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溯源體系

食品安全溯源體系

食品安全溯源體系,是指在食品產供銷的各個環節(包括種植養殖、生產、流通以及銷售與餐飲服務等)中,食品質量安全及其相關信息能夠被順向追蹤(生產源頭—消費終端)或者逆向回溯(消費終端—生產源頭),從而使食品的整個生產經營活動始終處於有效監控之中。該體系能夠理清職責,明晰管理主體和被管理主體各自的責任,並能有效處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從而保證食品質量安全。

基本信息

詞條釋義

食品安全溯源體系,最早是1997年歐盟為應對“瘋牛病”問題而逐步建立並完善起來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這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由政府進行推動,覆蓋食品生產基地、食品加工企業、食品終端銷售等整個食品產業鏈條的上下游,通過類似銀行取款機系統的專用硬體設備進行信息共享,服務於最終消費者。一旦食品質量在消費者端出現問題,可以通過食品標籤上的溯源碼進行聯網查詢,查出該食品的生產企業、食品的產地、具體農戶等全部流通信息,明確事故方相應的法律責任。此項制度對食品安全與食品行業自我約束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常規運作

食品安全溯源體系的建立由政府主導推動,通過食品產業鏈上的各方參與來進行實現。其中主要包括:農產品生產基地、肉牛養殖基地、屠宰加工企業、食品加工企業、流通企業、零售企業、最終的食品消費者。

食品安全溯源體系的建立有賴於物聯網相關的信息技術。具體是通過開發出食品溯源專用的各類硬體設備套用於參與市場的各方並且進行聯網互動,對眾多的異構信息進行轉換、融合和挖掘,實現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完成食品供應、流通、消費等諸多環節的信息採集、記錄與交換。

相關技術

國內現行的食品安全溯源技術大致有三種:一種是RFID無線射頻技術,在食品包裝上加貼一個帶晶片的標識,產品進出倉庫和運輸就可以自動採集和讀取相關的信息,產品的流向都可以記錄在晶片上;一種是二維碼,消費者只需要通過帶攝像頭的手機拍攝二維碼,就能查詢到產品的相關信息,查詢的記錄都會保留在系統內,一旦產品需要召回就可以直接傳送簡訊給消費者,實現精準召回;還有一種是條碼加上產品批次信息(如生產日期、生產時間、批號等),採用這種方式食品生產企業基本不增加生產成本。

國內狀況

我國食品安全問題不斷爆發,食品溯源體系建設在我國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被公認是管理和控制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要手段,它最顯著的特點應該說就是事前防範監管重於事後懲罰。我國已開始在食品種養殖和生產加工領域逐漸推廣套用“危害關鍵控制點分析(HACCP)”、“良好農業規範(GAP)”、“良好生產規範(GMP)”等食品安全控制技術,以此來提高食品安全監控水平。在食品溯源體系中,資料的完整、系統地記錄對於實現可追溯特別重要,比如鄉土鄉親為農產品的整個生長過程建立的完整地生長履歷,詳細記錄農藥、化肥適用以及一些重要農事操作,並真實透明地展現給消費者,改善食品的信息不對稱現狀,有助於促進食品安全。

但目前我國整體上食品安全追溯技術體系仍然不盡完善,一旦食品安全出現問題,很難實施有效跟蹤與追溯,進行控制和召回,這一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

國外狀況

食品溯源制度是食品安全管理的一個重要手段。由於現代食品種養殖、生產等環節繁複,食品生產加工程式多、配料多,食品流通進銷渠道複雜,食品生產、加工、包裝、儲運、銷售等環節都可能引起食品衛生安全問題,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機率大大增加。為了嚴格控制食品質量,已開發國家的食品安全監管強調從農田到餐桌的整個過程的有效控制,並且在全程監管的基礎上實行食品溯源制度。全球已有40多個國家採用相關係統進行食品溯源,特別是英國、日本、法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均取得了顯著成效。

按照歐盟食品法的規定,食品、飼料、供食品製造用的家畜,以及與食品、飼料製造相關的物品,在生產、加工、流通各個階段必須建立食品信息可追溯系統。該系統對各個階段的主體做了規定,以保證可以確認各種提供物的來源和去向。

2000年起,英國農業聯合會和全英4000多家超市合作,建立了食品安全“一條龍”監控機制。目的是對上市銷售的所有食品進行追溯,如消費者發現購買食品存在問題,監管人員可以很快通過電腦記錄查到來源。對於農產品,不僅可以查出源於哪家農場,甚至連使用的農藥劑量都有據可查。

西班牙政府對牲畜的養殖、屠宰、加工等建立了一套嚴格的識別和追蹤機制,農場的每頭牲畜自出生起便在耳上釘上識別牌,將信息錄入電腦,建立檔案,牲畜在屠宰時要調查原檔案,並進行嚴格檢疫,食品公司、超級市場所進的各種肉類均有產地證明,一旦發現質量等問題,均能迅速追溯其來源。澳大利亞建立了“國家畜禽識別系統”,在2002年給全國1.15億隻羊打上了產地標籤,一年一換,當牧場主將羊出售給屠宰場或出口時,必須在申請表上填寫標籤號碼,有關部門一旦發現某種疾病,便可以根據標籤號碼迅速查出該羊的產地和農場,並儘快採取相應措施。日本在2001年實行了食品溯源制度,已經從牛肉推廣到豬肉、雞肉等肉食產業、牡蠣等水產養殖產業及蔬菜產業。2005年8月,美國農業部動植物健康監測服務中心(APHIS)實施了牛及其他種類動物的身份識別系統。

相關新聞

山東建成食品安全溯源系統 23萬企業可溯源

2012年9月25日上午,在山東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第2次全體會上,山東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辦公室主任馬越男受省政府委託,匯報了山東食品安全工作情況。

“目前覆蓋全省流通環節的食品安全監管追溯體系已覆蓋23萬戶食品經營主體,採集2000萬條各類信息,保證食品安全發現問題可追根溯源迅速查處。”

23萬企業、2000萬條食品信息可供溯源

據介紹,在強化治理整頓的同時,山東注意加強食品產業鏈全過程的質量安全控制,在種植養殖環節,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全省已建成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縣21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162個,示範基地101個,優質高效蔬菜示範基地126個、果品示範基地60個。

全省“三品一標”有效使用標誌企業單位數2386個,產品總數達到5786個,認定無公害水產品1323個、地理標誌登記保護產品11個,位居全國首位。“瘦肉精”應急監測合格率達99.8%以上。在市場流通環節,全省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追溯系統已錄入23萬戶食品經營主體信息,全省採集的供貨商、經銷商以及市場品牌種類信息達2000萬,一旦發現問題,能追根溯源,迅速查處。

搗毀“地溝油”黑窩點81處

山東深入開展綜合治理和專項整治,努力消除重大安全隱患。先後組織開展了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地溝油”、“瘦肉精”、農獸藥殘留等專項整治,特別是在“地溝油”整治中,查處了濟南平陰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生產銷售“地溝油”等多起違法犯罪案件,搗毀“地溝油”煉製食用油的黑窩點81處,抓獲犯罪分子162人。

山東公安機關查辦了一批食品違法犯罪案件,僅今年上半年破獲各類食品犯罪案件13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71人,打掉犯罪團伙59個,端掉各類“黑窩點”、“黑作坊”155個,涉案金額9200餘萬元。

食品安全納入科學發展考核指標體系

2011年,山東將食品安全工作首次納入各市黨委政府科學發展綜合考核指標體系,在千分制考核中占15分,權重與計畫生育、安全生產相同。

據介紹,山東所有市、縣(市、區)政府都設立了專門的食品安全委員會,其中,17市和125個縣(市、區)在政府辦公室(廳)設立了食品安全辦公室。山東省公安廳增設食品藥品犯罪偵察總隊,專職打擊食品藥品犯罪,全省83%以上的鄉鎮已明確專門人員具體負責食品安全,80%的城市社區、農村已建立起以食品安全信息員、協管員為主的民眾監督隊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