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食蟹獴
是否藥用動物:是
是否經濟動物:是
經濟用途:毛皮可制裘。肉味鮮美,具滋補功效。還能消滅鼠、蛇等有害動物,為益獸。
Iucn2003:NT幾近符合VUA1cd.IUCN2003:Notlisted
生境:棲息于山林溝谷及溪水兩旁的密林中,尤在山地雜木林中。
體型:體長約300-500mm;體重約2kg。
食性:以各種小動物特別是鼠類和蛇類為食。
習性:白天活動,以各種小動物特別是鼠類和蛇類為食。行動機警敏捷,能似家貓式攻敵或獵食,並以拱背、豎毛、噴氣、尖叫來自衛。常自挖土穴或搶占鼠洞居住。
繁殖:雌雄兩性均在1年內可達性成熟。孕期僅1個多月。每胎2-5仔。
簡介
食蟹獴,周身的毛為黑色與棕色相間。有些部位黑色與灰白或淺灰棕色相間。吻部及眼周的毛甚細而短,呈槓棕色。兩頰、額部、頭頂及耳均披較長的深褐及棕白相圈的毛。自口角經兩腮,頸側到兩肩各有一條白毛形成的縱紋。體背及體側的毛甚長,其毛基淺棕,次末段黑色,末端灰白或棕白。尾之近基部半段毛色如同體背,唯黑白成分較少,至尾之末端全呈淺棕黃色,唇邊及頜下灰白色,喉部向後至腹面均呈棕褐色,四肢黑褐色。
食蟹獴分布在印度的阿薩姆、尼泊爾、印度支那,以及我國的廣東、廣西、海南、福建、浙江、江蘇、江西、安徽、台灣、四川、貴州和雲南等地。它在受驚後能從臭腺向後噴射液狀分泌物,並且周身毛直立蓬鬆,非常兇猛。在它的黑色、旱菸油狀的粘稠糞便中,常夾雜著蟹、蛇、昆蟲等的皮殼殘骸。
喜棲于山林溝谷及溪水旁,多利用樹洞、岩隙作窩。早晨或黃昏出洞覓食。經常雌雄相伴,有互相救助的習性。母獸攜幼仔出遊時,常發出咕咕叫聲在前引導。嗅覺異常靈敏,當發現地下有蚯蚓、昆蟲幼蟲時,立即用前爪和吻鼻端拱土挖掘。春天時常到翻耕過的田地里尋食,冬季則到草堆中搜獵,食物包括蛇、蛙、蟹、魚、小鳥和多種昆蟲,亦能爬樹採食鳥卵。妊娠期50~60天,每胎產2~5仔。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動物特徵
體重約2-3公斤。自口角經頰部、頸側向後到肩部各有一條白色縱紋。針毛粗長,毛尖白色,次端以下黑色與棕黃色相間。
外形:食蟹獴成體一般為2公斤左右,最大可達3公斤。鼻吻尖長,耳短小。頸短而粗,體軀稍粗壯,略似扁圓形。尾基部粗大,向尾末端逐漸尖細。四肢短矮,各具五趾,第一趾爪較短小,第三、四趾和爪甚長而尖銳。肛門兩側有一對肛門腺,有腺孔可放出臭氣。
毛色:體毛和尾毛均甚粗長而蓬鬆,稍似棕蓑。吻部及眼周圍的短毛棕褐色;頰、額、頭頂及耳朵均被黑色的短毛。自口角經頰部,頸側向後直到肩部各有一條白色縱紋,其毛尖端灰白色,中段黑褐色,基部為棕黃色。體背針毛黑色與棕色相間,有些部位黑色與灰白色或淺灰棕色相間。體部絨毛棕褐色。尾後半段被毛棕黃色,老年獴尾端毛色明顯變白。四肢短毛棕褐色,雜有棕黃色毛尖。
頭骨:頭骨枕部頗高,後腦較寬闊。吻部短而鈍,眶下孔位於第三上臼齒上,眶上突和顴骨眶突都發達,但只有個別成年和老年標本兩骨匯合形成一骨質眼環。顱頂顳嵴不甚發達,只有老年標本的顳嵴比較明顯。頭骨枕部上面的矢狀嵴和人字嵴匯合處不顯著向上突出。聽泡前半部低,後半部明顯膨脹。
牙齒:齒突高而尖利,第三門齒大於第一、二門齒。上裂齒前端內側齒尖甚發達,其後部則形成一斜形的齒棱,第一上臼齒內側有一個比外側齒突還發達的原齒尖。第二上臼齒較退化。總的齒形與紅頰獴相似。
體長40~80厘米,尾長27~33厘米;全身淺灰棕色混雜,四肢棕黃,頭部兩側自口角經頰部至肩各有1條細紋 ;體毛和尾毛均較粗長、蓬鬆,絨毛稀少 。
生活習性
喜歡棲息於溝谷及森林溪水邊茂密叢林裡,也常出現在山區梯田,住在洞穴中。行走時身體常彎成半圓形,背部高高聳起,因其視力較差,故有“盲貓”之稱。它能攀緣,但不營樹棲生活,略嗜水性。以蛙、蟹、小鳥、鳥卵、蛇、鼠類及泥鰍等為食,特別喜歡吃蟹類,並因此而得名。而在福建又有“泥鰍貓”之稱。
它在受驚後能從臭腺向後噴射液狀分泌物,並且周身毛直立蓬鬆,非常兇猛。在它的黑色、旱菸油狀的粘稠糞便中,常夾雜著蟹、蛇、昆蟲等的皮殼殘骸。
活動:日間活動。早晨和黃昏是活動的兩次高潮,中午較少外出覓食。據廣東昆蟲研究所動物室的野外觀察記錄(1975年3月)“幾乎每天早晨5-7時及黃昏17-19時均可見到獴在田間或溪邊覓食。食蟹獴常常雌雄相伴或帶幼仔外出活動,覓食時亦相距不遠。如果一方受驚或受傷發出尖聲呼叫,另一方常聞聲前往探視。因此,獵人往往利用這一特點連續獵殺兩頭。帶幼仔出外覓食的母獸,常邊走邊發出咕咕的叫聲,有如母豬帶豬仔,故有些地方稱此獸為“吻田豬”。獴在田間或潮濕的草地上活動,以尋找昆蟲之類的小動物。它拖著蓬鬆的長尾,用鼻吻在地面各處探索。當靈敏的嗅覺發現地下有蚯蚓或昆蟲幼蟲等食物時,立即用鼻吻和前爪挖掘,連掘帶扒,吻和爪協同動作,十分迅速,片刻便可挖出食物。因此,在它們經常活動的地方,可見許多被挖掘地下昆蟲後形成的小洞。洞寬5-8厘米,幾乎呈圓筒形,深可達20厘米。它們在田間或溪河邊活動,必留下許多足跡。足印略似小靈貓的足跡,但趾印較長,爪印比較明顯。觀察足跡可推想它們的大致活動情況。春天,當農田進行犁耙耕作的時候,獴便經常到田間活動,覓食被耙翻出的小動物。冬天,堆放在田野間的草堆,藏著各種昆蟲和小動物,便成了獴覓食的好地方。冬旱水淺,河溪兩邊也常可發現獴的足跡。
食性:解剖獴胃,見有蛇、蛙、鳥的羽毛和各種昆蟲幼蟲,軟體動物等。從煙油黑色的獴糞中,也可見到蟹殼、蛇和魚鱗、鳥類的羽毛和昆蟲的驅殼,尤其蛇鱗出現的次數較多。可見獴的食性比較複雜,但以各種小型動物為主食。除吃上述動物外,還捕食蝦、泥鰍、蚯蚓、田螺、螻蛄、金龜子幼蟲等。據了解,廣州動物園飼養的食蟹獴,若許久不飼餵活蛇,便顯出精神不振,餵給蛇後又恢復常態。異常活躍。由此看來,蛇是獴的重要食物。
繁殖:妊娠期50-60天,每胎有2-5仔。廣東省龍門縣曾有人分別見過一頭母獴帶5頭幼仔和4頭幼仔。母獸給小獸餵奶就像母豬給小豬餵奶,側躺著身子,小仔爬在地上吸吮。
分布範圍
食蟹獴分布在印度的阿薩姆、尼泊爾、印度支那,以及中國的廣東、廣西、海南、福建、浙江、江蘇、江西、安徽、台灣、四川、貴州和雲南等地。
經濟用途
山獾集皮、毛、肉、藥用於一身。山獾毛皮較好,絨毛密度大,皮板緻密,可制華麗精美大衣、衣領、皮帽,暢銷國內外;其毛可制高級胡刷和油畫筆;肉鮮美可口,營養豐富。獾油有補中益氣、消腫解毒、潤燥之功效。治中氣不足,子宮脫垂,半身不遂,胃腸潰瘍,對治療燒燙傷、痔瘡、皮膚皸裂效果較好。
繁殖方法
山獾一般棲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樹林草叢、土丘、石縫、土穴中,喜群居。山獾一般生後10個月齡性成熟,每年繁殖1胎。2~3月發情,發情時母鼬獾陰門出現腫脹,粉紅色,此時公母獾互相追逐,並大聲呼叫吸引對方,母獾接近公獾立而不動,接受爬跨。籠養發現母獾發情,應及時將母獾放進公獾籠內交配。交配多在夜間進行。
母獾妊娠一般為57~80天,多在4月份產仔,每胎產4~5隻,個別產1隻或5隻以上。仔鼬發育較快,生後2個月可獨立生活。
飼養管理
1、建舍選地勢平坦,背風向陽,安靜,排水良好的地方建舍。先用磚石砌成離地面0.4~0.6米的台。台上放一排排的籠舍。籠長寬高為120厘米×90厘米×80厘米,內設食盆、飲水器,由於鼬獾生活能力強,不需嚴格保暖,只需防風雪、雨淋和太陽直曬,籠上加棚蓋即可。
2、飼料山獾是雜食性動物。在自然生活條件下,主要採食3大類食物:一是野果,如山胡桃、山楂等;二是植物根莖,如土豆、蘿蔔等;三是動物,如鼠、兔、昆蟲、蚯蚓和小魚、蝦蟹等。在人工馴養條件下參考日糧配方:
①在繁殖期:動物性飼料,如肉、雞、魚、兔內臟類占40%,穀物性飼料,如玉米、豆類、麩皮占56%,蔬菜占3%;
②在非繁殖期:動物性飼料可占20%~30%。
3、科學飼餵做到“三定”:一定時。每天餵1次,一般為下午6~8時;二定量。隨日齡變化而變化,成獾每日餵300克左右;三定水。供足清潔水,讓獾自由飲水。
4、加強仔獾的飼養主要把好“四關”:一是溫度關。仔獾出生一般在4月,雖然已進初夏,但北方天氣與仔獾要求的溫度不適應,因此,要保持產仔箱內溫度達到25℃~30℃;二是母乳關。由於仔獾靠母乳生長發育,而且仔獾生長又快,為此,一定要增加母獾的日糧營養水平,動物性飼料最好達到50%~55%,以保證母獾的正常產乳量;三是安靜關。獾膽小怕驚,為此,在哺乳期,尤其初期少驚動,以防母獾叼仔吃仔現象的發生;四是分群關。仔獾生長快,初生時全身無毛,6日齡體重達60克左右,10日齡達100克,14日齡達135克,60日齡可獨立生活,因此,仔獾60日齡與母獾分開飼養。
5、嚴格防疫滅病堅持“兩早”:一無病早防。每天打掃籠舍,餵前涮洗食、水器;夏季定期消毒,嚴禁餵霉爛變質飼料;二有病早治。獾抗病力較強,但在人工馴養條件下,已發現常見病有腸炎、肺炎等,一經發現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