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順堂區

風順堂區

風順堂區(聖老楞佐堂區)位於半島西南段,三面環水,北鄰大堂區。面積只有0.9平方公里(占半島13.4%),人口4.56萬,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50904人。 該區是澳門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北面沿新馬路及其南側街道是與大堂區相連的繁榮商業區的一部分。東岸是貨運碼頭帶,南段有澳門最大的貨櫃碼頭。往內是作為舊海岸的河邊新街,過去一直是漁船主要停泊地,因此魚欄、海產品、船具和漁具供應店不少。再往內直至下環街之間是澳門第一批填海區之一,是個古老的工商業與居住混雜區。

基本信息

簡介

風順堂區(又稱為聖老愣佐堂區,葡語:Freguesia de São Lourenço,英語:St. Lawrence Parish)位於澳門半島的西南部。

基本概況

南部是西望洋山和媽閣山,風光優美,山坡建有不少風格各異的別墅,是澳門的高級住宅區。東岸瀕臨南灣和西灣,堤岸是榕蔭大道,向來是遊人的好去處。南灣正在進行大規模填海圍湖工程,建成後是個旅遊區和高級商住區。東北部是澳督府、政府合署、市政廳等政府首腦機構所在地,可以說是澳門的行政中心。

自然地理

風順堂區(聖老楞佐堂區)位於半島西南段,三面環水,北鄰大堂區,面積只有0.9平方公里。

風順堂區南部是西望洋山和媽閣山,風光優美。

西望洋山

西望洋山位於澳門半島西南部。海拔62.7米。西臨內港,東北隔南灣與東望洋山相望,南接媽閣山。有數百年歷史的媽祖閣就坐落在山的西南麓,廟的後山坡上花崗岩石蛋地貌發育,有不少名人雅士題詠的石刻。山頂有建於1622年的聖母堂和1935年加建的主教府,所以西望洋山俗稱主教山。

西望洋山以建築雄偉、瑰麗壯觀見長。山上綠樹婆娑,景色優美,有不少南歐建築風格的別墅,是澳門的高級住宅區之一。歷史悠久的風景酒店主體建築就建在其東麓。西望洋山也是風景幽雅之地,山頂聳立有教堂和主教府。從南西灣遠眺,教堂等建築屹立於山峰之巔,巍峨壯觀。傍晚,建築物背光而立,像剪影似的輪廓鑲嵌在雲端,莊嚴秀麗。山頂環境靜謐,憑欄遠眺南西灣一帶,層樓幢幢,南海滔滔,碧空帆影,大橋跨海,風光旖旎。

媽閣山

媽閣山位於澳門半島的南端,因媽祖閣而得名。海拔73米。東、南、西三面臨海,北接西望洋山。山上鬱鬱蔥蔥,環境優美。西南麓有古炮台改建成的聖地亞哥酒店。東麓和南麓建有不少依山面海的高級住宅。

風順堂區位於半島西南段,三面環水,西灣、南灣緊挨該區。

南灣

南灣近年來不斷開展整治工程,進行填海造地、辟路建樓、圍築堤欄,呈現現代繁華新面貌,著名的葡京酒店等建築物均在此地段。

西灣

西灣,面臨大海,背依西望洋山,與南灣相連。長堤悠悠,蜿蜒伸展,榕樹成蔭,風光旖旎。倚岸遠眺,海鷗在遼闊無際的海空中飛翔,船隻在碧波浩渺的海面上穿行,日出日落,霞光輝映著如虹的大橋,景色如畫,富有無盡的詩情。

氣候

澳門屬季風區及夏季多雨暖溫帶氣候,每年以十月中旬至十二月天氣最佳至最穩定,陽光充沛之餘不太炎熱,濕度不高,最為舒適。澳門春季較不明顯,五月底初夏時受海洋性氣候影響,炎熱潮濕吹西南風並時有熱帶氣鏇(即颱風)或西南季風低壓槽帶來的長時間暴雨,十月秋季來臨,十一月底天氣轉涼,而北方的冷空氣亦準備在12月入侵,成一波波寒流,寒流(或稱冷鋒)來臨前後數小時氣溫可急降逾十度之多,故常常在年初兩個月錄得該年最低氣溫。

歷史沿革

聖老楞佐堂初建於1558年,1618年經過重建,1979年聖老楞佐堂再次全面重修。聖老楞佐堂位於今風順堂街卑第巷的對過處,是澳門城市初建早期市南區的居民聚居中心。

因聖老楞佐堂是葡萄牙人心目中的航海保護神,故此葡萄牙人又稱聖老楞佐堂為“風信堂”,華人則稱之為“風順堂”。風順堂即為聖老楞佐堂今名,如今澳門市的風順堂區即是以風順堂為區域中心並以該教堂的名字命名的。

行政區劃

風順堂區包括八十年代未進行南灣湖填海的整個媽閣半島,包括媽閣山丶西望洋山丶新馬路以南部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