊走邊叫賣。正在田間地頭繁忙的男女老少聞聲圍攏過去,你一碗、我一勺品味著,空氣中氤氳著一股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這便是莆仙鼎鼎有名的莆田小吃——“豆丸、泗粉”。
唐代,興化灣東甲海提初成,擋住滔滔海浪,始有莆田南北洋之雛形。墾殖的灘涂地鹽份多,普通農作物不易種活,唯有豆類耐鹼,興化大地多有播種。莆仙先民對黃豆情有獨鍾,將其加工成各類美食,由豆腐雜以蝦米、肉餡、小蔥、炒花生仁加工演化而成的豆丸便是其中一種。唐玄宗時,江東才女江采萍被選入宮,深受皇上溺愛,封為“梅妃”。她嘗遍宮廷千般百味美食佳肴後,愈加懷念家鄉方味小吃“豆丸”,其兄江采芹便遣人往長安進貢莆仙小吃“豆丸”,皇上嘗後拍案叫絕。故而,在黃石江東、東花一帶,豆丸尊稱“貢丸”。
泗粉原系皇宮小吃,相似黃土高原涼麵。唐明皇嘗興化豆丸後,感其鮮嫩味美,龍顏大悅,便將宮中小點泗粉賜予梅妃父母,以示關愛。並令沿途驛站日行八百里馬不停蹄送至港東村(後稱“江東”)。采萍父母將其分發給眾鄉鄰共享,一同感受浩蕩皇恩。因莆仙盛產豆類,澱粉甚多,各家各戶必備,邑人量體裁衣,將製造泗粉的原料加以改良,烹飪時再佐以家鄉海鮮,便成昔日莆仙五大名小吃之一,稱泗粉或索粉。黃、涵一帶,尤其是梅妃故里,人們稱泗粉為“賜粉”,寓皇上恩賜之意。而製造泗份的主料——澱粉,自明代“番薯”(地瓜)由東方傳教士傳入我國後,莆田多有栽培,所產澱粉甚多,因而,製造泗粉的原料漸被“地瓜粉”替代至今。
據梅妃故里江東村年逾八旬的名廚陳金輝老先生引見:豆丸、賜粉的烹調辦法分素、葷兩種。素食傳統做法是:在清湯里放八椒數枚、老薑幾片及些許醬油和油炸豆腐若干,用以調味。待湯滾開後,投入豆丸、賜粉,煮熟後參加莆田本地花生油及香椿製造的“香椿油”等調料,即可食用,稱為“素賜粉”,終年吃齋素食之人也可享用,可謂眾生皆宜。葷食的詳細做法是:先用豬大骨熬湯,用其湯在鍋里燒開,放入豆丸、賜粉,並佐以新穎海蠣、瘦肉絲、蝦米、香菇絲,豆芽。此後,大火煮熟,澆上香椿油及味素、醬油、白醋少許,一鍋香噴噴的“丸賜粉”即可出爐,款待八方賓客。
陳老長輩說:江東、龍花的賜粉以其柔韌光滑、富有彈性、香醇可口而備受人們喜愛,每日都有城裡人慕名駕車帶著家人前來品賞。2008年7月,日本慶應大學教授野村伸一先生率先生六人到江東村浦口宮調查民俗,同鄉們特意用“豆丸賜粉”這道莆田名小吃款待東瀛冤家,師生一行食後拍案叫絕。野村先生當場揮毫題贈“江東貢丸、皇宮賜粉”之書法墨寶,讚譽豆丸賜粉之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