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要在治未病

王樂善,男,漢族,生於1912年11月18日。系遼寧中醫學院附屬醫院中醫主任醫師、教授。除診務外,還承擔帶教高徒及科研任務。1992年冬,王教授曾將自己的養生經驗整理成文發表在《遼寧老年報》上,深受中老年人的歡迎。他的養生要點為預防疾玻他說:“沒有病就不容易衰老,自然能益壽延年。”他現在臟腑功能良好,他自己說“壽限要超過天年”。請閱讀他的養生理論與方法。
古人認為,人的壽命可達到百歲以上,《素問·上古天真論》說:“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長壽,是人類的共同願望,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的壽命會逐漸增長。據統計,青銅時期人的平均壽命為18歲,到了18世紀為35歲,19世紀後人的平均年齡明顯增加。若能搞好疾病的預防工作,人類平均壽命達到100歲是很有可能的。
過去,影響人類壽命的主要原因是傳染病的肆虐。隨著預防工作的加強,部分傳染病的消滅,人類平均壽命比古代延長了幾倍。可見人能防病即延年。所以說養生要在“治本脖。當前,影響人類壽命的主要疾病是癌症、心臟並腦血管玻這三種疾病的死亡率占總死亡人數的80%以上。目前,中西醫學都在探討這三種疾病的防治方法。
我是三世祖傳的中醫,為全國五百名名老中醫之一。有人問我有什麼保健強身的秘訣,我告訴他們:“沒有病就不容易衰老,自然能身輕體健,益壽延年。”我的養生方法簡明扼要。
一、節制飲食
古人云:“病從口入。”這話很有道理。中醫學非常重視脾胃功能,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一旦受傷,氣血生化不足,身體抵抗力減退,就必然會生玻暴飲暴食最容易損傷脾胃。因此,要想長壽就要節制飲食。我的主食主要是大米粥,陸游曾寫了一首《食粥》詩,“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完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稱讚粥可以使人活到神仙那樣的年齡。粥容易消化吸收,不傷脾胃,能滋補強身,使人精神飽滿生命力強。所以歷代養生學家都很重視粥的營養。
二、保護正氣
“正氣存內,邪不可乾。”正氣,乃指抗病的物質力量。正氣虛弱是患病之根,因此必須處處時時保護正氣。保護正氣,預防六淫的侵襲最關緊要。預防的方法一是生活起居要有規律,保持每天8小時的睡眠;二是要積精少欲,節制房事;三是可以在中年之後吃些保健食品,如核桃仁、大棗等。還要學會“忍”,學會以柔克剛。這樣才能使正氣旺盛,不受“邪”擾。
三、堅持活動
這裡所說的活動,是指鍛鍊身體。俗話說:“活動活動,想活得動,不動難活。”中老年人可以打太極拳、練五禽戲等。我每天都堅持鍛鍊。70歲以前是騎車上班,只是70歲以後才坐車上班。現在除有腰椎骨質增生外,別無肢體功能障礙。
最後,我給大家介紹幾篇養生健身的文章,供學習參考。《索問·上古天真論》、晉代葛洪《養生論》、唐代孫思邈《枕上記》、清代龔廷賢《延年良箴》,以及當代教育學家馬寅初《冷熱水浴的健身法》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