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穴寺的來由
中國古代佛教寺院建築。位於河南省汝州市東北9公里的風穴山下。創建於東漢初平元年,毀於董卓之亂,復建於北魏。初名香積寺,隋代又名千峰寺,後唐擴建為白雲寺,又稱風穴寺。寺內現存唐金元明清歷代遺構。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王維有詩《過香積寺》曰“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描寫了這裡深山藏古寺的靜謐。
風穴寺的布局
寺院坐東北,向西南。寺內有山門、天王殿、鐘樓、中佛殿、七祖塔、毗盧殿、方丈院、羅漢殿、望州亭、接聖橋、觀音閣、漣漪亭等。寺外建有奎光塔、上塔林、下塔林、長命庵(窯洞群)以及古石橋等。另外,寺內外還保存歷代古碑80餘通。現存建築的總體布局有別於一般寺院中常見的中軸對稱格局。寺依山臨壑,建築取山就勢,因地而建,很好地利用了山崖溪流等自然條件,如平地建樓閣,高嶺造望亭,溪邊造小橋、水亭等,是一座很富園林特色的寺院。中佛殿位於寺院的前中部,建於金代。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維修。殿面闊、進深各三間。單檐歇山頂,檐下用四鋪作單下昂斗栱。殿內構架為徹上明造,其橫斷面為“六架椽屋乳栿對四椽栿用三柱式”。山牆下部,砌造手法與明、清作法顯然不同,一是不講究上下磚層對縫(即磚層“不岔分”);二是磚層自下而上有收分,牆表顯出層層微小的台階,宋《營造法式》謂之“露齦造”。鐘樓原名懸鐘閣。位於中佛殿西南隅。創建於北宋,明代萬曆十三年 (1585) 重修。樓建在 6米高的石台上,面闊、進深各三間,三重檐歇山頂。正脊飾大吻和鐵鳳鳥。鐘樓構架,主要由4根上下貫通的內柱承重。梁架上懸掛大鐵鐘一口,鐘上有“大宋宣和七年……化緣鑄鐘”銘文。七祖塔在中佛殿西北,為高僧貞禪師的墓塔。建於唐開元二十六年 (738),為單層密檐式磚塔,平面方形,通高 24.17米。塔身之上為九級塔檐,南面辟券門。塔外輪廓呈拋物線形。密檐之上為塔剎,由剎座、九層相輪和水煙、寶珠等組成。
塔林
寺內西北隅小山上的望州亭和寺外東山上的奎光塔遙相呼應,為寺內外的兩個至高點。明清時建造的窯洞多在寺外。
塔林總計83座塔,其中元塔16座,余為明清塔。結構多為磚塔,部分為石塔。磚塔多為單層密檐式小塔,平面多為方形與六邊形。至元十七年(1280)建造的“松齊慧公宗師之塔”為最好,平面為六角形,須彌基座,單層密檐式,塔檐 5層,下作磚雕斗栱,塔身各面有造型精美的磚雕假門。石塔以南塔林的“窣堵婆”造型較為別致,高 4.5米,仰伏蓮基座,圓球形塔身。
1979年建立文物保管所。1978年整修了鐘樓,1982年修繕了毗盧閣,1985年以來又相繼整修了觀音閣、漣漪亭、接聖橋、喜公池、接官廳和部分圍牆、道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