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目錄
第一篇 健康的四大基石
•第1章 人類的壽命極限
•第2章 學一點中醫概念
•第3章 平和的心態
•第4章 均衡的營養
•第5章 酸甜苦辣鹹
•第6章 適量的運動與減肥
•第7章 充足的睡眠與子午流注
第二篇 木篇(肝)
•第8章 肝為將軍之官
•第9章 氣血不均百病源
•第10章 如何遠離高血壓
•第11章 虛實辨症看血壓
•第12章 分析應對糖尿病
•第13章 根治假糖尿病
•第14章 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
•第15章 沒有能治糖尿病的無糖食品
•第16章 肝膽相照總有時
第三篇 火篇(心)
•第17章 心為君主之官
•第18章 食療如何治心病
•第19章 與心相關的病症
•第20章 心和小腸相表里
第四篇 土篇(脾)
•第21章 脾乃後天之本
•第22章 胃為倉廩之官
•第23章 表里如一脾胃和
•第24章 氣血盛衰知肥瘦
•第25章 調治慢性婦科病
第五篇 金篇(肺)
•第26章 肺為相傅之官
•第27章 肺與皮膚
•第28章 肺開竅於鼻
•第29章 咳嗽與哮喘
•第30章 肺癌不可怕
•第31章 如何愛護肺
第六篇 水篇(腎)
•第32章 腎乃先天之本
•第33章 腎引起的疾病
•第34章 腎引起的骨關節病
•第35章 為什麼長腫瘤
•第36章 癌症不再令人畏懼
結束語
•附錄一:關於張悟本
•附錄二:張悟本履歷
•附錄三:張悟本論及的病症
作者簡介
人物信息
姓名:張悟本
性別:男
年齡:47歲
籍貫:北京
相關調查
記者調查:與其父曾均為北京第三針織廠工人,其父不知其學醫經歷。
張悟本回應:1981年至1991年,在北京第三針織廠工作,沒間斷向父親學習中醫。
父親張寶楊同志,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保健醫生。
記者調查:張寶楊在家開過私人診所。他稱自己會治療跌打損傷,會按摩、捏骨。
張悟本回應:父親先後為兩位國家領導人診治疾病,由於保密原因領導人姓名不便公開。
1981年,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
記者調查:1981年北京醫科大學入學的學生里,沒有叫“張悟本”的人。
張悟本回應:在北京醫科大學夜校學習。
2000年,北京師範大學中醫藥專業
記者調查:是北師大繼續教育學院中醫藥專業,函授班,自學,開卷考試。
張悟本回應:我上過北師大中醫藥專業。
記者調查:在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查詢網站上沒有搜尋到張悟本的名字。衛生部曾組織過一次營養師方面考試,只考了初級。並且報名需大專學歷。
張悟本回應:自己不僅考取過高級營養師,還花4萬元考取過工商管理方面證書,但證書都丟失了。
●中華中醫藥學會健康分會理事
中華中醫藥學會聲明:我會所屬專科分會中沒有健康分會,此人所有行為與我會無關。
張悟本回應:無回應。
昨天,朝陽衛生監督部門和工商部門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委託,聯合對位於奧體中心附近的悟本堂進行突擊檢查,檢查發現悟本堂雖有工商營業執照,但無衛生許可證,執照上寫著“北京悟本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僅3萬元,成立日期是2009年8月,法定代表人是個叫“唐燕飛”的人。
據現場執法人員介紹,現場並未進行診療活動,也沒有任何藥品擺放,只有綠豆湯白菜心等食物。經檢查確認,悟本堂沒有在相關衛生部門登記註冊開辦中醫診所,其內人員也無醫師資質,並非醫生。但對於悟本堂食療治病的行為與相關法規中違法行醫的定義之界定,相關部門未明確表態,表示將會進一步調查
百科全說
與所有的中醫不同,張悟本主張通過食物,而不是藥物來治療人體的疾病,他常說的口頭禪是: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醫院是廚房,最好的藥物是飲食,最好的療效是堅持。並且,他以唐代藥王孫思邈的話為座右銘:夫為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乃不愈,然後命藥。
在這兩期節目中,張悟本通過五臟與五官來判斷人的病情,以食物來化解人身體裡的疾病。
2010年3月15日、16、17、18日。號稱京城最貴的中醫大師張悟本,第二次登上湖南衛視百科全說的舞台,繼續向全國電視觀眾講述他的食療養生之道。
在3月15日的節目中,張悟本重點講了中醫治病的原則順序是:食砭針酒藥,以及“辯證施治,對症下藥”的問題。要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
在3月16日的節目中,張悟本重點講了生活中的五穀雜糧的吃法。
在3月17日的節目中,張悟本繼續講了五果、五菜在日常生活中的吃法。
在3月18日的節目中,張悟本繼續講了五畜為益中關於吃肉方法。
作品音像
主講:張悟本
組成:10盤DVD+1本書
出版:北京科影出版社
定價:680元
ISRC :978-7-88056-575-1
出版時間:2009年11月12日
延伸閱讀
壽命極限
現代社會,人人都懂"健康是金"的道理,但健康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得來的,而是長期科學生活日積月累的結果。一旦健康被忽視,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病、腫瘤等便會趁機而入,成為威脅現代人健康的五大殺手。
面對越來越多的人英年早逝,大眾將目光投向傳統保健養生,希望能從祖國的文化瑰寶--傳統中醫中汲取一些健康養生之道。作為一名從事了二十多年中醫食療研究工作的我來說,通過這幾十集的講座,能夠幫助大家得到一些傳統保健養生知識,讓大家方便地將日常飲食起居與保健、康復結合起來,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這是我的榮幸,更是我的責任和義務。首先提個問題:人類平均壽命最長應該是多少?
從上古時代至今,人類的平均壽命有了很大的提高。據考古學家研究,50萬~2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平均壽命只有17歲左右。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後,平均壽命有所延長。據有關資料證實,古羅馬人是15~30歲;中世紀英格蘭人的平均壽命估計是33歲;20世紀初美國人的平均壽命估計是48歲左右。據聯合國統計資料,到1995年,全世界人均壽命已達到65歲。2007年,世界人均壽命最長的是日本,男性平均79歲,女性平均86歲。
在我國,1947年平均壽命為35歲,2007年提高到72.5歲(男71歲,女74歲)。從以上數字我們可以知道,數千年來,人類的平均壽命提高了數倍。但細心的您可能已經發現,這個得到極大提高的其實只是"平均"壽命。在古代,之所以人的平均壽命只有三四十歲,主要是由於醫學落後,特別是婦幼保健方面的落後,導致嬰兒、未成年人死亡率較高,拉低了人均壽命。同時,長期戰亂也是人均壽命較低的一個因素。而那時人的最高壽命與現代人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由此可知,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學技術的進步,只是減少了人類早年夭亡的發生,讓更多的人可以接近自然死亡的壽命,而人類的最高壽命並沒有很大幅度的提高。
那么,人均壽命是否就是人類壽命的極限了呢?人類到底能活到多大呢?法國科學家布豐最早開始對人類自然壽命進行研究,他根據對哺乳動物壽命的觀察與研究,推論人的自然壽命應為其生長發育期的5到7倍,一般人的生長期是20~25歲,這樣算起來人類的壽命就應該是100到175歲。
另一種推算方式是計算體細胞的分裂次數。比如,太平洋的一種海龜,其個體細胞一生分裂72~114次,壽命可達250歲;雞細胞一生分裂l5~35次,壽命最長可達30年;人類細胞一生可分裂50次左右,據此推算,壽命至少達120歲。
除此以外,還有性成熟說等推算人類壽命的方法。不管採取何種推算方法,人類理論上的壽命極限都不低於120歲。但實際上,無論就人類全體或某個民族而言,甚至所謂長壽民族或長壽地區,活過百歲的個人仍屬極少數。
因此,人的平均壽命遠未到達理想的水平。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完全可以通過醫學技術的進步、健康觀念的確立以及個人生活方式的改善,可以獲得更長的壽命。
那怎樣才能獲得更長的壽命呢?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中醫養生。可以說,中醫是中華文化最集中的體現之一。
第一篇
《黃帝內經》告訴我們,人體是一個最無為和最自足的系統。我們如果偏離了自然規律,是必然要生病的。所以,我們一定要 因天之序 ,根據身體本性的原則來對待我們的身體,才能達到和諧。
人體健康的四大基石,平和的心態、均衡的營養、適量的運動、充足的睡眠。這第四條有人認為是戒菸限酒,研究發現,睡眠比戒菸限酒更重要。
學習一些基本的中醫理念,例如五行、五臟、五味、五色、子午流注、八綱辨症,才能理解 食-砭-針-酒-藥 優選 食療 的次第選擇、 食療勝於藥療 ,才能理解中醫強調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真正含義,才能通過飲食和生活方式的調整,使自己和身邊的親人身體始終保持在健康的狀態,達到無為而治的境界。
第二篇
春天養生,夏天養長,秋天養收,冬天養藏 。一年四季養的是不同的氣,春天是生機起來的那個氣,所以春天又叫養生;養生就是養東方,東方是肝,所以養生的重點是要養肝。 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中醫一直強調 辨症施治,對症下藥 ,可是絕大多數的醫院都只是看 症 !也只剩下開藥了!症治好了,病卻越來越多。想想我們周圍的人,哪個不是先從吃一片藥開始,後來變成一大把?看看各地的醫院,哪個醫院不是人滿為患? 看病難、看病貴 成為需要全社會共同面對的一個問題。
第三篇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
過喜傷心,過怒傷肝。 笑殺牛皋,氣死金兀朮 的歷史故事,向我們生動詮釋了其中的道理。
鍛鍊養護心臟的方法是什麼?就是早上起來一定要多搓手,手心有勞宮穴。另外,如果心臟不好,沿著左右上臂的 心經 ,將會發現有痛點;需要您在痛點處多捏捏,以疏通心經!心臟在左邊,以左邊為主,右邊為輔。比如說一天捏十分鐘,左邊捏七分鐘,右邊捏三分鐘。慢慢不痛了,心臟的問題也就減輕了。前面教過的六節操,希望您堅持經常!
第四篇
思慮過重則傷脾。三國時期眾所周知的諸葛亮,就是因為操勞過甚,死在脾胃不和上了。
脾對應的是土,主黃色。在飲食中養脾的最好食物就是黃豆。豆漿、豆腐都是健脾的理想食品。在五味中,脾主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過甜則傷脾。按照子午流注,脾經和胃經是在上午工作,由此提醒我們,必須要重視早餐!
第五篇
《黃帝內經》記載:肺主宣發肅降,肺是水上之源,肺開竅於鼻,肺主皮毛、諸氣憤郁、皆屬於肺。
肺在五行中屬 金 , 在季節里主 秋 。大家都知道,秋天是收穫季節,所以肺主收斂。五臟之中, 肺為相傅之官,足可見肺的地位。在情智方面肺屬憂,憂傷肺。從五臟與五味的對應關係來看,辣養肺,過辣傷肺。從五臟與五色的對應關係來看,肺主 白色 ,對應到食物,我經常提到的白蘿蔔就是對肺有好處的。
了解中醫的人都知道一個說法,異病同治---不同的病可以用同一個方子治, 同病異治 ---同一個病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子治。有人肺熱是咳嗽,有人肺熱是皮炎,有人肺熱是鼻炎,走的路不一樣,但是調治的方法可以說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
第六篇
中醫認為腎藏精,主生長發育。精有精華之意,腎所藏的精氣包括 先天之精 和 後天之精 。腎在五行中對應的是水,五味對應的是鹹,五色對應的是黑,五化對應的是藏,五氣對應的是寒,五方對應的是北,五季對應的是冬,五腑對應的是膀胱,五官對應的是耳,五聲對應的是呻,身體上對應的是骨,在情智上對應的是恐。
中醫治癌症,講究 平內亂 ,把壞的變成好的。可以總結成12個字:調整為先、不進毒素、護胃為要。多年的實踐已經證明,腫瘤和癌症並非不可戰勝!
《黃帝內經》: 治病莫如防病,防病必須養生,養生方能長壽。
下架風波
書店下架
張悟本撰寫的《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在新華書店系統內全部下架,出版方人民日報出版社則稱未接到主管部門的禁令。
爭議
2012年5月29日中午,王府井書店三層養生保健書區域的《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已不見蹤影。儘管在店內電腦系統仍可查到該書及光碟,店員稱書已經下架、不再銷售。
由於下架通知比較突然,一些店員並不知情。店員在書店區域網路,找到落款為2012年5月31日的下架通知。通知稱由於該書廣受社會關注並引發爭議故下架,後續事宜等候通知。昨日上午,該通知已向新華書店連鎖有限公司下達。
中關村圖書大廈行銷部負責人證實,張悟本的圖書已下架,並從網店上撤下。
此前,上海等地該書已下架。
出版此書的人民日報出版社辦公室及讀者服務部工作人員表示,該書下架系書店自行決定、並未接到主管部門的禁令,讀者仍可通過郵購向出版社購書及光碟。
在新華系統網站上看到,該書2011年11月出版以來,2011年11月銷量為962冊,2012年5月則是11501冊,本書在噹噹網和卓越網上,也是在排行榜連續多周位列第一。
噹噹網市場部高級總監張穎稱,在張悟本事件被曝光後,《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的銷量急劇下降。噹噹網和卓越網相關負責人均表示,如果網站收到有關部門要求停售此書的通知,會按照規定採取相應措施。
讀者看法
昨日11時30分,在北京圖書大廈,4本《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放在一個角落裡。一位30歲左右的讀者稱,該書裡面的道理很淺顯,就是有些話太狂了,比如綠豆可以治百病。以前自己一上車就睡,看過這本書後,按照書中提供的方式去做,感覺還是有效果。對於張悟本被質疑,他覺得很吃驚,以前覺得這書挺好的,不知道為什麼變成這樣了。
一位50歲左右的退休女教師說,聽說有人反駁了張悟本的觀點,但是自己覺得只要看著適合自己就行,不會因此影響購買。
策劃人
《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的策劃賀雄飛稱,本書沒有做過刻意行銷,它火起來是天意,各地曾一度斷貨,再加上湖南衛視的節目,一下子就火了。有些書店因為害怕或其他原因下架本書,但是整體情況正常。“這幾天很多讀者找上門來,認為張悟本不是騙子,確實治好了病症。”賀雄飛稱,自己以前血糖14,按照張悟本的方法進行飲食,降到了8.5。他說願意策劃此書,是因為書的內容打動了自己,自己和張悟本也不過只有兩面之緣。賀雄飛認為,一本書只要讀者喜歡,就應該被銷售。
事件回放
5月中旬 有媒體報導張悟本學歷涉嫌造假,其撰寫的《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書中宣揚的“綠豆治百病大法”,引發市場綠豆漲價。
2012年5月26日張悟本在召開新聞發布會,出示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科技合作中心對其療效進行的抽樣調查結果,報告中證明療效痊癒、顯效、見效的結果占抽樣的70.9%。
2012年5月28日上午 衛生部否認張悟本為“衛生部首批高級營養專家”身份,並邀請國內知名的中西醫專家駁斥其“養生理論”。中華中醫藥學會健康分會、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科技合作中心否認張悟本的理事、研究員身份。
媒體報導
昨日,悟本堂因屬“違建”正在被拆除,其牌匾已被移走。
繼前日暫停營業後,悟本堂又被連夜施工摘匾、拆頂。昨天,悟本堂的出租方及朝陽城管表示,對悟本堂被拆一事不知情。
悟本堂前貼出拆違字條
昨日8時許,數名工人正用欄桿將悟本堂圈起,並在圍欄上貼上“拆除違章建築 注意安全 請勿靠近”的字條後離開。此時的悟本堂已被摘去牌匾,而仿古造型的房頂也被綠色氈布覆蓋上。
透過悟本堂的窗戶,仍能看到堂內仍擺放著辦公座椅,並有女工作人員走動。但悟本堂的熱線卻無人接聽。
多名悟本堂所在地的奧體中心保全稱,前晚9時許,數名工人站在悟本堂房頂,拆去瓦片和木條。
奧體中心門衛稱,此前悟本堂所在地並沒有中式仿古門臉,只有一處半地下室,隨後悟本堂在此蓋起了仿古建築,並在春節後開業。
現場一位自稱安保部負責人的男子稱,其屬於北京奧林匹克經濟技術開發公司,拆除悟本堂是因其建築風格與奧體中心不一致,屬於違建。此前多次聯絡悟本堂並勸阻其建設,但沒有效果。為了保證奧體中心白天的運轉,未來幾天的拆除工作將在夜間進行。
城管未確認悟本堂為違建
悟本堂經營三個多月後,被定性為違建並要被拆除。對此,北京奧林匹克經濟技術開發公司綜合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公司與悟本堂只是租賃關係,不清楚對方停業及拆除違建一事。
昨天下午3時,朝陽區城管監察大隊亞運村分隊王隊長等人來到現場。王隊長表示,城管此前並未聽說悟本堂為違建,未介入此事,悟本堂是否為違建還需調查。離開時,王隊長拆下了“拆違”現場“拆除違章建築”字條。王隊長稱,字條內容容易被理解成城管的口吻,在未調查清楚前不好直接定性。
-追訪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冒牌專家淘汰出市場
昨天,針對張悟本一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聞處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組織科普專家委員會大力宣傳保健知識,儘可能滿足民眾的衛生需求,將冒牌專家逐漸淘汰出市場。此前,2012年5月30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吳剛也表示,正在調查此事,對預防保健行業進行規範是當務之急,將加緊制訂行業準入最低標準。
- 現場
顧客退款悟本堂無人接待
昨天,來自陝西西安的魏先生,拿著交費憑條要求退款,站在悟本堂外卻無人接待。
魏先生稱,2012年悟本堂,被勸說報名參加養生團,並交納一萬元定金。2012年5月17日,魏先生也來報該團,並同樣交了一萬元定金。
魏先生出具了兩張交費憑證,上面顯示收取“康復團定金”2萬元,並蓋有北京悟本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印章。
鑒於媒體對張悟本身份的曝光,魏先生決定代朋友和自己討回兩萬元,不過來到悟本堂卻找不到人。
隨後,魏先生又來到張悟本曾經“坐診”的中研健康之家,討要定金。中研健康之家接待人員表示,在此報名的顧客可以退款,不受理在他處報名的顧客。
記者電話聯繫上悟本堂常務副總經理吳威,吳威拒絕回答一切問題,僅願意記錄下魏先生信息、幫忙聯絡退款。
這幾天,揭露張悟本及其養生法的節目吸引許多人關注。一段時間以來,各路“養生專家”輪番上陣、侃侃而談,養生甚至成為街頭巷尾的大爺大媽聊天的首選話題,狂熱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那么—— 編者按近幾年,養生話題紅遍各類媒體,養生書籍銷售火爆,養生“專家”更是風頭正勁……可以說,全民養生熱已形成一股強大的潮流。今天,本版推出“透析養生熱”系列文章,深度解析這股養生熱潮背後的諸多亂象與動因,同時倡導普及養生知識,做到科學養生。
曾經以養生為內容的宣傳節目層出不窮,訪談、娛樂節目中,養生專家的風頭毫不亞於娛樂明星,甚至經常出現某位專家剛剛在一家電視台的節目中露臉,又立馬在另一家電視台出現的情況。究竟是什麼原因成就了這種全民養生熱?我們對於養生存在哪些迷思和誤區?怎樣才能做到科學有效的身心健康?
作者住院
2014年2月20日,張悟本因腦梗住院。
張悟本表示:“有些病跟飲食有關係,有些跟飲食沒關係。我只是檢查身體,沒什麼大事。網上虛偽的東西太多了,愛說什麼說什麼。我治好了多少人,我到底哪裡錯了?而且綠豆湯不能治腦梗,對肝火旺有效。那會兒我是氣得就腦梗了”。
心理因素被捕捉放大
究竟什麼原因,導致養生業的火爆乃至混亂?
“一些並不科學的養生知識,在中國的傳播是有傳統的,而恰恰國人又相信傳統。”科普作家方舟子說,過去曾流行打雞血,後來流行氣功熱,眾多的民間“養生秘訣”中不乏實用的方法,但各種沒有科學根據的東西也一併流傳。
“一方面,老輩傳下來的東西根深蒂固;另一方面,科學健康知識又太少。”國家發改委巨觀院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於小冬教授介紹,許多已開發國家在基礎教育課程設定中,加入了健康知識教育。可國人接觸“養生、保健”類知識除了家族傳承,要等到畢業融入社會之後,而他們接觸到的還多來自於利益集團的宣傳,實際營養健康水平比日本等相差很遠。
“養生本身就是民間的、尚未形成科學體系的一個行業。”於小冬認為,中國正經歷著科學養生的“初級階段”,但凡規矩,都是在發展中逐漸形成的。在這種背景下,甚至找不出一個對口部門對其進行管理。誰來舉起板子,又該落到誰的身上?
儘管醫改逐年推進,但方舟子卻認為,對現代醫療保障的失望導致了部分人的排斥心理,從而倒向預防、養生。“老百姓不想跟醫院發生聯繫。”方舟子說,既然看病難,看病貴,不生病或者生病不去醫院被人們嚮往。一本暢銷書正體現了這種心理——《求醫不如求己》,“這種心理被一些人捕捉、放大,最後利用。”
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高思華認為,大家重視健康的維護,重視疾病的預防,這是非常好的趨勢;媒體推行健康講座,滿足百姓需求,更是做了好事。中醫在養生防病維護健康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和許多的方法,應該加以推廣。但他也呼籲,一定要讓有水平、有資質、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中醫專家來做中醫的科普工作,大眾不具備鑑別某些知識真偽的能力,這就需要電視台、出版社等大眾媒體把好關。
中醫養生是否科學
“張悟本的藥方我看過,我覺得這個人挺狡猾的。”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臨床醫學主任戴國華說:他的藥方,基本上是以綠豆、白蘿蔔、苦果和茄子為主,而這些食品恰恰是涼性的。
曾經有過一個調查報告顯示,如今中國70%左右的人群屬於熱性體質:“大家生活好了,吃的也好了,用中醫的說法是,身體裡內火會比較旺,而這些食品恰好可以起到一定的去火作用,所以說這個藥方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並不會產生什麼危害,但是引發腹瀉的可能比較大。”說起中醫的食療,戴國華說,中醫里確實有食療一說,“食療的目的是調養和平衡人體的機制,它以調整為主,但是你指望這些食物去治病就不太可能了。”
北京中醫醫院副院長王國瑋強調,有兩點老百姓必須要知道,一是中醫講究辨證施治、整體而治、因人施治。食療同樣是因人而異的,不同的人方法不同,不同的季節調理方法也不一樣。二是中醫歷來講究的都是“以治為主,以食療為輔”,僅依靠食療治病需謹慎。
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中醫康復科主任李娜認為,合理的中醫養生,一定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讓大夫來判斷你的體質,然後根據你身體的情況來合理養生。”
如今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籌劃利用中醫來“治未病”,“其實這個治未病,就是中醫里養生的一個觀念,以預防為主。”李娜如是說。
養生不能娛樂化
衛生部原副部長、現任中國醫師協會會長、中國健康教育協會會長殷大奎教授認為,這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眾自我保健的意識增強,獲得養生知識的願望強烈;其次,由於很多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以及肥胖等,多數是由於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造成的,所以“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很有欺騙性;再次,醫療衛生條件還不能解決民眾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老百姓“是藥三分毒”的觀點已經根深蒂固,很多人患病以後就想通過不吃藥、或者少吃藥來解決問題。還有一點就是民眾的健康素養不高,辨別能力較差。同時,一些媒體和出版社的把關不嚴甚至惡意炒作也負有重要責任。
高思華指出,由於很多電視台在做養生節目時太商業化和娛樂化,真正的中醫藥專家不太願意出來做科普講座。因此,他呼籲中醫藥專家們要轉變觀念,勇於承擔做好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科學普及工作的責任。只有真正的科普隊伍占領了陣地,才能不給冒牌專家以可乘之機,才不至於被這些人損毀了中醫的聲譽。(本報記者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