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學校占地36畝,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綠化面積2696平方米,學生活動場地達10000餘平方米,教學樓、行政

學校發展
德育工作長期以來都是被公認的學校的特色,曾獲多項榮譽稱號。學校根據青少年身心發展和團隊組織發展的需要,又於1989年,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少年團校,開創了一條德育工作新思路。1997年,學校被團省委授予省優秀少年團校榮譽稱號。如今,餘姚市各國中均已推行本校的做法和經驗。1999年,學校又在社區創建社區少年團校,走出了團校工作社區化的第一步。今年又被評為市先進中學生團校,並代表國中線做典型經驗介紹。此外,學校不斷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徑,學校把黃梨洲銅像、校史陳列室、黃宗羲史跡陳列室作為校內德育基地,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團隊精神教育。學校還成立了少年法制學校,加強法制教育,從小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經過幾代人孜孜不倦的追求,使學校的德育特色經久不衰,永葆青春活力。
校長寄語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振興學校教育的希望所在。教師的職業是崇高而神聖的。多年來,我校廣大教職工嘔心瀝血,辛勤耕耘,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大批合格人才;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甘為人梯,無私奉獻,為人師表,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教育風範,有力地促進了我校的更快發展。教育職業是人類的偉大事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育人才。教師的職業道德至關重要,無德不能當教師;無才不能當好教師,德才兼備才能成為優秀教師。愛就是教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的愛才能喚起學生的愛,激起學生對教師的尊敬、對學習的執著,對科學的追求,做一名新世紀合格的教師,我認為應該也必須樹立“一個理想”,即: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為學生的終身負責的思想;提倡“兩種精神”:即敬業奉獻精神和刻苦鑽研精神;提高“三種能力”,即教育科研活動能力,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和教育指導活動能力;堅持“四個觀點”,即眼光放遠一點,工作做實一點,榮譽看淡一點,金錢看輕一點;增強“五個意識”,即優患意識,競爭意識,民主意識,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隨著改革開發的不斷深入,我們肩上的擔子將越來越重,同時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對全體教師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面對現實,我們深信,我們一定能夠圓滿完成這一歷史任務。因為我們擁有一支具有良好政治業務素質、結構合理、科研能力強的教師隊伍。老師們,讓我們攜起手來,以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無愧於“人民教師”光榮稱號。
校園掠影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