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區

上虞區

上虞區,地處浙江省紹興市東部,省級區域交通樞紐,紹興商貿中心。浙東新商都。境內高速公路,高鐵,鐵路,港口,運河等一應俱全。嘉紹跨海大橋,使得紹興市納入上海兩小時交通圈。上虞北部擁有45公里海岸線,26.7萬畝的海塗,這是一片未經開發的土地,儲備量大、開發成本低。紹興市委、市政府規劃建設濱海新城。上虞區是紹興中心城市東部具有濱江特色、功能相對完善的綜合性新城區。獲2013福布斯中國最富有的十大縣級市。聯合國杜拜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著名景區有大舜廟、東山再起、英台故里(祝英台)、白馬湖春暉園、四季鮮果之旅。2013年10月撤銷縣級上虞市,設立紹興市上虞區,納入紹興大城市建設。

基本信息

區情簡介

紹興市上虞區位於浙江省東北部,紹興市東部,曹娥江中下游,北緯30°01′,東經120°52′。東鄰餘姚市,南接嵊州市,西連柯橋區、越城區,北瀕錢塘江河口(杭州灣),隔水與海鹽縣相望。境域南北最長60千米,東西最寬46千米,總面積1406平方公里。總人口77.64萬人(2010年)。
紹興市上虞區位於浙江省東北部,紹興市東部,與上海市隔海相望。總面積1406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77.85萬人(2012年末),轄15個鎮、3個鄉、3個街道,呈“五山一
水四分田”的格局。居民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太湖一帶的方言,通行紹興話。上虞過去是一個以生產糧棉為主的農業縣,已發展成為以先進制造業為主導的紹興東部區域中心。設區前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浙江省17個經濟強縣市區之一,是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市),國家園林城市,省級示範文明城市和省級衛生城市。
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571.05億元,同比增長10%;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298.81億元,增長11%;財政總收入72.93億元,增長12%,其中公共財政收入39.19億元,增長10.3%;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96.54億元,增長2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0.34億元,增長16.5%;自營出口27.47億美元,增長0.25%;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1.7個百分點;節能減排任務基本完成;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8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686元,均增長11.7%;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89%。
紹興市上虞區歷史底蘊深厚,是中國青瓷的發源地,是梁祝傳說中的英台故里。公元前222年設縣,1992年撤縣設市,2013年撤市設區。上虞歷史悠久、名人輩出。古時有提出唯物論斷的王充,投江救父的孝曹娥,在上虞隱居後東山再起的謝安;近代有氣象學家竺可楨,當代茶聖吳覺農;現今又有原全國政協副主席經叔平,奧運之子何振梁,著名導演謝晉,章氏父子,六齡童故鄉等。創辦於1921年的春暉中學,早年享有“北南開、南春暉”美譽,朱自清、夏丏尊、豐子愷、李叔同、朱光潛、葉聖陶等一代名師名家都曾在這裡任教或講學,形成了文壇上頗有影響力的“白馬湖作家群”,“與時俱進”當年就是它的校訓。
紹興市上虞區文教事業繁榮。除了歷史底蘊深厚的春暉中學,還有上虞中學、城南中學、華維中學、東關中學等浙江省重點中學,豐惠中學、崧廈中學、小越中學等紹興市重點中學,上虞職業中專、上虞職業教育中心等職高,紹興文理學院上虞分院、浙江廣播電視大學上虞分院等大專院校。
紹興市上虞區產業特色鮮明。工業支撐作用明顯,形成了機電、化工、輕紡、建材、食品等五大行業,以及傘件、銅管、手套襪業、電光源、汽配等八大塊狀經濟,現有規模以上企業732家,其中銷售超億元企業115家,上市企業10家,2007年工業總產值880億元。建築產業十分發達,到2009年底,全市共有建築企業168家,其中特級企業7家、一級企業24家、二級企業49家、三級企業65家、勞務企業23家,有從業人員15萬,各類專業技術人才1.65萬,一級註冊建造師860名,二級註冊建造師1122名。,2007年建築安裝產值590億元,名列全國縣級市首位;2009年全市完成建築業產值726億元,實現增加值136億元,創利稅45億元,創省市級以上優質工程94項,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多年位居全省乃至全國各縣市前列。是著名的“建築之鄉”。現代服務業發展迅速,2007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4.64億元,在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榜中排名38位。農業基礎紮實、特色明顯,糧食播種面積保持在67萬畝以上,是浙江省糧食生產先進縣市,擁有茶葉、板栗、楊梅、葡萄、女兒紅黃酒等一大批特色農副產品。
1999年,作為改革先行市的上虞,率先在全國進行了政府審批制度改革,建立了集中式辦公、一條龍服務的“便民服務中心”,在全國引起很大反響。2004年又率先成立了經濟發展投訴中心、招投標中心、機關財務結算中心和招投標監督辦公室等一辦三中心。上虞非常重視向外發展,對外開放水平日益提高。已有9家世界500強和著名跨國公司在虞投資落戶,如日本松下、荷蘭菲利浦、西班牙阿克希龍等。實現自營出口突破10億美元,實到外資這幾年每年均在1億美元以上,外經業務拓展到近30個國家和地區。
紹興北部,擁有45公里海岸線,26.7萬畝的海塗,這是一片得天獨厚、未經開發的土地,儲備量大、開發成本低。對此,市委、市政府又規劃建設杭州灣工業新區,將把打造它成為一座現代化的生態型工業新城,成為浙江省打造環杭州灣產業帶的主要區塊。全區的中部,隨著城北新區的開發建設,城市化加快推進,城市框架進一步拉大。區政府所在的這一區塊已成為全區的政治、文化中心,一批基礎設施項目和公建項目相繼建成投用,以曹娥江為軸心,“一江兩岸”的城市水系景觀初具雛形,面向公眾開放,正成為融自然生態與人文歷史、現代文明為一體的綠色文化長廊和體育運動長廊。全區的南部,擁有800平方公里的好山好水、青山秀水,那裡人文景觀、歷史遺蹟眾多,生態資源非常豐富,對此,紹興市正規劃把它打造成為紹興大城市的“後花園”。
紹興市上虞區是紹興中心城市東部具有濱江特色、功能相對完善的綜合性新城區。
面對長三角一體化趨勢,全區把加快工業化、城市化作為兩大主要任務,確立了“工業城東、開放城東、商貿城東、文化城東、生態城東”的發展戰略。以浙江省第四大江、紹興人民的母親河——曹娥江為軸心,紹興市區的城市發展正從鏡湖時代進邁向杭州灣時代,正在構建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的特色製造業基地、現代物流基地、都市農業基地和旅遊休閒基地。隨著大橋、大閘、大江、大運河、大碼頭、大幹線、大灘涂的開發、建成和啟用,這一主城區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將會更加凸現,必將以更加開放、大氣的姿態迎接新一輪的挑戰。
紹興市上虞區是一個區位優勢較為突出的主城區。素有“九運通衢”之稱,鐵路、高速公路、國道、運河一應俱有。距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寧波櫟社機場、寧波北侖港僅45分鐘車程。擁有杭州灣南岸唯一的出海港口——紹興港(5000噸級)。已建設完成的杭州灣跨海大橋與紹興相鄰,只有10多分鐘車程。已通車的錢塘江嘉紹跨江大橋將使紹興市納入上海2小時交通圈。

歷史沿革

上虞是浙江建縣最早縣之一,史籍記載和出土文物證明,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裡生活。
上虞區上虞區
上虞縣是虞舜後代的封地,地名虞賓。父系氏族社會後期,虞舜避丹朱之亂來此。
據郭沫若考證,殷商甲骨文中已有“上虞”地名。夏帝少康後屬越國。
戰國時期楚滅越後屬楚。
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上虞縣,屬會稽郡。
新王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廢上虞入會稽縣,屬會稽郡。
東漢建武(公元25~56年)初恢復上虞縣,屬會稽郡。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分上虞南鄉入始寧縣,同屬會稽郡,歷三國兩晉南北朝不變。
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廢上虞、始寧入會稽縣,先後屬吳州、越州、會稽郡。唐初,今上虞境仍為會稽縣的一部分,屬越州。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曾以剡縣與故始寧地為嵊州,八年州廢。天寶、至德年間(公元742~758年),屬會稽郡。乾元元
年(公元758年)後,仍屬越州。貞元元年(公元785年)分會稽復置上虞。長慶元年(公元821年)併入餘姚,次年復置,屬越州。
五代時屬吳越國東府。
北宋仍屬越州。南宋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改越州為紹興府。
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改紹興府為紹興路,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復為紹興府,上虞皆為其屬縣。
清承明制。
民國初年改府制為道制,上虞屬會稽道。民國16年(公元1927年)廢道制,直屬於省。民國21年,屬浙江省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24年,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民國37年,屬第二行政督察區。解放初屬紹興專區。
1952年2月起屬寧波專區,1964年9月起屬紹興專區。1968年6月起初屬紹興地區。1983年8月起屬紹興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上虞與紹興縣、餘姚縣相鄰部分地區有幾次變動。1954年秋,紹興縣東關區及湯浦區的四峰、漁浦、湯霞、四村、勝江5鄉和富盛區的長東、保山、長塘、會胡4鄉劃入上虞。1956年11月,豐惠區永興鄉和下管區王家莊、大嶺頂村劃歸餘姚縣,紹興縣川下村劃歸湯浦;1960年8月及1966年1月,管大公社的大山、隱地、黑龍潭、懸岩、溪山5村以及陳溪公社戴王、糜家2村劃歸餘姚縣,1954年9月,縣人民政府遷至百官鎮。1992年10月18日上虞撤縣設市。2013年10月,撤銷縣級上虞市,設立紹興市上虞區,以原上虞市的行政區域為上虞區的行政區域。
上虞位於杭州灣南岸,處在杭州與寧波之間,與上海隔江相望,地域面積1403平方公里,人口77.94萬。上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早在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中,就已經有了“上虞”的文字記載,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縣歷史,是浙江省建縣最早的縣份之一,是全球最早的青瓷發源地之一,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舜帝會百官之地,是世界青瓷的發源地,是梁祝傳說中祝英台的故鄉,更是全國著名的“葡萄之鄉”、“楊梅之鄉”。在歷史上,形成了“舜會百官”、“東山雅聚”、“白馬春暉”等三次名人大聚會,湧現出了被譽為“中國古代唯物主義者和啟蒙思想家”的王充、“東山再起”典故的謝安、中國山水詩開創者謝靈運、國學大師馬一浮、氣象學家竺可楨、“茶聖”吳覺農、電影名導謝晉等著名鄉賢。上虞也多次斬獲“浙江省十大生態旅遊名城”、“中國最佳休閒小城”、“長三角100個最佳旅遊休閒名城”、“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等榮譽稱號。

自然氣候

紹興市上虞區地處北亞熱帶南緣,屬東亞季風氣候,季風顯著,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濕潤多雨。又因地形複雜,光、溫、水地域差異明顯,災害性天氣較多,總趨勢是洪澇多於乾旱。年平均氣溫16.4℃,無霜期251天左右,一般年降雨量1400毫米上下。紹興市境內礦藏有鐵、錳、銅、鉛鋅、金銀、葉蠟石、螢石、高嶺土、石英、白雲石、黃鐵等,其中葉蠟石估計蘊藏量約200萬噸,已有40餘年的開採歷史。

旅遊景區

曹娥景區—舜耕公園:舜耕公園為曹娥景區主景之一,位於紹興市區城東,舜耕公園以舜耕群雕、
上虞區上虞區
大舜廟及舜橋、舜井為主要景點,反映舜帝出生紹興,後因避丹朱於此,故以其名的歷史。渲染舜帝以孝為先,勤政為民的輝煌一生。園內舜耕群雕由中國藝術大師韓美林創作,以花崗岩為主材料的象隊群雕長68米,高27米,總重約800餘噸,氣勢恢弘,體量之大,堪稱亞洲之最。
曹娥景區—曹娥廟:位於曹娥江西岸孝女廟村,距市區3公里。是為紀念東漢時孝女曹娥投江尋父而建。曹娥廟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幾經興廢,屢經重建,現建築為民國二十三年重建。曹娥廟文化積澱厚重,藝術品位高雅,尤以廟內雕刻、壁畫、楹聯和書法“四絕”而飲譽海內外,被譽為“江南第一廟”。廟內現存一“曹娥碑”為“中國最早的字謎”。
“英台故里”—祝家莊:“英台故里”祝家莊是經典愛情故事“梁祝”傳說中祝英台的故鄉,位於紹興市區東南,距市區7.3公里。祝家莊地處半山區,南、西、北三面環山,莊前有“玉水河”,河呈南北長條形,與開鑿於西晉的四十里河貫通。現尚存有祝氏祖堂、玉水河、井空泉、藥師寺等與英台文化相關古蹟。
鳳鳴山風景區:鳳鳴山坐落於紹興市豐惠鎮東南4公里,距越城區47公里,為國家2A級景區,景區面積2.4平方公里,以山陡谷深、急流疊瀑、蒼山翠綠、小橋流水的自然美而聞名,其中“懸石飛瀑”、“千年古藤”二景區點堪稱奇觀。鳳鳴山文化歷史積澱豐厚是道教“第九小洞天”的所在地,有東漢煉丹術家道教祖師魏伯陽煉丹遺址。魏伯陽一生在鳳鳴山煉丹修性並留下《周易參同契》一書,後被尊為“萬古丹經王”。該書在養生學古化學所歷學方面有其獨特的貢獻,在國外稱此書為全球第一本科技方面的書籍。景區內鳳鳴真人祠始於漢代之最,至今已有二千餘年歷史,東晉謝安、宋朝朱熹、明朝潘府、葉經等文人墨客均到此一游。
白馬湖、春暉名人園:“白馬湖、春暉名人園”位於距越城區34公里的省級文保單位——紹興市春暉中學內,那裡三面環山,湖泊眾多、幽靜恬雅、自然風光十分怡人。夏丏尊、朱自清、豐子愷、劉薰宇、劉淑琴等前來執教,何香凝、蔡元培、葉聖陶、李叔同、胡愈之等前來講學,吸引了大批莘莘學子前來求學,一時名揚四海,贏得了北有“南開”,南有“春暉”的美譽。“春暉名人園”就是當初一批名人的居家辦公之處,其中有夏丏尊的“平屋”,豐子愷的“小楊柳屋”,李叔同(弘一法師)的晚晴山房,經亨頤的“長松山房”等名人故居,歷年吸引了無數的名流前來參觀瞻仰。
東山景區:東山,又名謝安山。自從東晉名士謝安隱居此山後,引出了許多令人神往的故事,便漸漸成了中國東南的一座名山。李白、賀知章、劉長卿、方平、蘇東坡、陸游等,都曾盤桓其間,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詩篇。
稱山風景區:稱山風景區位於紹興市區西北部,離越城區37公里,相傳春秋末期,越王勾踐為復國雪恥,臥薪嘗膽,奮發圖強.曾在此山稱炭鑄劍,大煉兵器,稱山由此而得名,景區集旅遊;休閒娛樂,餐飲,德教,禮佛為一體,是理想的遊覽勝地。
桃花源景區:桃花源生態旅遊區地處紹興市區東南,位於長塘鎮桃園村,距離越城區約25公里,景區面積為2.6平方公里。景區建成了以桃源湖為核心,龍潭為精華,具有水上健身遊樂、沙灘浴場、龍潭休閒垂釣、野炊燒烤等多種休閒娛樂功能的綜合旅遊景區,並從2005年伊始就開始積極申報國家AA級景區。
堆高山景區:地處浙東黃金旅遊帶,景區內有建於明代中葉的秀峰庵,歷史悠久。傳說庵內的梵香頗有靈氣,吸引了眾多善男信女紛紛前來。現經少林高僧釋行吉大師擴建為"秀峰寺",建築群相貫三萬八千平方米,高達2.8米的緬甸玉佛為鎮山之寶。堆高山景區蒼山翠嶺、延綿起伏,小溪流水、飛瀑直流,其中雨娘瀑高60米,水勢磅礴,小龍瀑古藤橫鎖,冬來老藤懸雪,頗具古意,勝龍瀑更是林木參天,青藤掛壁,石洞幽深。一條玉鳳溪蜿蜒3800米,有石階隨溪而行、依山起伏。溪邊有盛長櫻桃、柿樹等野生群落,有百年榆莊、紫微、高達4米的枸骨等,沿途拾級登高、步移景換,以山、水、林為特色的秀麗景色美不勝收,今人心曠神怡,為"都市族"渴望返樸歸真、回歸自然而修身養性的理想之處。
臥龍山景區:坐落於紹興市蒿壩鎮,臥龍山山勢起伏,自東向西連綿數十里,曲折起伏宛如長友踞臥,主峰金剛峰海拔高320米,山岙有座普淨寺(始稱普淨蓮社),建於南宋年間,屢經廢興,清乾嘉年間重加修復,八十年代修復三聖殿、大悲殿、地藏殿、新塑釋迦文佛玉佛及千手觀音、彌勒、普賢等諸菩薩,寺廟現占地面積50畝,廟內主體建築有大雄寶殿和念佛堂,建有專門的圖書館、伽藍殿等,建築門類齊全,環境幽靜,現已成為對外開發宗教活動場所。站立寺內高處遠眺,曹娥江繞出山右,如一條銀帶蜿蜒東流,歸入錢塘江口,實乃避暑之佳境,修淨之聖地。
峰山靈跡風景區:日該國教的發源地——峰山道場,據考證,日本宗教界的鼻祖最澄法師於唐初來華學法,終於在紹興峰山灌頂授法,後回國創立日本第一大教派——日本天台宗。峰山道場由此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為日本宗教朝拜的聖地。
覆卮山冰川:覆卮山位於紹興市區、嵊州、餘姚交界地帶,海拔861.3米,因南朝山水詩人謝靈運“登此山飲酒賦詩,飲罷覆卮”而得名,這兒山巒起伏,雲霧繚繞,更有一條石河巨石滾滾,順坡而下,氣勢壯觀。 關於覆卮山的世紀冰川,中國權威地質專家韓同林教授在著名專業雜誌《地質論評》07年第2期上發表的重要文章《浙江紹興發現罕見第四紀石冰川群地貌及冰川遺蹟》對此是這樣評價的:“浙江紹興第四紀石冰川規模之大,古冰川遺蹟類型之豐富,且位於低緯度、低海拔地區,在國內外均屬罕見,堪稱世界奇觀。我們的發現證明距今約2.9~3.5百萬年的第四紀早期,該區確實曾發生過大規模古冰川運動,可為研究東亞乃至全球第四紀地質歷史變遷、氣候、環境演化等提供重要實際資料,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同時由於石冰川群地貌和冰斗梯田的獨有風光,具極高觀賞性和美學價值,既神奇,又奧秘,可給人們極大的視覺衝擊和美學享受,因此是開發旅遊和開展科學普及教育的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觀”。

旅遊指南

交通
嘉紹大橋北起嘉興海寧,南接紹興,是繼杭州灣跨海大橋後,又一座橫跨杭州灣的大橋。2008年12月14日正式開工建設,已於2013年底建成通車。通車後紹興至上海的車程90分鐘即可達到。
美食
蓋北葡萄
蓋北葡萄是浙江省最大的葡萄生產基地,其中品種繁多、外觀美麗、味道甜美、汁多、而享有“江南吐魯番”的美譽,是集生產、科研、觀光旅遊於一體的鮮食兼釀造葡萄生產基地。
謝塘黃花梨
全鎮黃花梨種植面積達10000畝,其中翠冠、清香、西子綠等早熟良種近4000畝,可年產優質梨10000餘噸,是浙江省最大的黃花梨生產基地,黃花梨因其汁多、味甜、皮薄、爽口,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歡,產品在市場上十分走俏。
紹氏酥魚
酥魚是紹興河鮮中的代表,以“紹氏酥魚”冠名而聞名中外,“紹氏酥魚”源於乾隆十六年間來紹興白馬湖吃酥魚而得以成名,“紹氏酥魚”的來歷具有一段傳奇色彩的故事。一條普通的草魚,通過秘門的刀工、油炸和調料,做出外香里嫩、鮮酥可口、甜鹹兼有、香味濃郁的酥魚,讓眾多人拍手叫絕、欲罷不能!“紹氏酥魚”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核酸和鉀、鈉、鎂、鋅、硒、碘等微量元素,加上湯料中的各種滋補調料,故有抗衰老、抗癌等作用;“紹氏酥魚”既是一道下酒菜,又是一樣絕美的休閒小吃,以色澤黃亮、色香味美、骨酥肉嫩、溢香爽口、久吃不膩而著稱,同時可做成鹹、甜、鮮、麻、辣等多種口味,能讓喜歡各種口味的人都讚不絕口。
小吃
小吃代表著人類文化生活的精緻化,隨著經濟發展,人類生活水平提高,小吃在日常生活中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再加上工作緊張,人們開始厭棄正餐青睞小吃。小吃屬臭豆腐,臭豆腐在魯迅的筆下名揚海內外,臭豆腐代表要數臭名遠揚臭豆腐,據說臭名遠揚臭豆腐是紹興臭豆腐比賽第一名的得主,臭名遠揚臭豆腐已在全國開了很多連鎖店。所以臭名遠揚臭豆腐已經成為了紹興小吃的代表。

文化傳說

①曹娥
曹娥是東漢紹興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因此所住之村鎮即更名為曹娥鎮,殉父之江為曹娥江,並建以寺廟慰其孝心。
如今,坐落於江畔的曹娥廟仍可見到古代名人墨客為曹娥碑競相留下的筆墨。
②梁山伯與祝英台
梁祝的悽美故事人們耳熟能詳。但是祝英台故里之爭直到近幾年才被確定,確實是紹興祝家莊[6]。
2005年12月25日,紹興市的申請小組成員星夜趕赴北京,與專家一起探討。翔實的資料、誠懇的談論到了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專家們的一致認可。
於是專家趕到紹興作了專門考察,實地踏看梁祝文化在紹興的流傳和遺存。在考察中,專家們認可了當地政府在挖掘梁祝文化中的努力,最讓專家們感動的是,梁祝文化在當地普通百姓中流傳的範圍之廣、影響之深。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組織專家走進祝家莊,立即被熱情的村民們團團圍住。76歲的祝德夫是村子裡德高望重的老者,一聽專家要了解梁祝的故事,立即擺開八仙桌,將數百年來口口流傳的故事娓娓道來,這位業餘研究梁祝的“民間專家”,以獨特的視角和豐富的史料,為專家講述一個個梁祝傳奇。裝修一新的祝氏祖堂更是熱鬧非凡,這裡正在上演的是村民們自導自演的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
這個200人的自然村里,有80%以上的人姓祝,更讓專家驚奇的是,無論是耄耄老翁還是垂髫幼童,這裡幾乎每個人都對梁祝故事耳熟能詳。
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賀學君是專門研究中國四大民間傳說的專家,她認為:“梁祝文化作為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其傳播的意義更多的在於文化上的貢獻。與申遺更注重於物質上的遺存不同,英台之鄉更注重的是文化而不是文史。”
“申報中國英台之鄉避開了紛爭,有專家認為,在梁祝文化中,祝英台是絕對的主角,梁祝故事經過千年的培育發展已是枝繁葉茂,但無論怎樣,在梁祝故事中,祝英台是紅花,梁山伯是綠葉。”紹興市上虞區委宣傳部長趙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認為。
早在唐代張讀所著《宣室志》就有這樣的記載:“英台,紹興祝氏女,偽為男裝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之,方知其為女子,悵然若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歸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之有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自裂陷。祝氏遂並埋焉”。
③東山再起
謝安是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輕的時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經常在會稽東山遊覽山水,吟詩談文。他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挺有才幹的人。但是他寧願隱居在東山,不願做官。有人推舉他做官,他上任一個多月,就不想幹了。當時在士大夫中間流傳著一句話:“謝安不出來做官,叫百姓怎么辦?”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他才重新出來做官。因為謝安長期隱居在東山,所以後來把他重新出來做官這樣的事稱為“東山再起”。
據《上虞縣誌》載,東晉名士謝安慰41歲前長期隱居此山。東晉昇平四年(公元360年),謝安離開東山從政,成為著名政治家,成語“東山再起”即出於此。東山在紹興市上浦鎮境內,南距越城區23公里,水陸皆通。
相關詩詞:謝安攜妓入東山,蒼生望望霖雨乾。曾借東山康樂手,共翻北本湼槃經。東山妓女北海尊,歌舞春風醉花柳。

民俗風情

紹興市上虞區民性素稱敦厚,“習勤儉,安耕織;勤誦讀,尊師友;廉恥為尚,氣節相高”。舊俗禮儀與紹屬各縣大致相同。辛亥革命後,封建迷信舊習受到衝擊。解放後在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同時,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1984年8月,成立縣“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委員會”(五講:講文明、講禮貌、講道德、講衛生、講秩序;四美: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三熱愛: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據統計,全縣有334個行政村成立紅白喜事理事會、移風易俗理事會、禁賭協會等組織。但是一地的風從俗是歷代相沿、久積而成的,要徹底根除封建迷信陋俗,還需進行長期不懈的努力。

歷史

紹興市上虞區歷史悠久。史籍記載和出土文物證明,4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裡生活。相傳父系氏族社會後期,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上虞縣,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縣時縣治設百官鎮。據2010年統計,全市人口77.64萬,面積1406平方公里。轄3個街道,15個鎮、3個鄉,屬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域,是國務院批准的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和杭嘉湖高科技地區成員單位。2013年11月8日上午,上虞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經國務院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國共產黨紹興市上虞區委員會、紹興市上虞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紹興市上虞區人民政府、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紹興市上虞區委員會、中國共產黨紹興市上虞區紀律檢查委員會五塊牌子同時在區行政中心掛牌。這意味著紹興市上虞區正式宣告成立上虞區屬於紹興三大主城區之一。

政治經濟

2009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8億元,增長8.8%;財政總收入43.96億元,增長10.4%,
上虞區上虞區
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2.76億元,增長1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5.91億元,增長14.2%,其中工業生產性投資92.04億元,增長1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4.3億元,增長14.7%;自營出口16.32億美元,下降14.7%;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1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945元,分別增長8.8%和10%;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5%以上,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總量預計完成削減任務;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49%;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1.24%。
全年經濟運行企穩回升。針對年初經濟快速下滑的嚴峻形勢,牢固樹立保企業就是保增長、保民生的理念,大力開展“企業解困年”活動,及時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幫助解決融資、用地、用工等難題321項,兌現政策扶持資金3.12億元,減輕企業負擔4.5億元,爭取上級產業扶持資金1.56億元,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增幅從全年最低點的負44.8%回升到5.6%。切實幫助企業保市場、保客戶、保訂單,積極構建大通關格局,成立中國貿促會紹興支會,組織參加境內外展會25個,申報貿易支持項目12項,組織傘件、新型包裝等企業抱團參展,鼓勵電子商務合作,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實現外經合作營業額1.18億美元,完成境外投資額3136萬美元,自營出口完成省定控制指標。
充分發揮投資拉動作用,深入開展“項目推進年”活動,實行重點項目“一把手”領辦制和雙月例會制,100隻重點工業項目完成投資42.24億元,125隻限額以上服務業項目完成投資24.79億元,197隻政府重點投資項目當年投資38.82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從全年最低點的負0.2%回升到14.2%。努力擴大消費需求,撥付家電下鄉等配套補貼資金1502萬元,促進汽車和住房消費,精心組織首屆購物節、金秋森林休閒節、覆卮山生態旅遊節和西博會紹興分會場等活動。積極推動企業上市,亞廈通過證監會審核,龍盛、臥龍實現再融資20.5億元,成功發行8億元水務債券,新組建創投公司2家,實施企業重組兼併9家。加強銀企銀政對接,市內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新增103.9億元,增長31%,小額貸款公司累計投放資金25.5億元。妥善處置個別企業資金鍊風險,深化擔保類機構專項治理,金融生態環境進一步最佳化。
2009年全力抓好重點工程建設,嘉紹跨江通道、杭甬客運專線、紹諸高速三大交通工程征地拆遷基本完成,工程建設快速推進,長海公路、329國道人民西路至馬家橋段開工建設,蕭甬鐵路8個既有道口完成“平改立”,500千伏觀城至紹北線等10隻重點電網工程如期完成,浙東引水工程、新東進閘工程加快推進,上虞新港總體規劃通過評審,新圍海塗1萬畝。編制完成兩區整合提升方案,杭州灣工業園區東一區基礎配套基本完成,東二區輸土工程加快推進,後勤服務區8萬餘平方米的職工公寓順利結頂;經濟開發區實施“退二進三”和工業企業搬遷13家。大力推進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實行每月例會制、實績通報制、“一票否決制”和外來投資者“綠卡”服務制度,舉辦福布斯縣域經濟論壇等重要節會,組織赴上海、廣州等地開展推介活動。全年實現契約外資4.1億美元,實到外資2.52億美元,引進內資36.15億元,分別增長17.1%、34.2%和69.4%,實到外資總額躋身全省十強。杭州灣工業園區東一區招商引資主戰場地位更加凸現,全年引進項目16隻、總投資65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2隻、5億元以上項目4隻。
2009年經濟質量日益提升。專題召開工業大會,組織“風雲30年·影響紹興工業企業家”表彰活動,造濃合力興工氛圍。深入實施“211”企業培育工程,制訂工業轉型升級產業發展規劃,40隻示範項目完成投資26.94億元,五大主導產業完成投資78.41億元。深入開展“引智強企”活動,實施“五個一批創新工程”,新增省級綠色精細化工科創平台會員企業60家,新認定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15家,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164.3%,規上工業企業新產品產值率達到25%,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例達到1.8%。參與制訂國家標準23項,新申請國際註冊商標9件,新增中國馳名商標2件、省級名牌8隻。著力打響“浙東新商都”、“四季仙果之旅”品牌,成功創建省生態旅遊名城,大通購物中心、石獅國際家居博覽中心二期建成開業,國際汽車機電廣場、大通農批市場項目紮實推進,曹娥景區、東山景區、英台故里祝家莊景區加快建設。引進財通證券、華夏銀行分支機構,新增城北金融網點12家。全面落實“十項惠農政策”、“六大提升行動”,糧食總產量連續五年實現增長,認定紹興市級農業龍頭企業9家,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77家,流轉土地6.4萬畝,完成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基礎設施投資7600餘萬元。鞏固建築業優勢,完成建築安裝產值724.6億元,創省級優質工程32項,百官廣場、財富廣場等項目順利推進。深入開展“811”環境保護新三年行動,啟動實施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推行契約能源管理,實施重大循環經濟項目32隻,完成清潔生產審核企業26家,強制淘汰“三高一低”項目16隻、改造15隻,淘汰化工特種設備195台(套),建成8座污水泵站和37公里污水管網,紹興市級生態鄉鎮創建全面完成。實施“365”節約集約用地行動計畫,通過開發整理新增耕地5226畝。
2010年全區生產總值達436.2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3.5%,增幅比上年提高4.7個百分點。按戶籍人口計算,全區人均生產總值56269元,增長13.2%,按年平均匯率計算,人均生產總值突破8000美元,達8312美元。從三大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1.39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54.32億元,增長13.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50.54億元,增長14.7%。結構最佳化加快推進,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7.1:58.9:34.0演變為7.2:58.3:34.5,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明顯提高,三次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7%、61.4%和36.9%。

近代名人

近現代的名人,包括竺可楨胡愈之謝晉陳道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