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糰體

飯糰體

所謂“飯糰體”,就是飯糰(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冬粉的自稱)在網上交流時、尤其是在論壇或貼吧這種需要語言“短平快”且具有衝擊力的天地,將《團長》中的經典台詞改頭換面成為自己的語言、帶有強烈“團長”特色的文體。一方面,飯糰們可憑藉“飯糰體”運用的多寡、優劣來辨別“自己人”;另一方面,由於《團長》劇中匯集了大量生動而有趣的台詞,這使得“飯糰體”使用起來有著一般語言所不具備的效果和快感。

(圖)飯糰們的跟帖截圖飯糰們的跟帖截圖

所謂“飯糰體”,就是飯糰(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冬粉的自稱)在網上交流時、尤其是在論壇或貼吧這種需要語言“短平快”且具有衝擊力的天地,將《團長》中的經典台詞改頭換面成為自己的語言、帶有強烈“團長”特色的文體。

一方面,飯糰們可憑藉“飯糰體”運用的多寡、優劣來辨別“自己人”;另一方面,由於《團長》劇中匯集了大量生動而有趣的台詞,這使得“飯糰體”使用起來有著一般語言所不具備的效果和快感。

名稱由來

(圖)飯糰體《我的團長我的團》

《我的團長我的團》落幕,產生一群強大的冬粉團,號稱“飯糰”,他們在網上交流時,將《團長》中的經典台詞改頭換面成為自己的語言、帶有強烈“團長”特色的文體,形成一種新的網路流行文體——“飯糰體”。

雖然從開播以來就飽受爭議,但43集電視連續劇《我的團長我的團》從月初火到了月末卻是不爭的事實。《團長》火了,就有了冬粉團,號稱“飯糰”;“飯糰”一天天壯大隊伍,就有了用來交流的內部語彙,號稱“飯糰體”。

改頭換面型

(圖)另類團長龍文章另類團長龍文章

1、(原出處,龍文章:“回家不積極,腦子有問題!”) “飯糰體”改編:回帖不積極,腦子有問題!

2、(原出處,孟煩了:“乾什麼?你們在圍攻一個軍人,不光是一軍人,還是一愛國軍人;不光是一愛國軍人,還是一打仗的愛國軍人;不光是一打仗的愛國軍人,還是一跟日本鬼子打仗的愛國軍人;不光是一跟日本鬼子打仗的愛國軍人,還是一跟日本鬼子打仗以致重傷的愛國軍人!”)

“飯糰體”改編:2樓以下的你們在乾什麼?你們在圍攻一個老實人,不光是一老實人,還是一不識字的老實人;不光是一不識字的老實人,還是一重度智障的老實人;不光是一重度智障的老實人,還是一智障後又被驢踢了腦袋的老實人;不光是一智障後又被驢踢了腦袋的老實人,還是一智障後被踢了還以為自己很與眾不同的老實人!

3、(原出處,龍文章:“拽上走不動的,趕上前面臭不要臉先走的!”“裝犢子”則出自迷龍)

情景套用

情景1、你被解僱了

飯糰體:

“乾什麼?您要解僱一個人才,不光是一人才,還是一優秀人才;不光是一優秀人才,還是一經常加班的優秀人才;不光是一經常加班的優秀人才,還是一經常加班到深夜的優秀人才;不光是一經常加班到深夜的優秀人才,還是一經常加班到深夜而且不要加班費的優秀人才!”

情景2、一夥人在吃大餐

飯糰體:

吃飯不積極,腦子有問題!趕上剛拿起筷子的,拽住臭不要臉一人吃好幾份的,我整死你!我早晚把你整成扒豬臉子,中午就小雞燉蘑菇

後遺症

(圖)兵油子兼畫外音孟煩了,特別貧嘴。兵油子兼畫外音孟煩了,特別貧嘴。
輕度症狀名稱:患上“孟煩了式貧嘴”

症狀表現:把《團長》從第一集看到最後一集,兩耳朵灌進去最多的,就是孟煩了那永不嫌貧的一嘴北平話。就算你能忽視那些擰巴的文藝腔旁白,可劇中的對白已經潛移默化地在你心中悄然紮根。當你想說“我”的時候,“小太爺”自動跑了出來;想說“你”的時候,“您”就冒了出來;不管想說什麼,“哎呦喂”永遠沖在前面。當然,更有甚者,是能夠整段整段地將孟氏貧嘴直接照搬。

比如煩啦為了一捆粉條說出的這樣一段繞口令似的“豪言壯語”:

“乾什麼?你們在圍攻一個軍人,不光是一軍人,還是一愛國軍人;不光是一愛國軍人,還是一打仗的愛國軍人;不光是一打仗的愛國軍人,還是一跟日本鬼子打仗的愛國軍人;不光是一跟日本鬼子打仗的愛國軍人,還是一跟日本鬼子打仗以致重傷的愛國軍人!”

如果你有一天突然不幸地成為了裁員大潮中的一員,你可以這樣對老闆說:

“乾什麼?您要解僱一個人才,不光是一人才,還是一優秀人才;不光是一優秀人才,還是一經常加班的優秀人才;不光是一經常加班的優秀人才,還是一經常加班到深夜的優秀人才;不光是一經常加班到深夜的優秀人才,還是一經常加班到深夜而且不要加班費的優秀人才!”

重度症狀名稱:患上“龍文章式‘瘋話’”

症狀表現:如果說孟煩了的臭貧嘴還有“形”可仿,那真正修煉成龍文章的語言風格則必須要參透其“神”。當然,你可以把那句聞名遐邇的那句“回家不積極,腦子有問題”中的“回家”換成“吃飯”、“睡覺”、“喝酒”、“打球”等一切你認為腦子沒問題就該積極回響的活動。但這未免刻板生硬了些,只有真正“高端”的“患者”才能像龍文章一樣語出驚人:

——有時會引經據典。龍文章為鼓舞士氣會引用《詩經》中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他們則會在泡妞時候文縐縐地甩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有時會妖言惑眾。號稱自己是“招魂者”的龍文章一沒轍了就喊一通“天靈靈,地靈靈,太上老君疾靈靈”連裝神弄鬼帶耍賴,他們如果深受其害,一定會在說不過別人的時候開始念念有詞:“一二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有時生動有力。 “拉上後面折了腿的,趕上前面臭不要臉先走的”是龍文章的集結令,如果你在酒桌上看到有人豪氣十足地喊著:“扛起桌子底下的,拽住臭不要臉去廁所摳嗓子眼兒的”,一定是重度患者之一。

不良行為,請勿模仿:迷龍、不辣的“裝犢子”和“王八蓋子”不離嘴

症狀表現:這兩位一剛一柔,但那種與全世界為敵的架勢倒是如出一轍。不過在這裡要作為反面典型來提醒那些就要邁入這一階段的飯糰們,千萬要控制自己,不要把全天下的人都說成“裝犢子”和“王八蓋子”,否則,就算你有迷龍那樣的強壯體魄和不辣那樣的油滑世故,每天還是一定少不了要挨揍的。

(“裝犢子”和“王八蓋子”解釋:“裝犢子”是“迷龍”的口頭禪,大意是裝嫩。“王八蓋子”是“不辣”口頭禪,是因為他帶的英式頭盔外形很像王八的殼,所以可以理解成罵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