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正門

養正門,綏化縣南城門名,本名彰徳門,始建於1887年,更名於1935年,毀於1942年,是防禦土匪襲城的重要設施,也是當時綏化縣通往呼蘭城、哈爾濱及其他南部城市的要隘。 大概位於現在的綏化市北林區廣順街(南五道街)與中直南路交匯處。

建築特點

整體特點

養正門位於綏化縣中軸線上,由“南北正大街”(今中直路)連線與北門(定遠門)南北相望,兩城門相距近6華里。屬中國傳統城門建築風格,青磚築成。城門略高於城牆,建有城樓,設城垛。城門可容兩輛馬車並行。

城門建築

城台下設劵門一闕,可容兩輛馬車並行,門洞內設兩扇門,早開晚閉。城垛有射洞,供射箭開槍防禦土匪。

歷史沿革

清末

始建於1887年(光緒十三年),由時任通判文公主持修建,初名“彰徳門”,成為百姓進出縣城的重要通道之一。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重修彰徳門。在南門外西側有義倉一座(今綏化市第三中學址),正南方越過城壕建有一座牌坊。

中華民國

被日軍占領時的“彰德門” 被日軍占領時的“彰德門”

1916年(民國五年)在西南建公園(綏化人民公園)。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偽滿大同元年)4月下旬96名日軍騎兵由南門入侵併占領綏化城,9月,日軍平賀旅團由南門入侵綏化城。同年,重修南門。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偽滿康德二年),因“避諱”偽滿洲國傀儡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年號“康德”而改名為“養正門”。1938年在南門外東側建綏化縣男子國民高等學校。1941年~1942年接連發生兩次6級地震,對養正門及其他城門造成嚴重破壞。1945年8月綏化光復時養正門及其他5個城門早已消失,僅剩一人高的土城牆。(引自《綏化縣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