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保衛戰

餐桌保衛戰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刺痛了民眾的神經,也促使中國政府不斷加力整治。從高層嚴詞痛批行業道德滑坡、誠信缺失,強調“重典治亂”;到各地各部門緊密部署,強調政府監管職責。中國正在打響一場“史上最嚴厲”的“餐桌保衛戰”。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刺痛了民眾的神經,也促使中國政府不斷加力整治。從高層嚴詞痛批行業道德滑坡、誠信缺失,強調“重典治亂”;到各地各部門緊密部署,強調政府監管職責。中國正在打響一場“史上最嚴厲”的“餐桌保衛戰”。

事件

我們到底還敢吃什麼?我們到底還敢吃什麼?

從“三聚氰胺”到“瘦肉精”,從“地溝油”到“染色饅頭”,這“天”不敢說塌了,起碼是千瘡百孔。吊白塊饅頭、蘇丹紅鴨蛋、避孕藥黃鱔、硫磺腐竹……種種匪夷所思的有害食品,讓許多國人悲嘆:我們到底還敢吃什麼?

高層表態

“食品安全是關係人民民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月初在天津考察時這樣強調。他指出,一定要堅決執行食品安全法,以對人民民眾高度負責的精神,加大監管力度,嚴把食品安全關,確保廣大民眾都能吃上放心的食品。
中國領導人對於食品安全的高度關注,引起輿論熱議。而此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直陳惡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道德滑坡、誠信缺失嚴重,也被認為是高層有關食品安全點名最具體、指向最集中、措詞最嚴厲的表態。
針對目前的食品安全形勢,中國政府正在多方求解破除頑疾之道。5月5日至13日,省部級領導幹部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專題研討班舉行,來自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副省級城市的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副省長、副主席、副市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負責人以及部分中央國家機關分管負責人,省區市負責食品安全工作的部門官員等共92人。
針對食品安全如此高規格的研討班,在中國是首次。旨在深入分析研究當前食品安全的現實問題,有針對性地尋找解決癥結的辦法,引導相關負責官員認識市場治理、社會治理與政府規制在食品安全領域的作用,探討更好地整合食品安全監管資源、有效構建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等。
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李克強在上述研討班的結業式上指出,今年要加大食品安全重點整治力度,重典治亂必須重拳出擊。要嚴肅依法進行整治,強化企業責任,落實政府監管職責。
“對違法行為給予最大震懾,使其不敢以身試法。”這位主管食品安全的副總理,在一個月內已經兩次使用“重典治亂”這個詞,也被業內人士評價為“史上最嚴厲”。
2011年4月29日,山西、河北兩地法院公開宣判了4件“問題奶粉”案件,依法嚴厲懲處了涉案的14名犯罪分子,其中,2名犯罪分子被判處無期徒刑,4名犯罪分子被判處十年至十五年有期徒刑。犯罪分子被“明正典刑”,也反映出中國食品安全重典治亂的決心。

部門出招

據統計,中國針對食品安全有20多部法律、近40部行政法規、150多部部門規章,從《食品安全法》出台,到《刑法修正案(八)》增加嚴懲食品安全犯罪內容,中國有關食品安全之“典”,可謂超乎國際水準的嚴厲。
但是,“重典”之下,食品安全惡性事件仍難以禁絕,這也不斷拷問著執法監管體系。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張勇日前坦陳,食品安全監管體系鏈條長、環節多,存在政出多門、職責不清、銜接不暢的問題,檢測檢驗手段不強,基層監管力量薄弱等問題,確需改進完善。
作為國務院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層次議事協調機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去年成立以來,多次召開全體會議和全國電視電話會議,組織協調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深入開展集中整治,同時加強長效機制建設,不斷完善監管制度、堵塞監管漏洞。促進了食品安全應急處置能力、綜合監管水平以得到較大幅度提高。
在統一協調部署下,涉及食品安全的政府部門,近期也是在各自管轄領域內頻頻出招,力圖形成強大合力。
國務院食安辦等九部門聯合發布公告,要求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嚴格規範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使用。
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機關要組織開展針對非法制售使用“瘦肉精”的打擊行動,要將犯罪分子全部緝拿歸案作為辦案的硬性標準。
農業部啟動了針對蔬菜農殘超標、“瘦肉精”、生鮮乳違禁物質、獸藥、水產品禁用藥物、假劣農資等6項專項整治行動,從源頭集中治理,確保農產品消費安全。
衛生部發布《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蜂蜜》等4項新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明確添加劑不得掩蓋食品腐敗變質、食品本身或者加工過程中的質量缺陷;不得以摻雜、摻假、偽造為目的而使用等。並指出,中國食品安全標準不存在內外有別,甚至比國外標準松的問題。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出台《中央廚房許可審查規範》、《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培訓管理辦法》。
教育部辦公廳日前發布關於2011年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的第二次預警通知。通知要求,加強學校食堂(食品小賣部)食品採購環節的管理,規範食品採購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和採購記錄行為。

民眾餐桌關乎烏紗

近期,在中央的統一部署下,各地政府也迅速跟進,紛紛出台具體可行的措施,加強治理食品安全。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北京、廣東、上海與浙江等地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官員政績考核體系,推行了縣區長負責制。
評論指出,在一些地方監管不力的背景下,將食品安全納入政績考核,實行“一把手”負責制,這不僅是對食品安全政府責任的宣誓,也抓住了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的關鍵。同時,此舉亦表明了政府執政理念的進步。由單純地追求經濟發展的財政收入,向重視食品安全等民生轉變,這其實是政績考核體系的一種轉變。
不過評論亦指出,制度的生命在於執行力。許多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其實並非制度缺失,而是因為制度被架空、被消解。這也意味著,讓官員的“烏紗”與民眾餐桌掛鈎,通過政績考核保障食品安全能否實現初衷,同樣面臨不小的考驗。
政府政績考核的內容很多,食品安全僅是考核內容之一,它在整個考核中所占比例有多大?而且怎么考核、詳細細化的細則並沒有出台。需要構建周密明晰的權責制度,才可能避免只納入、不考核,或者只考核、不問責的尷尬。
除了“食品安全納入官員政績考核”,其它地區也紛紛出台新舉措以加強食品安全。吉林開通24小時投訴舉報熱線,聘請上千名食品安全義務監督員,深入各社區摸排食品安全隱患;四川統一發布各食品監管部門、公安和紀檢監察部門舉報電話;廣西加大投入力度,為監管部門配備設備,用以快速篩查有可能被添加的非食用物質;江蘇、廣東、內蒙古、寧夏等地則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和廣泛張貼公告等方式,向公眾廣泛宣傳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安全犯罪的懲治辦法等。

持久戰

中國13億多人口每天消耗200萬噸糧食、蔬菜、肉類等食品,共有食品生產企業40多萬家、食品經營主體323萬家、餐飲單位210萬家、農牧漁民2億多戶,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數量更巨。
這些數字背後,是更加龐雜的監管工作。這也決定了中國食品安全工作,是持久戰,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
食品安全事關人民民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事關社會和諧穩定、事關黨和政府形象。食品安全監管也是政府進行公共管理、積極回應公民需求、構建責任政府的重要體現。
中國政府對此問題有著清醒的認識,近年來不斷加力,食品安全整治風暴愈刮愈烈。為了“讓人民民眾吃得安全、安心、放心”的承諾,正在不遺餘力作出努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