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餘杭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的美譽,早在四五千年前,先人們就創造了燦爛輝煌的“良渚文化”,被成為“中華文明的第一縷曙光”。在秀麗的江南山水、從古至今綿延不斷的吳越文化孕育下,臨平一小誕生、發展、壯大。
發展歷史
20世紀初,飽受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凌辱的中國人苦苦尋求救國之路,行新政,廢科舉,興學堂,“教育救國”的思想風靡全國,臨平一小的前身“臨平學堂”應運而生。據《杭明府志》記載,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五月,由副貢生陳星煒稟請清政府開辦學堂。次年(1908年)五月開學,學校設在瓶山頭文昌閣(現將軍殿校區),號“臨平學堂”,學堂設初、高兩級國小,學生36名。儘管學堂四周雜草叢生,文昌閣年久失修,破舊不堪,但是承載了臨平人們求學的夢想和救國救民的希望。
建校不久,孫馨(字明卿)先生主管學校,開設男女兩部,男生部設在文昌閣內,女生部則辦在臨平鎮施家埭康氏大戶人家內。課程按男、女生分設,分必修科和隨意科。必修科是修身、國文、算術、體操。隨意科為手工、樂歌、圖畫。女生除學國文、算術外,兼學刺繡、烹調等。
三十年代初,蔣寅潤(又名蔣康生)先生任校長。校舍得到修繕,學校設施有好轉。學校有六個班級,近300名學生。學校設立為縣立中心國小。1932年,省督學盧緩青視察杭縣教育,本校與塘棲、喬司等八所國小受到表彰。
日寇進兵江南,臨平淪陷,儘管日寇拚命推行法西斯的奴化教育,但教師民族氣節不變。
抗戰勝利以後,學校易名為“杭縣臨平鎮中心國民學校”,設十二個學級,晚上還辦成人班和婦女班各一班。為提高學生的的文化程度和學習興趣,學校組織了歌詠團、英文班、田徑隊及算術班、圖畫班、籃球隊,由學生的興趣自由參加。
1949年5月,杭縣解放,學校改名為“杭縣臨平區中心國小”。1950年8月,學校被評為縣二等學校先鋒。
1952年,學校開始嘗試教學研究,學習蘇聯凱洛夫教育法,開始重視備課,克服了課堂教學的無計畫狀態,還加強了課外輔導。推行少年兒童廣播體操,建立早操制度,試行《國小體育教學大綱》。學校教職工開始實行公費醫療制度,教師實行工資制,施行《浙江省教職工考勤考績辦法(草案)》。
1960年,杭州大學工作組進駐我校,推行黑山北關實驗(即集中識字法)試點,當時,海寧、桐鄉、建德、蕭山、富陽、桐廬等地頻頻派人前來聽課學習。1963年,學校以高質量的教育水平,被教育廳列入全省二十五所重點國小之一。
文革開始後,全縣國小“停課鬧革命”,捲入“文革”潮流,小教兵團控制學校局勢,教學工作基本中止,但也有部分教師堅守工作崗位。比如在“8.28事件”期間,臨平鎮兩大幫派組織武裝械鬥,校園圍牆上架起了機槍。學校教師裘皖僑、葉玲玲、沈掌娥、曾秋華、王珍鳳、傅文英、杜盛玉等夜晚逃到禾豐躲避,第二天挨家挨戶通知學生上課,第三天照常上課,堅持教學工作。
1978年,本校被縣文教局定為全縣唯一的重點國小。學校先後建設了多幢教學樓,強化了教師隊伍建設,開始實行教壇新秀評選和“五四”青年教師比武活動。教學研究上,以落實“雙基”為基礎,發展思維為核心,培養自學能力為突破口,減輕學生負擔,大面積提高質量為主攻方向,全縣的重大教研活動基本都在我校舉行,杭州市區、海寧、桐鄉等臨近學校老師經常來校聽課。學校開設開設了籃球、書法、畫畫、舞蹈、科技、作文等興趣小組,在市縣比賽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男女籃球隊獲得了浙江省團體冠亞軍。少先隊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如“小孔雀歌舞節”、“愛科學提燈會”、“熱愛祖國”考察活動、“我為七五描星星”活動等。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有了重大的提高,在社會上取得了良好的聲譽。
1989年,學校試行了校長負責制,為餘杭縣國小中首批實行校長負責制學校之一。學校提出“勵精圖治,特色辦學”,創建“全面發展,學有所長,健康個性,創造精神”的辦學特色,90年評為杭州市文明單位,97年評為浙江省文明單位。學校加大了內部體制改革,發揮教代會民民主管理職能,評為浙江省民主管理先進集體。一批教師成為省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省教壇新秀等、學科帶頭人。學校承擔了中央教科所“學習與全面發展”教育理論實驗子課題的研究,開展了“學法指導”、“愉快教育”、“個性化教育”等實踐與研究,多次承擔了市縣的教學研討課。開設了廣泛的第二課堂,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實施素質教育,先後獲得浙江省書法、合唱團體冠軍,獲得浙江省體育達標先進集體,成為全國書法教育實驗基地和浙江省書法教育實驗基地。少先隊組織開展了“學雷鋒,學賴寧,做好兒童”系列活動、“兩史一情”(近代史、現代史和國情)教育、雛鷹爭章行動、“迎九七,盼回歸”主題活動等,先後被評為全國紅旗大隊和全國雛鷹紅旗大隊,全國讀書讀報銀獎,家長學校評為浙江省優秀家長學校。
2002年9月,餘杭區列入國家級新課程實驗區,學校被列為餘杭區國家課改實驗骨幹學校。2007年成立教育集團,擁有總校區和將軍殿校區兩個校區,實現了“名校集團化辦學”。學校確定了“以發展教師來發展學生,以發展學生來發展學校,實現學校、教師、學生三者和諧發展”的戰略思路,以“全面發展,學有所長,健康個性,創新精神”為辦學目標,努力建設“現代、高質、文明、特色”的學校新形象,培養“樂觀、博學、堅韌、合作、進取”的“浪花少年”。學校於2005年建設了新校區,校園面積48畝,建築面積16500平方米,教學設施、設備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全部實現了多媒體教學,現有有學生2045人,教職工110人,被評為浙江省標準化(I)類學校、杭州市文明學校、浙江省第八批文明單位。
學校進一步重視了教師專業和教師素養的提高,制定了《名教師和骨幹教師培養細則》,以“小課題研究”、“典型課例研究”為載體開展校本培訓,一大批教師脫穎而出,成為省市區課程改革的骨幹和中堅,湧現了一批餘杭區名教師和國家、省、市骨幹教師(校長)培養人選,區級骨幹教師、教壇新秀等教育教學骨幹占70%,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占78%。
學校榮譽
學校以《臨平一小新課程改革實驗方案》為依託,積極探索課程改革,探索“新課堂教學”,開發校本課程,試行綠色評價改革,實踐“主體建構的新德育”。學校承擔了4項國家和省級立項課題的研究,在教學比賽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獲得第六屆國小語文閱讀教學一等獎、全國書法教學特等獎、人教社和北師大版語文、數學教學一等獎,以及浙江省“課改巡禮”教學展示、校長論壇、浙江省教改之星比賽等12項全國和省級教學比賽一等獎。學校出版了《讓綠色走向未來:綜合實踐活動資源庫》、《校本管理與校本發展》等科研論著,300篇論文發表在《人民教育》、《基礎教育課程》等省級以上刊物,評為浙江省實驗學校研究會先進集體。《浙江日報》、《都市快報》、《青年時報》等10多家省市媒體多次報導了我校新課改情況,廣東、雲南、江蘇、上海、杭州等50多批專家、教師來校考察、訪問。
學校注重和諧的校園文化建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形成了“四星七節”的德育體系,即:通過科技節、交往節、讀書節、藝術節、體育節等載體鼓勵學生爭做“規範之星”、“特長之星”、“創新之星”、“博學之星”,開展“特色班級”、“特色社團”創建活動。學校在書法教育、藝術教育、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科技教育、探究性學習等方面具有較為鮮明的特色。601中隊、301中隊城管服務小隊、606中隊榮獲全國優秀中隊、“童趣杯”全國特色小隊和浙江省“李四光中隊”,在首屆全國兒童DV大賽中學校獲得三項大獎,戲曲社團的《手心手背都是肉》獲得浙江省小梅花金獎。家長學校評為全國優秀(示範)家長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