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崗立村始於南宋末年。明代屬歸城鄉,清初屬南海衛,後改屬東莞戎廳。民國時屬第四區,後改稱三區。建國初屬第三區,1954年,屬第八區,1958年屬塘廈公社,1961年設風崗公社,1983年撤社改區,1987年撤區建鎮。
風崗耕地面積共23042畝,其中水田17301畝。農作物品種主要是水稻,其次是花生、大豆、木薯等。60年代初水稻畝產約l50公斤。改革開放後,調整農業布局,每年糧食總產在保持20萬擔前提下,轉向發展創匯農業。1987年水稻種植31500畝,畝產320.5公斤,總產量10100噸。全鎮已種荔枝、橙、柑、鳳梨、香蕉等水果13000多畝(其中荔枝5000多畝)。天堂圍鳳梨是該鎮名產,在香港享有盛名。去年與省果樹研究所聯辦500畝新、稀、優水果場,與出口部門聯辦10個蔬菜和1個劍蘭出口基地,1個紅蟲養殖基地,共6000畝;還辦有良種肉鴨場,年出口35萬隻良種鴨。1987年農產品收購值和出口值都達1000萬元。
風崗原只有手工業。1975年社辦工業單位共有9個,職工393人,年總產值64萬元。目前,已辦有“三來一補”企業300家,產品近2000種。1987年收入工繳費3800萬港元,對外來料加工人均工繳費名列全市首位。另外還有自營企業近百家。全鎮有標準廠房40萬平方米,其中新建廠房10.9萬平方米。當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4103萬元,比1986年增長63.8%,比1978年翻了三番。工廠最多的雁田管理區,有來料加工44家,年收入工繳費達550萬元。
陸路交通發展較早,廣深鐵路在風崗地域設有天堂圍站。民國19—20年(1930一1931年)間,曾建有公路(泥路),抗戰時被毀。近10年,各鄉均建了鄉道與公路幹線相聯,並鋪上水泥路面。為了適應新形勢要求,風崗鎮政府繼續採取措施最佳化投資環境,投資300萬元建成110乾伏變電站;投資250萬元安裝800門程控電話和圖文傳真電話,並把東深公路鳳崗路段建成國家一級公路。
風崗於明清時代已有遺愛堂、興賢書室、端風書院、纂香書室等教育場所。但至建國前夕仍只有國小教育。1987年有國小11所,學生2269人,教師117人;學前班入學幼兒734人,幼師16人。全部國小校舍均經擴建或新建,其中新建校舍占60%。1957年9月創辦華僑中學,現是完全中學。80年代以來,華僑和旅港同胞多次捐款擴建校舍,增添設備。該校現有學生1016人,教職員工89人;1961年7月,把鳳崗鄉醫院改為公社衛生院。1987年在原醫院基礎上興建鳳崗華僑醫院,留醫部大樓已投入使用。該院現占地面積3150平方米,建築面積3900平方米,有醫務人員46人;近年又投資20萬元興建了鳳崗文娛中心。
鳳崗原是窮山區。近10年間,新建樓房住宅6658幢,占全鎮房屋面積85%。人平面積為21.3平方米。l987年底,人均收入1000元多,私人儲蓄餘額達4220萬元,人均為2500元。擁有電視機、電冰櫃、高級音響、機車的家庭為數不少。
該鎮是東莞重點僑鄉之一。清代乾隆年間已有人到海外謀生。全鎮共有華僑、港澳台同胞16798人(與鎮內人口幾乎相等),遍布29個國家和地區。近10年中,由華僑、港澳同胞回來辦廠的有167人。至1987年,投資金額達3065萬港元,興建廠房190多幢,面積達14.5萬平方米,辦種植場、良種鴨場,水果場等共6000多畝。華僑陳小姐於l985年捐資10萬港元給華僑中學興建500平方米圖書館1座,後來又捐212萬港元給鳳崗鎮,作為醫療、教育基金。