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明善

餘明善

餘明善(1916.3——2005.12),字人同,生前系天津文史館員、中國書協會員、天津書協理事、天津師大教授。先生是津門書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其書法以功力型、傳統型享譽書壇,暮年變法,以獨具個性的風貌,獨步津門影響極大。先生兼擅真、行、草、隸、篆諸體,榜書小楷無不精能,尤其以魏碑、章草研習最精,成績卓著,名揚海內外。先生創構的震驚書壇,體勢博大,真力瀰漫,氣度恢宏,蘊含豐厚的余派書風,集諸家之妙筆,創藝林之一格的書風,被推重為“余體魏碑”和“余體章草”。

基本信息

書法特色

餘明善 餘明善

余體魏碑書風重拙宏闊,肉豐力沉,方圓互濟,骨力雄強,上承漢隸,下基唐楷,碑帖並舉,揮筆跳擲振盪,結字中和古雅,活潑天成。

人物生平

先生一生無子女,他淡泊名利、生活簡樸,甚至恥於談錢。1962年,年近五旬的先生是借房結的婚,婚後仍住在鄭州道一幢老樓樓頂一間不足十平方米帶坡頂的閣樓小屋,據先生講這是過去傭人住的地方。進入到這閣樓小屋都感到壓抑:有限的空間堆的全是書、古籍、字帖,進去幾個人轉身都困難,先生一住就是二十多年,直至80年代調入天津師範大學才有了一間不足十五平方米的獨單,才算有了正式住房。直到上世紀末,才調給了他總使用面積不足三十平方米的老“偏單”,去過他的家的人都知道,“偏單”不大,家中陳設簡陋,舊藤子椅破得用膠帶粘補湊合著坐,寫字用的舊字台連漆的模樣都看不出,做飯用的鋁鍋、燒水用的鋁壺都變了形,外面燒得成了黑色,多進去幾個人連坐的地方都沒有……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先生臨終。而先生遺留下成堆的書、古籍、善本、拓片、古書畫作品卻非常可觀。

餘明善 餘明善

2005年後幾個月,本來老而無疾的先生因深陷喪偶之痛而臥倒在床。12月11日晨先生以九旬高齡平靜而去。藝術界、書法界的人們,不僅僅嘆服先生的書法,更稱讚他的人品,正如書法大家龔望先生生前所說:“餘明善為人耿介率直,不逐時風,求學不務虛名,樂守窮廬,無論當今、無論將來,均為大家……”先生作為一位做人質樸、學識本固、書藝過人的藝術家和學者,乃是幾十年來苦心修煉的成果,先生的高風亮節及精神風範將如世上高山永存。

社會評價

在商品大潮面前,先生作為書法名家,他的字很值錢,可卻從來不賣字,在拍賣會上或文化市場上出現的先生的書作,是某些人設法從先生家中弄出來背著先生賣的,每幅少則幾百元、上千元,有的甚至上萬元,當問及先生時,他卻渾然不知。本來他完全有能力“寫”出大房子、好房子甚至別墅,他完全有條件、也應當享受舒適的物質條件,然而他卻“樂守窮廬、不逐時風”,樂在其中。而對待善舉、對待助人他卻毫不憫吝:他在八十三歲高齡時,每天天一亮就起床用蠅頭小楷抄寫經文歷時幾個月,寫成八千餘字的小楷書法精品“華嚴經”,有人出大價、高價他不賣,而後無償捐獻給了天津大悲院,並捐款付印成書奉送給有關人士及學生們。他用五千元錢印了五百冊“高清秋先生臨書譜遺墨”,這是他七十年前的一樁心事。青年時代的先生拜高清秋先生為師學習書法,其歿後他的後人想將墨跡付梓,終因手頭拮据未能如願,於是先生自己出錢為先師遺墨付印成書,了卻一樁心愿。先生還慷慨資助過生活困難的學生。多年來,先生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學生,有的在書法界已頗有名氣,先生卻從來不收取分文報酬,看到學生有了成就是他最大的欣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